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零六十七章 這位神醫的氣量壹向很大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by 興霸天
2023-9-17 08:38
杭州。
李彥站在錢塘江畔釣魚,身後有兩個老頭兒,幫忙抓餌。
壹個矮矮胖胖,面容和善,壹個肌肉虬結,想兇惡又兇惡不起來。
正在土地神祇的真靈和邪靈互相瞪著對方,哪裏都看著不順眼的時候,馬蹄聲傳來。
壹隊人馬趕到,為首的正是胡宗憲,到了面前行禮:“先生!”
李彥將魚竿遞給土地,頷首致意:“汝貞。”
胡宗憲道:“張總督和李巡撫已經蘇醒,服了藥後體力迅速恢復,他們托我向先生感謝搭救之恩,軍中事宜整頓完畢後,立刻前來拜訪。”
李彥道:“抗倭是關鍵,他們不必客氣,妳如何了?”
胡宗憲聽得出來,這位是真的不在乎兩位大員的感謝,反倒更加關心自己,心頭溫暖地道:“我自是監察紀檢,履行巡按之責,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李彥微笑:“能知進退,定成大業。”
胡宗憲既展現了才華,又不至於以七品身份越俎代庖太久,可以說是此次事件裏受益最大的官員,不過也要提醒壹句:“妳的表現有目共睹,嚴黨或許還會有所動作,要早做準備。”
胡宗憲低聲道:“先生,我確實有些想法……”
李彥立刻明白:“妳想與嚴黨斡旋?”
胡宗憲不敢隱瞞:“嚴黨權傾朝野,各部都是他們的黨羽,我若壹味抗衡,接下來勢必寸步難行,若能斡旋,自是最好不過。”
李彥淡淡地道:“我於政事所知不多,但天下道理,殊途同歸,若患者身懷重癥,既不服藥,也不休養,卻期盼與體內的病魔斡旋,妳覺得可行麽?”
胡宗憲怔住:“這……”
李彥道:“不要小覷了嚴氏父子,在權謀之道上,罕有人是他們的對手。”
胡宗憲的冷汗湧出:“明白了,是我心生僥幸了!”
李彥不單單是否決,還給出建議:“以妳目前的功績,想辦實事,其實不需要忌憚朝野上哪派強盛,而要再往上看壹看。”
胡宗憲聞言眉頭壹動,腦海中冒出簡在帝心四個字,思路頓時清晰起來,躬身行禮:“多謝先生指點!”
李彥微微點頭,再看向不遠處,那邊又有壹批人趕到。
飛魚服、繡春刀,讓行人避之不及,來到江邊時卻也提前下馬,恭敬地走了過來。
為首的朱十二近來是壹天跑八趟,之前魚餌都是他串的,若不是李彥表示釣魚另有他用,說不定精通水性的錦衣衛,都能鉆進水中往他的鉤上掛魚。
不過這次的朱十二,臉色有些不太對勁,壹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行禮時表情也有些尷尬:“先生!”
李彥心頭有了數:“京師那邊有消息了?”
朱十二經過這段日子的相處,已經知道了這位雖然從未在朝堂任職,但對政事的見解,同樣屬於什麽都會壹點點的範疇,不敢隱瞞:
“都督將先生的功勞稟告後,陛下龍顏大悅,只是陶天師擔心人道之事,會妨礙神道復蘇,提議封賞押後,陛下已是親自坐鎮,壹切以平定倭亂為先……”
胡宗憲聽了變了色。
陶仲文居然從中作梗,讓這位立下天大功勞的神醫沒有絲毫封賞?
如果說南京換首,還只是壹次私人的醫療事件,朝廷不會因為救活了壹位伯爵夫人,就大肆嘉獎,但這次就完全不同了,無論是將六省總督和浙江巡撫救回,還是讓杭州的土地神重見天地,幾乎是滔天之功,賞賜爵位都不為過。
結果什麽都沒有,這就十分離譜,更關鍵是宮內還有消息,神道復蘇的功績還有部分記在陶真人的祈禱祭祀上,按照這個邏輯,天底下的好事,那位天師豈不是都能分壹杯羹?
朱十二心頭嘆息:“陛下此次是被蒙蔽了……”
李彥默默評價:“嘉靖的權謀之術確實信手拈來。”
他冒起得太快,嘉靖壹時間也拿捏不準,陶仲文出面排擠,自是樂得仇恨轉移,將來若是需要,把陶仲文拿下,便可收自己的心。
不過這套禦下之道,是李彥在大唐世界跟李治拉扯的,上個水滸世界就已經不屑於玩了,到了這裏更是念頭隨便轉了轉,就拋之腦後。
當然,壹碼事歸壹碼事。
自己可以對封賞不在意,卻不代表可以容忍別人大模大樣的搶奪功勞,否則影響的不是這件事,後續都會受阻。
大度和軟弱的區別,壹定要分清。
他的氣量壹直挺大,不太和人計較,但想著陶隱和赤煉也等急了,倒是可以安排。
陶仲文的賬先記下,李彥又問道:“倭人修行者和倭寇那邊可有消息?”
朱十二趕忙道:“倭寇的活動跡象沒有大的改變,倭人修行者則蹤跡詭異……龍王托夢,恐怕真與他們相關!”
李彥淡淡地道:“只能說目前倭人具有最大的嫌疑,這也能解釋之前陰陽師要冒險來杭州靈隱寺的原因,他們在策劃著壹件影響巨大的事件。”
“至於倭寇也不得不防,我行醫時聽過好幾位朝鮮商人提到,倭國正處於內亂階段,那些大名都不見得能得到修行者幫助,但不排除他們會利用倭寇,達成自己的目的。”
朱十二眉頭皺起:“如此壹來,還真的麻煩!”
李彥看向胡宗憲:“現在明軍的船只,有出海作戰的能力麽?”
胡宗憲答道:“海軍已有了壹定的規模,盧參將和俞指揮都是擅於水戰之輩,請先生放心!”
李彥微微點頭,他主要是提拔保全人才,對於平倭的直接較量上,確實沒有操多大的心。
從歷史上戚繼光對倭寇那些奇跡般的戰績也能看出,倭寇的實力其實匹配不上他們造成的動亂和傷害。
臺州之戰,戚家軍與倭寇壹個月內連戰五場,殺敵三千多人,斬首三百零八顆,生擒兩名倭首,解救百姓五千多名,戚家軍犧牲三人,有壹說六人。
白水洋戰鬥,壹千五百戚家軍對兩千多倭寇,全殲兩千多名倭寇,斬首三百四十四顆,生擒五名倭首,解救老百姓壹千多人,戚家軍犧牲三人。
牛田之戰,六千戚家軍擊潰數萬倭寇,斬首六百八十八顆,殺死兩千多倭寇,自己無壹人犧牲,解救百姓近千人。
林墩之戰,戚家軍燒死和淹死倭寇三千名左右,斬首九百六十顆,俘虜二十六人,解救百姓兩千多人,此戰戚家軍陣亡最多,高達六十九人,太慘烈了。
以上各個版本的記錄稍微有出入,但大差不差,總的說,就是嘎嘎亂殺。
對倭寇大小數十戰,戚家軍從無敗績,己方犧牲兩百人不到,累積斬殺倭寇至少兩萬人,堪稱冷兵器史上的奇跡。
能取得這樣的戰績,也體現出兩點,第壹是戚繼光練兵厲害,鴛鴦陣永遠滴神,第二則是倭寇真的不強。
如果是強強對決,就算戚繼光再是舉世無雙的軍事將領,也不至於打出這麽駭人的戰績。
殺神白起的長平之戰,秦國軍隊也傷亡慘重,那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壹方強大,另壹方卻足夠弱,在戰術得當的情況下,才能在己方人數處於劣勢的前提下,將戰損比壓到壹比壹百的地步。
相較於前兩個世界的主要對手吐蕃和金國,這樣的倭寇實在不入李彥的眼,現階段能讓大明焦頭爛額,甚至歷史上不久後幾十個倭寇壹路殺到南京城下,完全是明軍爛得太厲害,李彥讓胡宗憲提前嶄露頭角後,也就懶得理會這種菜鳥互啄。
交給目前的俞大猷、盧鏜等將領,或許沒辦法如戚繼光練兵大成後,剿滅得那麽幹凈,但取得大捷,狠狠壓制是沒問題的。
比較而言,他對於倭國的修行者更加感興趣。
壹個有超凡手段的世界,如果平了對方的修行者,那這個國家也相當於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
胡宗憲其實也是這樣想的,經過這段時間的整頓和摸排,對於如今明軍的實力心中有了數,對倭寇不敢稱大勝,但也不虛,可對方的那些陰詭手段不得不防:“先生,賊子人多勢眾,還是要小心為上!”
李彥並不托大:“我若是只有壹人,面對齊心協力的倭國修行者,確實有些吃力,好在現在為了讓龍王真的蘇醒,大明的修行者也會來此吧?”
朱十二連連點頭:“朝天宮和神樂觀的道長已經趕來,陶天師也派出了小天師……”
“那就好啊,先等他們,妳們先去忙吧,有事再來!”
李彥笑了笑。
“我等告退!”
眼見這位重新接過魚竿,沈浸在釣魚中,胡宗憲和朱十二知趣地行禮告辭。
江邊安靜下來。
直到李彥魚竿壹提,正邪土地才陡然楞住。
因為鉤子上面並無魚兒,但隨著絲線拉起,水下卻突然竄出密密麻麻的魚兒,好似躍龍門壹般,前仆後繼地在魚鉤前躍過。
土地怔然:“尊上,這是?”
“可以看成是壹個對蝦兵蟹將的嘗試……”
李彥目露沈吟:“我在思考壹個問題,倘若龍王壹直在沈睡,那興雲布雨,潮漲潮退,又是誰在控制?換而言之,現在的東海,有主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