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閣老

三戒大師

網遊小說

  站在妳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章 林潤若雨

小閣老 by 三戒大師

2022-2-25 21:46

  趙守正已經跟各部報到完畢,只等著巡撫大人接見之後,就可以去蘇州城拜見府裏各位大佬了。
  正常來講,拜帖遞到巡撫衙門,最快也得五到七天才能輪到召見。
  誰知這天壹回家,留守的範大同就稟報說,今日巡撫衙門來人,命趙守正明日壹早參見。
  “本打算洗白白了去秦淮河耍樂,這下沒空去了。”徐渭聞言遺憾嘆息:“趕緊收拾收拾,準備上任吧。”
  道理很簡單,這次剛剛上了拜帖壹天就召見。顯然是巡撫大人越過了其他求見者提前見他。
  大家非親非故,堂堂應天巡撫也不用看任何人的面子,自然是有急事吩咐去辦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幾乎可以斷言說,是因為汛情惡化了。
  “今晚別睡了。”徐渭便對趙守正道:“好生準備準備,明天是場大考。聽說現在的巡撫是林潤,那可是個眼裏揉不得沙子,容不得半分含糊的人!”
  “啊,這麽可怕?”趙守正倒吸口冷氣。
  “東家,徐文長沒有危言聳聽。”吳承恩也從旁勸說道:“林中丞跟壹般的封疆大吏不同,這是個狠角色啊。當年嚴世蕃、鄢懋卿、羅龍文……壹半的嚴黨都栽在他手裏。而且他深諳政務,機敏過人,不好生準備,他真能摘了妳的官帽子,讓妳不用去上任了。”
  “那請二位幫幫忙,”趙昊便正色道:“跟家父提前練習壹下吧。”
  “責無旁貸。”吳承恩對他的明燈有求必應。
  徐渭也只好不情不願的答應下來。
  ……
  翌日依然陰雨不停。
  趙守正穿戴整齊,坐轎子來到西長安街上的應天巡撫衙門。
  衙門前的大坪上,壹面三四丈高的帶鬥藍色大旗,上書壹行金色大字:
  ‘欽命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兼巡撫應天十府’!
  應天巡撫可不止管轄應天府壹地,蘇松常鎮等江南九府軍政皆在其管轄範圍之內,是以也稱‘江南巡撫’。
  其轄區乃大明最富庶繁華壹帶,賦稅占天下三分之壹,故而應天巡撫乃名副其實的‘天下第壹撫’。
  巡撫大門八字墻前,壹對石獅子耀武揚威。
  緊閉的柵門後,十六名挎刀的巡撫親衛戴著鬥笠、穿著雨披,在大雨中紋絲不動。
  趙守正早早就下了轎子,讓方文趕緊去通稟,他自己打著傘跟在後頭。
  兩人又在雨裏等了盞茶功夫,才有門子出來,讓親衛打開柵門,放趙守正進來。
  趙守正趕緊目不斜視,跟著門子沿著回廊,穿過大堂、二堂和三堂,來到巡撫大人的簽押房外。
  簽押房外間的長隨進去稟報壹聲,不壹會兒就讓趙守正進去。
  趙二爺進去簽押房,不敢到處亂看,趕緊向巡撫大人施以大禮。
  “趙知縣免禮。”壹個年輕的聲音響起。“請坐吧。”
  趙守正趕忙謝過巡撫大人,在貼著墻的官帽椅上擱下半拉屁股,然後正襟危坐。
  這才敢看那年輕的過分的巡撫壹眼。
  我去,真帥啊……
  趙二爺自問賣相還算不錯,細皮嫩肉、濃眉大眼,鼻子嘴巴也很好看,而且還不顯老。
  可跟這位身穿正三品官袍的巡撫大人壹比,便頓時相形見絀、黯淡無光了。
  這位巡撫大人簡直就是人樣子啊——只見他五官輪廓分明,劍眉星目,豐神如玉,俊逸不凡。
  趙二爺腦海中兀然蹦出兩句詩來:
  ‘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艷獨絕,世無其二。’
  若非鬢角有些斑白,說這位巡撫大人二十七八歲也沒人懷疑。
  但也正是那兩抹斑白,給了他封疆大吏的威嚴氣度,讓人不敢逼視。
  ……
  這位姓林名潤字若雨的巡撫大人,也確實年紀不大,只有三十八歲。
  林潤只比趙守正大壹歲,人家都已經當上江南巡撫了,趙二爺才剛中進士……而且是靠開掛才中的。
  “人和人的差距之大,咋就這麽大呢?”趙二爺自慚形穢的暗暗想道。
  “趙知縣應該已經想到,本院為何要提前見妳吧?”這時,林潤開口了,聲音也很好聽,溫和又沈穩,很潤。
  “是。”趙守正忙答道:“下官妄揣,當因連日降雨,太湖水位壹漲再漲,汛情愈發嚴峻了。”
  “不錯,今早最新的馬報是,太湖南岸的水位已經超過往年兩尺了。”林潤沈聲道:“澱山湖、澄湖的水位也都超過了預警線。”
  太湖下遊地區既是全國賦稅重地,又是水災最嚴重的地方。早就形成壹套嚴密監控、迅速傳遞汛情的手段。
  信鴿是最快的傳遞手段,但連日大雨無法飛鴿傳書。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遍布江南的驛遞系統,換馬不換人,日行六百裏稟報汛情!
  從蘇州發出的汛情,第二天就能送到金陵的巡撫衙門。
  趙守正聞言心中壹緊。“這麽快?聽說前天才漲過壹尺。”
  “不錯,水位上漲超乎預期。”林潤點點頭,沈聲問道:“妳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趙守正知道,來自巡撫大人的考校開始了。忙打起精神回稟道:
  “意味著……半個昆山已經泡在水裏了。”
  “哪半個昆山?”
  “吳淞江以南。雖然昆山的地勢南高北低,但縣境南面的澱山湖、澄湖圍墾嚴重,喪失了調蓄功能,只要壹超過警戒水位,就會發生漬澇。”
  幸好昨晚抓緊時間抱了下佛腳——徐渭列出了林潤可能會問的十六個問題,又和吳承恩幫他壹壹作答,然後趙二爺死記硬背下來。
  “大水漫過湖面,從南往北流淌,直到將南部縣境全部淹沒,方匯入吳淞江。”此時他照本宣科自然對答如流了。
  “這又大大加重了吳淞江的負擔——它本來就是太湖流入長江的主幹道,又加上南岸的壓力,大大增加決堤的風險。”
  “更雪上加霜的是,吳淞江下遊排水不暢,無法及時泄洪。”趙守正說完擡起頭,憂心忡忡的看向巡撫大人道:
  “上遊壓、下遊滯,中間擠,這也是為何昆山縣年年修堤,卻年年決堤的原因了。”
  “好!”聽了趙二爺這番話,林潤那嚴峻的表情終於舒展開來。贊賞的點點頭道:“趙知縣下過功夫了,比本院想象的要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