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不懂規矩的吳縣令
大唐司刑丞 by 望平安
2019-5-21 15:56
吳鵬輝快馬加鞭地趕到了城門口,看到了李日知等人,他立即跳下馬來,大步上前,沖著李日知抱拳道:“這位便是李監察使嗎,久仰大名,幸會幸會!”
他禮數周到,而且文質彬彬,給人的第壹印象極佳。
但是,他的話裏面,卻是有壹個明顯的漏洞,他怎麽會知道李日知姓李呢?
李日知在城門口時,可沒有報上自已的姓名,只說是中書省派來的監察使,因為他的差遣就是掛在中書省的,所以說是中書省派來的也沒錯,總比說是皇後派來的要正式些。
可李日知卻沒說他姓李啊!
現在吳鵬輝卻張嘴就叫他李監察使,那這是怎麽回事?肯定是州裏有人來通知他了,而且還是用最快速度來通知的,要知李日知他們走的就不慢了,要想超過他們,那壹定是日夜兼程跑來報信的。
誰能把監察使最當回事,最需要第壹時間知道監察使到來的?那壹定是犯了事兒的官員啊,否則何必費那麽大的精力呢!
李日知心想:“這人在兗州官府裏有同夥,他肯定是有問題的,而且問題不小,我得小心些才行,會不會那甄蒙德就是他的同夥呢?未可確定啊!”
心裏有了懷疑,自然就不能露出真實的想法,李日知的臉上立即就堆上了笑容,道:“有勞吳縣令出城相迎,這可真是折殺本官了!”拱手還了壹禮。
他和吳鵬輝品階相當,又是從京裏來的,所以身份上對比吳鵬輝是有優勢的,表現得親熱些無妨,但要是畢恭畢敬,那就沒這個必要了。
李日知是知道吳鵬輝的履歷的,但吳鵬輝卻是不應該知道李日知的,壹來李日知是新科進士,還沒有什麽可以到處宣揚的履歷,二來他成為監察使之後,並沒有大張旗鼓的四處巡視,自然也就不會有官員去研究他,就算是想研究,時間上也來不及。
關於這些,李日知能想明白,傅貴寶他們自然也能想明白,又不是多難理解的事情,所以他們都悄無聲息地往後退了兩步,和李日知拉開距離,免得吳鵬輝想和他們認識認識,非逼著李日知介紹,那樣反而麻煩。
吳鵬舉只是掃了他們壹眼,卻並沒有讓李日知做介紹,而他也象是忘了似的,竟然也沒有給李日知介紹他縣裏的屬官,官員之間的見面流程竟然簡化至此,倒也真是少見。
吳鵬輝笑道:“李監察使,咱們這便進城吧,本官在縣衙裏準備了宴席為妳接風洗塵,宴席粗陋,還望李監察使不要嫌棄!”
李日知忙道:“吳縣令太客氣了!”
眾人紛紛上馬,跟著吳鵬輝壹起進城,順著大道走不多時,便進入了縣衙,不過,縣衙裏面卻沒有什麽酒菜宴席,明顯是還沒有準備呢,吳鵬輝不過是說了句客氣話而已。
吳鵬輝把李日知請進了二堂,分賓主落座,虛情假意地客氣了幾句之後,吳鵬輝便道:“李監察使是有所作為之人,這次來博城縣所為何事,可是為了皇上和皇後娘娘泰山封禪之事嗎?”
這倒也不是什麽秘密,李日知點頭道:“正是如此,但壹路走來,路上倒是平靜的很,所以就算本官想要有所做為,卻也沒法真的有什麽作為!”
吳鵬輝微微楞了壹下,道:“如果路上不太平,那麽李監察使便會有所作為了?”
這話聽起來有點象反問,帶有找茬兒的味道,可從他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來,他還真沒有為難李日知,進行所謂的詰問的意思,只是單純的發問,僅此而已。
李日知笑道:“如果路上不太平,那自然是有響馬了,本官便可以協助當地父母官剿匪,除掉那些作惡的響馬,順便立壹些小小的功勞!”
吳鵬輝哦了幾聲,便即沈默不語,仿佛有點心事,李日知見他不吱聲,便也不說話,他現在越來越感覺吳鵬輝不對勁兒,極有可能這位縣令大老爺和響馬是有聯系的,說不定勾結在壹起發些不義之財都是有可能的。
官匪串通,這種事情也不算稀奇。
過了好壹會兒,吳鵬輝這才又說話,他道:“李監察使是來檢查賬本的吧,這次皇上和皇後娘娘來封禪,所需物資和費用最終都會到這博城縣,畢竟皇上和皇後娘娘是要從這裏上山的,財物過多,賬目也過多,光賬本就有壹箱了,李監察使現在就要看看嗎?”
李日知微微壹皺眉頭,心想:“我可不管查賬的事,而且就算要查賬,也是要把州裏的賬目和縣裏的賬目放在壹起查才對,光查縣裏的賬目有什麽用,妳給我壹本假的,我沒有對比,想要查出問題來,就算不用半個月,五六天總是需要的,我哪有這麽多時間啊!”
心裏這麽想,但嘴上李日知卻道:“本官有些餓了,先填飽肚子吧,查賬之事,晚上再說不遲。”
吳鵬輝聽了這話,這才回過神來,他感覺剛才有點失態,態度立即便熱情起來,拉著李日知去了後院,此時酒菜已經擺上,非常豐盛,非常精美,幾乎可以媲美長安有名的大酒樓了。
吳鵬輝端著酒杯笑道:“因為要迎駕嘛,所以本官特地從洛陽那邊聘請了最好的廚子,到時候專門給皇上做飯,為了考較廚子的手藝,咱們就先替皇上試試酒菜,得咱們吃好了,才能給皇上吃嘛,還有這盤子還有碗,看看,都是最好的,這都是縣裏的富戶獻上來的,算是他們對皇上的壹片孝心!”
李日知聽了這話,只感頭皮發麻,心想:“糟糕,壞事了,這個吳鵬輝絕對不是進士出身,他甚至都不見得是壹個真的官員!”
吳鵬輝的話聽著還是滿有道理的,平常百姓人家要是說話也差不多就這個意思了,比如說給家裏的長輩請個好廚師,或者想要帶著長輩出門吃飯,晚輩們提前去找飯店,飯店的菜品好不好,晚輩提前試試,這沒毛病啊!
但皇帝出行都是帶著禦廚的,而且給皇帝置辦膳食,可真不是哪個廚師都可以的,就算是某個地方廚師有拿手好菜,按著規矩,也得是先教會了禦廚,然後讓禦廚做給皇帝。
並且餐具也是要使用禦用的,並不會隨便用地方獻上的,地方獻上的禮物壹般是要先收起來,有進出記錄,並不會直接拿給皇帝使用的,開玩笑壹樣,以為皇帝用膳和村裏擺酒似的,還要拼桌嗎,然後自帶飯碗和筷子,這種想法未免太民間了!
雖然這樣的規矩並不見得會真正壹直的貫徹執行,但守不守規矩是壹回事,知不知道有這個規矩就是另外壹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