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司刑丞

望平安

歷史軍事

唐朝,顯慶年間。 唐皇李治在長安稱帝,這位皇帝算是個情種,不久前,他把先帝李世民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31章 該治理壹下讀書人了

大唐司刑丞 by 望平安

2019-5-21 15:56

  蔣老實這麽壹講,就講了大半宿,壹直講到了天光放亮的時候,他還在說著。
  而李日知也並沒有打斷他,壹直等他講到了如何殺害蔣大錘的時候,李日知這才出口詢問。
  因為蔣老實說話並不是很能說重點,他只是不停的絮絮叨叨,說著他所受的委屈,而這些委屈雖然是同樣要被寫進卷宗裏面的,但卻並不是重點。
  李日知問道:“妳半夜到底是怎麽從縣城裏面出去的,本官以前壹直想不明白,但是看了妳的這副假胡子之後,便知道了原因,但是這還需要妳自己來說壹遍的!”
  蔣老實便把他是如何晚上混出城門,而早上又混進城門的經過說了壹遍。
  和李日之推斷的差不多,但這也不能算是城門守兵的失誤,因為這實在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不要說像是乾封縣這樣的壹個縣城,就算是長安或者洛陽這樣防衛嚴密的大城也是無法做到,讓城門守兵認出每壹個進出城的人,這根本做不到!
  等到蔣老實把整個犯罪的經過,都講述了壹遍之後,這個時候已經日上三竿,過了吃早飯的時候了。
  李日知讓跟隨來的書吏,把蔣老實的口供完整的記錄下來,足足記錄了十幾頁之多,然後讓蔣老實簽字畫押,等做完了這壹切之後,李日知才帶領著眾人返回縣衙。
  在他臨走之前,有捕快前來報告說是找來的郎中已經給蔣家嬸嬸看過了,說蔣家嬸嬸並沒有受傷,只不過那個藥的藥性有點太強,而且,蔣家嬸嬸年紀大了,這幾天又特別的傷心,身體狀況很不好,所以在吸入了那個迷魂香之後,壹直到現在都沒有蘇醒,不過蘇醒是肯定會蘇醒的,這點郎中可以保證。
  李日知吩咐了下去,讓那個郎中仔細看護,如果說嬸嬸壹直昏迷不醒,那麽還是需要把她救醒過來的。
  回了縣衙之後,李日知吃過了飯,然後他便去了二堂,拿出紙筆開始寫卷宗,這個案子偵破到現在,基本上就算是告壹段落了,至於那兩個逃走的蔣忠厚和北宮太,卻是沒有必要將他們抓回來。
  蔣忠厚做為蔣大錘和蔣家嬸嬸的侄子,在這個案子裏面是有過失的,但是,李日知已經打過了他板子,所以算是已經懲罰過了,至少在這個案子裏面算是已經懲罰過了。
  而至於說到北宮太,他雖然和蔣大錘打架鬥毆,但是,打架鬥毆這樣的事情,是民不舉官不究的,而當時蔣大錘被打了之後,並沒有選擇報官,那麽就等於他認為打過壹架就算了,並不打算有後續追究的想法。
  或者說蔣大錘是想要告狀的,但是他卻並沒有來得及告狀,那麽在這種情況下,要把北宮太給抓起來進行懲罰,在情理上完全可以,但是從律法上來講,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而北宮太這種人,以後還會再犯案子的,等他再犯案子的時候,再狠狠的修理他,這個也還來得及。
  反而如果他受到了這次教訓之後,重新做人,真的開始進行正經的營生了,那麽此事就此作罷,也是完全可以的,其實後壹種情況如果能夠發生,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李日知心中暗道:“整件案子裏面其實最倒黴的就是蔣大錘,然後便是他的老妻蔣家嬸嬸了,他們這對老夫妻不但命中無子,而從小養大的兩個侄子,壹個是奸詐混賬,而另壹個竟然是想把他們置於死地!”
  蔣大錘夫婦應該是對兩個侄子註入了很大心血的,想把他們養育成才,可惜的很,他們並沒有把這兩個侄子養成什麽好人物,竟然壹個比壹個壞。
  從蔣老實的供詞上面看,雖然他的供詞比較零碎,但是有壹點,那就是他對於蔣大錘的家產是非常垂涎的,想要壹個人獨占。
  蔣大為不但有自己的生意和住宅,而且在洛陽的玉石店裏面,也有份子,而且已經達到了上千貫。
  蔣老實是在無意當中偷聽蔣大錘和蔣家嬸嬸談話的時候,知道了這個消息,所以才堅定了他出手殺人的決心。
  在殺人之後,蔣老實裝作並不知道這個消息,但是蔣家嬸嬸卻告訴了他,而且還指定蔣老實做繼承人,結果呢,不指定還好,壹指定,蔣老實竟然出手,要立即害死他的嬸嬸了。
  李日知合上了卷宗,蔣家嬸嬸以後的生活怎麽辦呢,估計她也只能好好的教養蔣忠厚的兒子了。
  不過,看蔣家嬸嬸的脾氣,她算是真的被傷透了心,那麽她會不會真的把蔣忠厚的兒子抱來撫養,也還是個未知數。
  對於蔣家嬸嬸來講,她和蔣家的人並沒有什麽血緣關系,如果她抱養壹個其他人家的孩子,比如說無父無母的那種孤兒,然後把孤兒養大,給她養老送終,這也是極有可能的。
  至於蔣忠厚會不會鬧騰,蔣家的族人會不會跟著起哄,也想分壹筆財產,那就得看蔣家嬸嬸願不願意讓她的養子姓蔣了,如果能進入蔣家祠堂,家產就是她養子的,別人誰也搶不走。
  李日知嘆了壹口氣,蔣大錘肯定給蔣老實和蔣忠厚都請過老師,而這兩個人也都算是讀書人,可是品性卻如此的不端,看來他是要好好的治理治理縣裏面的讀書人了。
  讀書人讀的是聖賢書,應該是要講壹些禮義廉恥的,如果良心什麽的都不要了,整天就想著害人,或者只想著發財,那讀書豈不是都讀到了狗肚子裏面,又有什麽用呢?
  李日知當上了乾封縣的縣令之後,壹直都沒有理會讀書人,對於本縣的教化問題,壹直是交給了傅貴寶去管,但傅貴寶本身學習就不怎麽樣。
  雖然現在是當上了縣丞,可是讓他去管理縣裏的讀書人,也不知道管的好不好,總之傅貴寶從來沒有向他匯報過諸如此類的問題。
  李日知寫好了卷宗,蓋上自己的官印,叫來壹名差役,把卷宗送去了兗州府,這案子他按照律法已經判決了。
  因為是人命官司,所以要兗州刺史親自用印,並且要把卷宗送到長安去,再由刑部核實用印,再交由皇帝親自勾決,再把皇帝的決定發還給刑部,壹級壹級的下發,最後發還到李日知的手裏,這套流程下來,基本上也就到了秋天了。
  所以李日知告訴蔣老實,只要好好的招供,那麽他就不判處蔣老實斬立決,而改為秋後處斬,這也不算是食言,畢竟蔣老實把能招的都招供出來了。
  至於蔣老實所期盼的,會不會被朝廷大赦天下,免了他的死罪?
  那,就屬於白日做夢了!
  李日知做完了這些之後,讓人把傅貴寶叫來,他想問問縣裏讀書人的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