第375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十六)
戰國野心家 by 最後壹個名
2019-5-20 20:23
義師右翼。
中軍傳來的炮聲,並不意味著右翼就要開始進攻。
第七旅布置在最右側,與中軍的陣型不同,這裏的步卒的隊列比起中軍更薄壹些。
火槍手在陣前等待,連隊空隙間,那些輕便移動、被義師戲稱作“大火槍”的小炮也在等待命令。
六指和七旅的旅帥在後面百無聊賴的等著命令。
旅帥是老墨者,參與過多次守城戰,血海之中殺出來的人。六指年紀雖不大,可也是在彭城平叛的時候殺過不少人的主兒,兩個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戰鬥並不緊張。
炮聲隆隆,那旅帥便問道:“昨日適所言的,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壹心……妳理解了多少?妳最早跟著他,也是從他那學到最多的,如今天下,妳聽他說誰人可算是運用之妙存乎壹心?”
六指敲了敲頂在手指上的、旅帥壹級的軍官才有的鐵片劄甲頭盔,想到了壹個名字,說道:“適以前倒是常提魏西河之吳起,他應算得上吧。”
“其實,我倒是大約明白這個陣而後戰,兵法之常算是什麽意思了。陣法布置之初,那是靜止不動的。可壹旦打起來,想要獲勝,就需要動起來,這就是變陣。”
“如咱們的計劃,很明顯適是準備讓越人集中在河邊,壓縮在壹起。可咱們要是壹開始就布置左翼重兵靠前,中軍靠後的陣型,越王翳就算是再傻,他也不可能把重兵布置在靠河的壹側讓我們圍住啊。”
旅帥若有所思,半晌道:“是這麽回事。”
六指嘿嘿笑道:“其實,我覺得適吧,也是在用‘以史為鑒’之策,來讓越人更容易落入陷阱之中。”
這是他昨晚上想了許久想出來的,將他這幾年所學所聽的與打仗有關的事都琢磨了壹遍後,戰前心癢,便說了壹些。
“當年晉楚爭霸,戰於城濮。妳可別忘了,適給咱們講的時候,說那楚人因何而敗?”
這個之前就講過,旅帥道:“因為子玉看到右翼崩潰,依舊想靠中軍和左軍突破晉人,沒去管右翼的崩潰。”
六指拍了壹下頭盔道:“是啊,我們既知,這城濮之戰越王如何能不知?他若是看到自己的左翼有崩潰之勢,必然會想當年城濮之事,不願重蹈覆轍,定會支援左翼。這就將他們調動起來啦。”
旅帥琢磨了壹下,又問道:“那妳說,越人就無獲勝的可能?”
六指笑道:“昨夜想了許久,半夜不睡,倒也想出來壹些。”
旅帥看了壹下,命令還未下達,也正無趣,便道:“說說看。”
六指指了指右側壹裏之外的潡水,又指了指背後的堡壘道:“咱們義師兩個撐點。右翼靠河保護側翼,左翼靠堡壘防止越人包抄。”
“越人只要想辦法調動我們,將兩個支撐點變為壹個,那就有可能打成焦灼,最多小敗。”
“我若為越王,當在河邊布置縱深,第壹道以弱兵,潰散之後,義師壹旦追擊,便離開了支撐點,側翼就會暴露,就有可能獲勝。”
“追的靠前了,就脫離了大軍,便有圍殲壹部的可能。這是小勝。”
“追的不靠前,大軍也向前維持陣列,那麽我便收縮左翼,以右翼為軸,逐漸畫出壹個銳角,這樣義師的右翼就遠離了潡水,就剩下堡壘壹個支撐點。”
他習慣性地用了許多從適那裏學到的詞匯來解釋,說道:“這就像是原本我們的陣線與潡水垂直,而越人若是收縮左翼我們卻前出,那就相當於以堡壘為圓心我們做半徑滑動,不再與潡水垂直。若是越人繼續引誘,讓我們以堡壘為圓心,陣線卻與潡水平行,那麽我們就要輸了。”
“這樣,少了壹個支撐點,同時越人兵又多,便有獲勝的可能。只不過……這也只是說說,越人多農兵,靠他們詐敗後退……只怕壹哄而散,便成了真敗。再者,以軸為點慢慢把陣線轉向,那也不是越人的步卒能夠做出的。”
他想了想,笑道:“唯壹不敗的可能,就是不打這壹仗。可是適之前已經逼得他不得不打,也不敢圍城,更不敢避戰。所以還是沒用。”
旅帥聞言,打趣道:“妳這想法,也只是建立在同等數量的步卒軍力,我們遠勝越人之上。”
六指也大笑道:“要非如此,越人四萬余,我們才兩萬余,那還打什麽?適和公造冶也都說自己非是運用之妙存乎壹心之將,既是要打,那顯然是覺得咱們的步卒更強,無需名將壹樣可以少勝多。”
正說著,壹名傳令兵從後面奔馳過來,喊道:“準備進攻。”
這是孟勝那邊傳來的命令,六指和旅帥各不說話,帶上了頭盔,六指前出到火槍手那裏,指揮旅內全部的火槍手。旅帥自在後面指揮各個連隊的矛手。
越人左翼的步卒已經前進到三百步內,那些被戲稱作“大火槍”的小炮已經可以夠得到。
火槍手前列,庶輕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幾只煩人的蒼蠅圍著他亂轉,嗡嗡的聲音說不出心煩。
裝填早已經結束,火繩燃燒的微苦味讓人頭腦清醒。
斜眼看了壹下,頭盔頂插著野雞毛的六指就在隊列的左側,軍鼓手和吹笛子的少年就在六指身旁。
連隊的縱深配置,庶輕王和於菟也有考慮。
因為要輪換射擊,頭排都是墨者和老兵,後排也都是做了兩三年的現在尚在役期的原本步卒。
只有中間壹排才是壹些新兵,只要前排不崩,他們就會按部就班。
輪換的時候,後排也是可能承受敵人最近距離的壹批人,唯獨中間的那壹列算是最安全的。
新兵恐慌,往往會在裝填的時候亂了手腳。
什麽先塞進去鉛彈,後塞火藥;什麽裝填後把通條忘在裏面;什麽緊張之余火繩燒到了自己的火藥這種事,都可能發生。
第七旅壹共四個火槍連隊,每個火槍連夾在兩個矛兵連隊中間,還有壹個連隊的火槍手和矛手在側翼。
這是壹種進攻陣法,以現在的陣法叫“玄襄之陣”,各兵種夾雜,方便進攻。
右翼從壹開始就不是為了防禦,六個旅加上騎兵炮兵都在右翼,就是為了能夠快速給越人的左翼造成威脅。
早晨吃過早飯後,各個連隊的連隊長和代表都和旅帥六指等人談過,讓他們大致明白這壹仗應該怎麽打。
其實用處並不大,連隊不能單獨行動,必須遵守旅帥的命令,在保持平齊的狀態下作戰。
大部分時間練習的,也都是如何保持陣線的平齊,以及出了漏洞該怎麽彌補。
之所以和他們講,主要就是讓他們大致明白戰爭到底是怎麽回事,讓他們知道貴族打仗所謂的兵法陣法,其實並沒有那麽玄妙不可觸摸。
旁邊的“大火槍”炮兵們已經將炮口對準了正在集結進攻的第壹波越人,庶輕王聽到炮兵的司馬長們在大聲地喊著:“兩個楔子……”
那是在調整炮的角度,他不是炮兵,但是有認識的人是炮兵,聽說每個人手裏都要發壹本古怪的九數表。多遠用幾根楔子踮起來什麽的,都寫的清清楚楚,很多人背的說夢話都是那壹套。
“這是要開炮了。”
庶輕王心裏想著,旁邊的炮兵就像是聽到他心裏想了什麽壹樣,二十五門集中在右翼的小炮同時開火。
黑乎乎的鐵球帶著古怪的笑聲,砸向了越人軍中。
越人遭受了炮擊之後,隊形已散,已經出現了混亂,原本尚算密集的陣型中出現了大量的缺口,能夠撐到現在還沒潰散,看來也是越人的壹支強軍。
這時候,旅裏面的軍鼓咚咚響起,庶輕王下意識地命令道:“火槍手準備!”
軍鼓響動的聲音,隨著節奏的變化有著完全不同的涵義。
這壹聲軍鼓是準備進攻射擊的軍令,旁邊連隊的矛手也都各自下令,庶輕王心中安心。
只要矛手不散,自己的連隊就是安全的。
他既在頭排,就將火槍重新檢查了壹遍,稍微重新夾了壹下火繩,最前面的越人已經沖到了壹百步之外。
第二次炮擊又響,原本就已經出現了大量缺口的越人陣型更散。
庶輕王想,看來這邊並不是越人的主攻方向,越人是有戰車和什麽君子軍的,看前面這些沖來的越人,倒像是之前聽適講訴的越人中的囚徒或是奴隸。
這些人只要能夠殺人,就能夠免除奴隸的身份。庶輕王還聽說當年勾踐滅吳的時候,還有壹些人在陣前自殺恐嚇吳人,趁著吳人慌亂而君子軍壹舉突破吳人的軍陣。
他也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要自殺,但想著恐怕這些人也沒什麽機會自殺了。
尖銳的哨子聲響,庶輕王喊了最後壹遍瞄準的口號後,扣動了扳機。
銅勾帶著火繩,點燃了引火藥倉裏的細火藥,白煙升騰間,庶輕王也顧不得看打死了幾個,而是迅速拿起火槍,朝著兩側移動,為第二排的火槍手射擊騰出空間。
第二排的火槍手在他們退走之後,向前兩步,保持著和矛手陣列基本平齊的壹線,射擊之後也從兩側退到後面裝填。
第壹排火槍手的裝填,不需要撤到火槍隊的最後面,而是直接在火槍手的兩側,貼著矛手裝填,等待五輪射擊完畢後,重新在第壹排列隊射擊。
鼓聲咚咚,笛子的聲音暗含節拍,矛兵開始緩慢地向前移動,庶輕王在裝填之前最後看了壹眼兩側。
右邊有自己旅的兩個連隊掩護,左邊是望不到邊的其余連隊,接著就聽到了壹陣細微的、腳下的大地都在顫抖的馬蹄聲。
他想,這是騎兵從右側開始突擊了,看來是準備沖擊眼前敵人的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