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六)
戰國野心家 by 最後壹個名
2019-5-20 20:23
這似乎只是壹件小事。
但就是這件小事,讓庶輕王這個趕鴨子上架的墨者的連隊代表開始了之後的許多工作,並且從這件小事開始,他自己也越發明白自己的職責、將來的天下。
之後每隔壹段時間,他在訓練之余都需要去學習,或者說開眼看天下。
從茹毛飲血時代的“樂土”善政,到刀耕火種的樂土善政,再到如今鐵器牛耕的樂土善政。
從堯舜禹湯,再到分封建制,再到為什麽要分封建制。
從武王伐紂,再到如今天下諸侯的起源。
從天下南北,再到大河大江。
每個月庶輕王都從軍營中,眺望著那些遙不可及萬裏之外的天下,也逐漸將眼界放到了沛縣之外。
這是可怕的。
在這之前,農夫眼中的世界,只有自己家周圍的三十裏,再遠的地方那就與他們無關了。
可現在,莫說三十裏,就是三千裏,庶輕王依舊覺得,那也是墨家“天下”的範疇之內。
他知道了現如今天下諸侯的姓名、家世、醜行。
他知道了現如今天下制度的不合理,以及那些之前看似理所當然的東西根本沒有那麽理所當然。
而除了這些,連隊中除了訓練,還要時不時組織學習稼穡、百工之類的事,讓每個加入義師的人,都能夠學到很多以往難以接觸的東西。
從始至終,庶輕王終於體會了那句聽起來有些拗口的話。
“打仗,是為了將來不再打仗”。
他明白了,士卒們也逐漸明白了自己是誰,自己為何而戰,將來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天下到底是什麽模樣。
以及……這壹次和越國的戰爭,又到底是為了什麽,如果失敗又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每個人可能都要承受的後果。
……就這樣,庶輕王的墨者連隊代表的軍營生活,帶著每天獲取知識的新奇,又在重復而疲憊的訓練中走過了秋天,越過了冬天,來到了春天。
幾個月的時間,庶輕王也聽到了不少的新鮮事。
有悲,有喜。有近在咫尺的,也有遠在天涯的。
隔壁的墨師的炮兵在訓練中炸膛了,兩個墨者被炸死,還有幾個人傷殘。
旁邊軍營裏的工兵整天挖坑,學習怎麽挖掘接近城墻的隧道,據說挖出來壹條大蛇。
有三四百遊士遊俠兒,從天下各地響應了墨家的號召,來到了沛縣,作為朋友來幫墨家壹個忙,其中不少人的故事聽起來極為震撼,很多人劍術超群。
墨師的騎兵們,壹個連隊配備了新的鐵劍,換了原本的銅劍。
新年剛過,組織的後勤民夫已經開始運送大量的糧食火藥等前往滕國,同時又運輸到新修建的三個堡壘中。
再遠壹些的,就是魏楚兩國如今在大梁壹線對峙,雙方都在增兵,各自征召了六七萬人,誰都不敢先動,都在等待機會,準備後勤。
齊國田氏派人來到了沛縣,而且是大張旗鼓而來,似乎是做給越國看的。
鄭國內亂仍舊,駟子陽的余黨在魏國的支持下,發動了壹場政變,反對鄭國國君和太宰對楚媾和,誓要為駟子陽報仇驅逐鄭公。
這些或是遙遠或是咫尺的事情,並沒有影響到義師的操練,只是影響到義師中每個人的眼界,有人已經開始爭論晉楚對峙勝負的結果,而這原本是王公貴族們才可以談論的事。
到二月份的時候,連隊的火槍終於如數分發完畢,並且進行了壹次考核。
這壹次考核中,庶輕王的連隊得了壹個“甲下”的評價,已然極高。
這個甲下,是有標準的。
其中包括成隊列後,保持兩個時辰不動。
整隊前進時,可以達到保持平齊四十步停頓整隊。
成隊列前進疾行,能夠做到日行三十裏,並且能夠完成紮營等事項。
火槍手能夠聽令前進後退,完成裝填,並且在周圍鼓噪聲中完成擊發。
能夠做到三十步上靶。
連隊隨便抽取壹人,可以做到認識壹百個常用字,同時可以算壹百以內的加減法。
得到甲下的連隊不算多,庶輕王和於菟也算是可以小小驕傲壹下。
然而他卻知道,相較於墨師中最精銳的那個旅,依舊差的很遠。那個以誌願利天下為目標加入的旅,墨者和老兵以及壹些無家無室原本極貧之人極多,墨者的比例太高,也就造就了軍中唯壹壹支各個連隊都是甲上的旅。
這壹次考核,不只是在沛縣的義師參加了,而是彭城、滕地、留邑的義師都參加了。
考核的地點也不是在沛縣軍營,而是選擇了在留邑附近的荒澤中,包括行軍之類的考核都在過程中完成。
這也是庶輕王第壹次見到軍容齊整的將近三萬人的大軍,這壹次集結之後,所有的義師隊伍全部集中到了沛郭附近駐紮。
三月初,傳來消息,越王翳召集倪、鄒、費等附庸國的國君會盟,並且正式告訴墨家這壹次就是要討伐墨家,奪回滕地。
軍中的動員已經開始,旅帥們都集中起來開了個會,墨家高層又和往常壹樣在大戰之前開了幾天會。
三月中旬的壹天,庶輕王正在營中和幾名士卒閑聊,馬上又要割麥種豆,或是收獲土豆種植玉米了,很多人有些想家,不免說起了家中的壹些事。
旅裏的傳令兵跑過來,叫走了庶輕王和於菟,告訴他們立刻前往營地,有事情。
兩個人放下手中的事,趕到旅帥營地的時候,心中明白過來可能是要開戰了。
進去後不久,各個連隊的人都已到齊,旅帥和六指看到人來齊之後,叫人關上了門。
在場的人看著架勢,也明白了什麽,忍不住問道:“可是要開戰了?不是說越國那邊剛剛才要會盟那些小國諸侯嗎?”
這些人也學過各國軍制的區別,知道越國想要動員大軍很費時間。
會盟小諸侯,也是為了彰顯越國的軍力,維持在泗水流域的霸權,同時也是為了能夠讓那幾個小諸侯出兵,準備糧草補給。
六指笑瞇瞇地問道:“怎麽,早打晚打,都要打,有什麽驚奇的?”
這話的意思,就是默認了要開戰的事。
庶輕王道:“倒不是怕。馬上就要麥收夏種,如今開戰,又要許多人力跟隨……這辛苦了半年的莊稼,若是不收,太過可惜。”
他這麽壹說,許多人也紛紛稱是。
六指道:“妳們想的沒錯,巨子和悟害們也考慮了這個情況。馬上就要四月,若是越人完成了會盟,很可能即刻出兵,這對咱們的影響很大。”
“所以,上面商量之後,決定……先發制人。”
“咱們已經派人前往倪、費等國,知會他們的國君,越王乃好戰之君,滕國復國不論是從舊規矩還是利萬民的角度,都是義事。”
“所以,他們要是參與會盟,就是‘不義’。”
說到這,六指笑了笑道:“只不過越國勢大,這些小國不敢違背。所以,既然他們不義,我們就要在他們會盟的過程中討伐他們。”
“壹則,可以讓這些小國的民眾知道墨家的義。二則也可以讓他們知曉越國雖強但是天下義師也非弱旅。”
“三嘛……”
六指起身道:“三就是考慮到現在要忙著夏收夏種,所以這壹仗最好推遲到七月甚至更晚。所以就需要咱們主動出擊,先發制人,打亂這場會盟,也打亂越國的出兵。”
“不是決戰,而是要以精銳之師快速出擊。在越國會盟的過程中,以六個旅的步卒,輕裝急行,攻破幾座城邑,打亂越人的準備。為咱們的主力爭取時間,也為夏收夏種爭取時間,盡可能把決戰拖延到七月八月的樣子。”
“已經決定了,咱們旅就在抽調的六個旅當中。適為此次東征主帥,要在滕國以東作戰,在會盟期間給越王翳添些事,引誘越人‘忙於救火’,攻敵所必救。”
“欲取霸權,這些會盟小國的危險,越王就不得不考慮。”
再多的謀略和規劃,就不需要講的太細,庶輕王聽出了壹些問題,問道:“六個旅……輕裝,那這壹次沒有騎兵和炮兵跟隨?”
六指點頭道:“是的,沒有。只有工兵跟隨。不做野戰的準備,只是破城,以打亂越國會盟的規劃,延緩他們出兵進入沛縣滕地的時間。”
“只要我們走得快,攻城攻的快,越人的大軍就只能跟在後面抓我們。不用擔心。破城,就墨師的工兵而言,只怕三五日就能攻破那些小城邑。得讓各國知道我們有數日破城的能力,讓他們斷絕拒城死守的想法,就能調動他們跟在我們屁股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