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司刑丞

望平安

歷史軍事

唐朝,顯慶年間。 唐皇李治在長安稱帝,這位皇帝算是個情種,不久前,他把先帝李世民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30章 關於排名

大唐司刑丞 by 望平安

2019-5-21 15:56

  出主意的那個中年財主立即上前壹步,對著李日知拱手彎腰,滿臉陪著笑容,他說道:“監察使大人,倒也不必尋找壹塊大石頭,以小人的拙見來看不如直接就立上壹塊石碑,這塊石碑壹定要高大莊嚴,這樣才顯得符合祥瑞的氣派,如果監察使大人不嫌棄的話,那麽讓草民來準備這塊石碑,不知監察使大人可否答應?”
  李日知哈哈壹笑,他就知道有人會跑出來攬下修石碑的任務,壹塊石碑也花不了多少錢,反而誰捐獻的石碑,誰的名字肯定會在排行榜上靠前,這樣的好便宜,這些地主老財們肯定是要搶著占的。
  李日知笑著沖他點了點頭,表示妳是壹個很識時務的地主老財。
  李日知竟然拱起手來,對著中年財主回了壹禮,說道:“那好,便由妳來去雕刻石碑,石碑上的鄉親排名嘛,本官做主了,妳就排在第壹位吧,就算以後有人捐的修路錢比妳還多,但是名字也不能超過妳去,誰讓妳這麽懂做的。”
  中年財主連聲稱謝,其實他是本縣最大的財主,是第壹等級的第壹名,本來在排名上面,他就是第壹,他獻上的錢也是最多的,只不過李日知現在這麽說,就等於是給他吃了壹個定心丸,多多少少的,他也必須要承李日知這個人情。
  其他地主老財聽了,人人心裏都想:“以前他們按照誰交錢多,誰就排名靠前這個規矩,但這個規矩是以前吳縣令定的,誰知道現在的這位監察使大人會不會認呢?監察使大人也許會認的,但是不見得會認得有多痛快!”
  捐獻石碑的事由中年財主搶去做了,其實也花費不了多少錢,算是讓他撿了個便宜,就是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撿些便宜,比如說修建壹個石臺,可以讓皇帝和皇後娘娘坐在石臺上面,觀賞這棵祥瑞大樹。
  果然,接下來李日知便說道:“本官看了看這邊的地形,在這裏如果能修建壹個石臺,起名叫做觀祥臺,等皇上和皇後娘娘來看此祥瑞的時候,可以坐在石臺上,而妳們可以站在石臺的下面,等到皇上和皇後娘娘問起此祥瑞的發現過程,便由妳們當中的誰,上去向皇上和皇後娘娘稟告,妳們看如何呀?”
  地主老財們聽了這個話,瞬間便激動起來,如果能捐壹個觀祥臺,或者是大家合起夥來捐這麽壹個觀祥臺,那這不僅能拍上皇帝和皇後娘娘的的龍屁和鳳屁,還能作為壹項美談,記入到地方誌當中去,這便宜著實可以占上壹占!
  雖然這等於是變相地又讓他們往外掏錢,但是這次地主老財們卻掏得心甘情願,這位監察使大人要錢的手段,可比那以前的吳縣令手段高超多了。
  監察使大人很是了解他們的心意,讓妳們拿錢是不假,但是這錢卻不是給我自己的,而是獻給皇上和皇後娘娘的,並且這錢要花在哪裏,也是能讓大家看得到的,並且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的掏錢法也讓大家掏得安心。
  地主老財們立刻紛紛上前獻殷勤,表示這個觀祥臺就由他們來修建,壹點兒都不需要監察使大人費心,保證把這個觀祥臺修得非常的莊嚴氣派,絕對會符合皇家身份,無論花多少錢都由他們壹力承擔!
  李日知當然點頭答應,並且表示按照誰花費的錢財最多,出的力氣最大,那麽誰的排名就可以往前!
  不過具體要怎麽個排名法呢?李日知表示他並不幹涉,由地主老財們自己去商定,大家壹定要心平氣和的商量,都是鄉裏鄉親的,萬萬不可以傷了和氣。
  李日知這麽壹說,財主們更加放心了,監察使大人辦事實在是太地道了,比以前那個吳縣令簡直要好得太多了,都沒法形容了,至少要好個幾十倍。
  監察使大人讓他們自己決定誰的排名靠前,那豈不是就等於告訴他們,妳們誰在縣裏的地位高,誰更有錢,那麽妳們就可以誰的排名在前,這就是比較符合地主老財們的需求了。
  因為這樣的排名肯定是誰有錢誰勢力大,誰就能排到前面去,這樣其實就等於不會出什麽意外,不像以前誰出的錢多,誰能排到前面去,和勢力沒有關系,主要是由吳縣令去排名,如此壹來有很多可能勢力不夠強大的財主,咬著牙多捐錢,沒準兒排名就能在更前面,這就讓人不舒服了,可是現在就是誰有勢力同時誰有錢,兩項綜合起來決定排名了。
  這就簡單了,除了縣裏面少數幾家財主勢力差不多,排名也差不多,那讓他們幾個爭吵去,其余的財主們排名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這樣還真的就不用傷和氣,就算傷和氣也是極少數的人,如果他們吵得太兇的話,其他的地主老財還可以出來當裁判,而且肯定是排名在前面的人來當裁判,這不就更讓人心情愉快了嘛!
  除了少數幾個財主心情不太好之外,其余的財主們個個都是喜笑顏開,排在前面的人心中放下了塊大石頭,而排在後面的人也用不著多傷心,本來就是勢不如人,那也沒什麽好遺憾的。
  甚至有的地主老財竟然還大發感慨,為什麽監察使大人不早點來呢,如果早點把這個規矩定下來,那麽大家不就用不著擔心這麽多天了。
  人人都是大誇監察使大人,是百年壹遇的好官,他們壹定要把監察使大人的事跡,寫入到博城縣的地方誌中去,讓此地的父老鄉親永遠地記住監察使大人的名字。
  不過在地主老財們當中,也有少數幾個心中卻想著,監察使大人看上去非常的和藹,至少是剛才的表現非常地和藹可親,但實際上感覺他比以前的吳縣令可要黑多了。
  監察使大人等於是讓縣裏的排名並沒有發生變化,那如果不發生變化的話,大家幹嘛還要多交錢呢,甚至說大家為什麽要多交錢呢?
  嗯,好吧,還是要交錢的,因為妳不交錢的話就不能到觀祥臺的下面站著,皇上和皇後娘娘在看了這查祥瑞大樹之後,也就沒有了看到他們的可能,所以其實他們也就是花錢買了壹個站著的位置。
  還是當官好啊,當官的只賣了壹個位置,就可以讓他們拿出那麽多的錢來,這個世上什麽生意最賺錢?
  就是當官!
  那幾個把事情想明白的地主老財,心中暗暗下定決心,壹定要培養家中的孩子念書,只有念書,才能光宗耀祖,才能發大財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