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三十七章 最該死的人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6

  在黑袍和尚姚廣孝冒出來之後,天下就有了無數人想要競相效仿姚廣孝輔佐燕王殿下登基大業,比如景泰二年,廣通王、陽宗王二王造反,就是受人蠱惑。
  襄王殿下就很喜歡羅炳忠,羅炳忠整天惦記著拿襄王的人頭換奇功牌,這都惦記快十年了,依舊惦記著。
  朱瞻墡能沒有壹點點的察覺嗎?朱瞻墡是個很聰明的人呢,他當然察覺到了。
  朱瞻墡之所以壹直留著羅炳忠在自己身邊,就是知道羅炳忠是朝廷的人,不會忽悠他,去搞些亂七八糟、丟了命還牽連家人的事兒,反而會反復提醒他,什麽是天命所歸。
  朱瞻墡清楚的知道,人壹定會壹時沖動。
  在被某種巨大利益或者屈辱沖昏了頭腦的時候,最容易做出錯誤的、讓人悔恨壹生的決定,而羅炳忠就是朱瞻墡的那個閥門,而不是勸他找死的那個鼓噪聲勢之人。
  朱瞻墡在景泰年間,兩次監國,太清楚陛下對京師的掌控程度了,想在京師搞出陰謀詭計尚可,想搞出奪位的大事兒來,那就是找死。
  朱瞻墡始終不明白,自己這個二侄子,為何如此的謹慎,無論是宗室、朝臣,這個二侄子都跟防賊壹樣防備著。
  朱祁鈺還在摸鄭王殿下這根兒藤的時候,朱瞻墡再次榮耀歸京,前線要打仗了,陛下為了防止朱瞻墡在大寧衛有危險,就直接把朱瞻墡叫回了京師。
  朱瞻墡回京固然是打著回家過年的名頭,壹來是為了保證安全,二來,則是萬壹戰事不順,需要天子死社稷的時候,京師沒有人監國,沒有人能夠繼承大業。
  若是朱祁鈺在前線戰死,那登基的到底是襄王還是太子朱見澄,那就看襄王殿下的德到底有多大了。
  朱瞻墡樂呵呵的回到了京師,來到了泰安宮準備面見陛下之後,就回自己的宮裏去侍弄那些花花草草,這壹年多沒有親自看管,也不知道那些園丁把花園糟蹋成了什麽模樣。
  就是花園裏的花花草草,不是陛下塞到他府上那些海拉爾、高麗姬和交趾女,而是真的花壇裏的花花草草,這些年,朱瞻墡走南闖北,喜歡上了養花。
  陛下不喜歡這些人番夷女子,朱瞻墡其實也不喜歡,若非陛下硬塞,他是不會主動去尋的。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朱瞻墡壹進泰安殿就行了個大禮。
  “皇叔快快請起,朕聽聞襄王殿下在大寧衛厲兵秣馬,準備隨時進京奪了朕的大位,也不知道皇叔厲的兵秣的馬在哪裏,怎麽孤身壹人就回來了?”朱祁鈺看似看玩笑的說道。
  陛下這句話顯然是在開玩笑,說的語氣也是開玩笑,渾然不在意。
  但是天下多少心裏話,是在這種開玩笑的時候,講出來的。
  那條毒蛇下的毒計,毒就毒在人心隔肚皮之上,這壹關最終還是要過的,這個坎兒,叔侄二人終歸是要跨過去的。
  這種離間計在歷史上屢屢得手,就是因為壹不小心,就是君臣相隙,而且皇帝的寶座,天下人人都想要。
  這得虧是陛下開口了,這陛下不開口,朱瞻墡回京也睡不著,得日思夜想陛下到底是什麽心思。
  朱瞻墡看著英氣勃發的陛下,陛下還是那個陛下,喜歡有話直說,喜歡打開天窗說亮話,喜歡消除君臣的間隙,不讓小人趁機而入。
  “陛下,那都是大明的兵,也是大明的馬。”朱瞻墡並沒有說那些兵馬是陛下的,而是說那些兵馬是大明的,這麽壹句話,是朱瞻墡在回京的路上,琢磨了很久的壹句。
  朱瞻墡是《公德論》的提出人和倡導者,他這壹句回到就是圍繞著他的公德標簽去展開,就變的很容易理解了。
  他作為嫡皇叔,跟皇帝起了沖突,那就是在損害大明的利益。
  就是這麽簡簡單單的壹句話,卻是讓朱祁鈺開懷大笑。
  朱祁鈺還是那個朱祁鈺,襄王殿下還是那個有恭順之心的襄王殿下。
  朱瞻墡知道陛下最在乎什麽,陛下最在乎大明的利益。
  “皇叔快坐,跟咱講講在大寧衛的見聞。”朱祁鈺下了月臺和朱瞻墡壹起去了後花園閑談,還把壹眾皇嗣叫了出來見禮。
  朱瞻墡讓羅炳忠拿來了壹大堆的禮物,送給了孩子們。
  就連朱祁鈺的長子朱愈也有壹份,是壹張蒙古的反曲弓,朱愈愛不釋手,連連道謝。
  朱瞻墡是個很健談的人,他將塞外的風情,用三言兩句就描述的十分清楚,讓人向往不已,在閑談中,朱瞻墡表達了自己對阿剌知院的復叛的遺憾。
  若是大明再繼續王化韃靼,不用十年,瓦剌這個名字將不會出現在大明的四方之地之上了。
  對敵人最大的尊重,就是趕盡殺絕,連名字都成為歷史長河裏的壹塊鵝卵石。
  “皇叔啊,咱跟妳說個事兒,妳可千萬不要生氣,氣大傷身。”朱祁鈺示意興安將塘報拿了過來,交給了朱瞻墡。
  朱瞻墡看那信封的模樣,就知道是墩臺遠侯的塘報,他打開看了許久,面露思索,他的臉色變了數次,從最開始的疑惑,到之後的不解,再到之後的惱怒,稍待片刻,朱瞻墡變得惶恐了起來。
  “陛下啊,二哥他……他,壹時糊塗啊!”朱瞻墡排名老五,但他是嫡子,鄭王朱瞻埈是老二,是庶長子。
  朱祁鈺收起了塘報,有些平靜的說道:“給阿剌知院承諾的正是鄭王,鄭王殿下,比皇叔的歲數還要大,他可不是年少輕狂,不懂事。”
  朱祁鈺對鄭王朱瞻埈的稱呼,也從過往的皇叔,變成了鄭王,這代表著朱祁鈺要對鄭王下手了。
  無論鄭王這根兒藤上到底結出什麽瓜來,鄭王這根兒藤,朱祁鈺絕對不會輕饒。
  “陛下,二哥他這個人就是個急性子,我關了他壹年,他心裏有怨氣那也是正常,陛下,我也回來了,我去收拾他!”朱瞻墡這次的語氣裏帶著些許的哀求。
  他收拾鄭王,那陛下就不用動手了。
  只要陛下不動手,那壹切都有轉圜的余地,若是陛下出手,那就是上了秤,鄭王這壹系變成鄭庶人也不稀奇。
  陛下有親親之誼,不過只有那麽壹點點。
  稽王朱見深至今得到了充分的培養,陛下對襄王頗為尊重每次見面都要聊上很久,這都是陛下的親親之誼。
  可是陛下自登基以來,宗室裏殺了壹個皇帝,三個親王、兩個郡王,太後親族滿門。
  陛下的親親之誼是留給對大明有益處的人,只要給大明添磚加瓦,陛下的親親之誼就是格外的厚重。
  朱祁鈺放好了塘報,他看著朱瞻墡,頗為認真的說道:“皇叔,他這是裏通外賊,無論是壹時糊塗,還是小人作祟,他都是裏通外賊,在大明裏通外賊,是要進解刳院的。”
  “若是其他的過錯,只要不涉及人命,朕還能寬宥他,左右不過是想辦法給他找補,可是這裏通外賊,朕無法寬宥他,哪怕是送到廷議上八辟八議,也是如此。”
  “陛下!”朱瞻墡站起身來長揖在地,行了個大禮跪在地上說道:“陛下,看在尚未釀成大錯的份兒,還請陛下宥之。”
  “起來!”朱祁鈺的語氣立刻加重了數分,帶著些許的怒氣。
  襄王跪在地上執拗的說道:“陛下,臣沒求過陛下什麽事兒,臣這次鬥膽,還請陛下饒過二哥。”
  朱祁鈺厲聲說道:“襄王!他在裏通外賊!妳起來。”
  “還請陛下寬宥。”朱瞻墡仍然跪在地上,頭埋的很深,身體有些顫抖,但是仍然跪地不起。
  朱祁鈺壹甩袖子,憤然離開,朱瞻墡仍然跪在地上不肯起身。
  朱祁鈺回到了禦書房,坐在軟篾藤椅上,面沈如水盯著面前的案桌直勾勾的看著,渾身都是煞氣,這是動了真怒。
  興安在旁邊,也是大氣都不敢出壹個,陛下這麽生氣,興安很少看到了。
  “砰!”朱祁鈺壹拍桌子,猛地站起身來,憤怒的說道:“皇叔他喊出了公德論,他整天討論公德!這鄭王幹的什麽事兒,皇叔不清楚?朕不送鄭王進解刳院是看在他是宗親的份上,皇叔這是要做什麽?逼朕?!”
  “跪,讓他跪!跪到他自己起來為止!”
  朱祁鈺萬萬沒料到,在處置鄭王裏通外賊這件事上,遇到最大的阻力不是朝臣,而是他壹直頗為倚重的左膀右臂的襄王,而且襄王壹反常態,沒有選擇明哲保身。
  朱瞻墡這是犯什麽糊塗呢!
  “他們兄弟感情就那麽深厚!深厚到壹向擅長明哲保身的皇叔都如此為鄭王求情,這鄭王他何德何能!”朱祁鈺又壹拍桌子,怒氣沖沖的說道。
  興安不敢說話,只是默默的等待著陛下心頭那股火兒瀉了下去,再行規勸,這個時候,陛下在氣頭上,無論說什麽給襄王說情,還是痛罵襄王,那都是在火上澆油。
  不說話,讓陛下發脾氣,發完了冷靜了下來,才好說話。
  朱祁鈺在禦書房裏不停的走動著,忽然停下對興安說道:“去把盧忠叫來,今天就去搜查鄭王府,立刻就辦!”
  “臣遵旨。”興安說著話,卻不轉身也不動地方,陛下在發火,這等機要之事,壹定要等陛下發完了火再確認壹遍。
  朱祁鈺又走了三圈,眉頭緊蹙的看著窗外,看著襄王跪在地上的身影,多少明白了襄王在做什麽。
  “壹天天的腦子裏都不知道在琢磨些什麽。”朱祁鈺又坐回了軟篾藤椅上,對著興安說道:“不用叫盧忠了,讓盧忠繼續查補吧。”
  朱祁鈺已經想明白了襄王想要做什麽了,只能說,大明最擅長保命的襄王殿下,果然是名不虛傳。
  “那襄王殿下那邊?”興安看陛下似乎是氣消了,就有些奇怪的問道。
  朱祁鈺拿起壹本奏疏打開準備批奏,冷冰冰的說道:“讓他跪著,跪到天黑再說。”
  午飯的時間到了又過了,晚飯的時間到了又過了,襄王就那麽跪在後花園裏,壹動不動,如同壹尊雕像。
  朱祁鈺也沒餓著襄王,讓人送了飯,可是襄王就是壹口不吃。
  在天色完全暗下來之後,興安帶著人來到了襄王面前問道:“殿下,陛下問殿下帶著奇功牌嗎?”
  “帶了。”朱瞻墡悶聲悶氣的說道。
  興安低聲說道:“陛下說要是帶了就拿出來,陛下要收回去,若是襄王殿下不肯舍了奇功牌,就回吧。”
  興安說完便蹲了下去說道:“殿下,要咱家說,殿下就回吧,不值當,壹枚奇功牌抵壹次命,這奇功牌就是殿下真的造反了,也能拿出來抵命的。”
  “陛下信譽,想來襄王殿下也是認可的。”
  “換。”朱瞻墡猶豫了很久才從懷裏掏出了壹枚紅布包裹著的奇功牌,他將奇功牌遞給了興安說道:“我換,二哥之錯尚未釀成,奇功牌還能換他的命,要是在大明軍北伐的時候,他在後面興風作浪,我決計不會換的,也換不了。”
  “謝陛下聖恩。”
  興安收起了壹枚奇功牌,這枚是襄王第壹次在陛下南下平叛之時監國得到的。
  “殿下回吧。”興安將襄王殿下扶了起來,示意宦官們把轎子擡過來,送襄王回府。
  朱瞻墡壹回到襄王府,就變的生龍活虎了起來,讓人做了壹桌子的好飯好菜,在等飯的時候,狼吞虎咽的吃了幾個饅頭充饑。
  “可是餓死孤了。”朱瞻墡這才癱在了椅子上。
  “殿下!我要說妳了!這怎麽能忤逆陛下,還……還用奇功牌換鄭王的命啊,這能換壹次,能換第二次嗎?鄭王那個人就是自己找死,何必搭上壹塊奇功牌啊!”羅炳忠目睹了襄王和陛下的沖突,壹直憋著,終於說了出來。
  羅炳忠越想越後怕,語氣有些顫抖的說道:“差點把殿下也搭進去啊,為了個糊塗的鄭王,他不值當啊。”
  “老羅啊,這妳就不懂了。”朱瞻墡卻是老神在在的說道:“妳好歹也是進士及第,這讀書人的那些彎彎腸子,妳啥時候才能學會啊,真的是讓孤失望啊。”
  “孤這是保二哥的命,也是保孤自己的命,妳懂不懂。”
  “這話怎麽說?”羅炳忠有些糊塗的問道。
  “妳知道這天下最該死的人是什麽人嗎?”朱瞻墡反問到。
  羅炳忠疑惑的問道:“什麽人?”
  “聖人,完美無缺的人,沒有任何把柄被陛下抓在手裏的人,就是最該死的人。”朱瞻墡十分確定的說道。
  羅炳忠猛地瞪大了眼睛,楞楞的說道:“啊,這……”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