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三十壹章 最有權也最有錢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5

  西北風呼嘯,嚴冬慘切,寒氣凜冽。
  襄王起了個大早,帶著自己的鐵冊軍,向著西山陵園而去,壹行人浩浩蕩蕩,壹起去的還有四威團營都督、昌平侯楊俊等壹些勛貴。
  羅炳忠請了到聖旨,想要接回北海的英魂,這件事大明皇帝已經朱批,並且在開春後,正式派出使者前往和林交涉,按照當初襄王和阿剌知院的談判,此事不難。
  而且論功行賞,這功勞屬於襄王。
  而朱祁鈺也知道襄王要前往英烈祠祭祀,也讓襄王帶去了自己的悼文。
  朱祁鈺在京祭祀英烈祠的時間是固定的,在大年三十的早上,祭祀長嶺和西山皇陵之後。
  西山陵園英烈祠內,白茫茫壹片,像是蓋上了壹層厚厚的棉被,陵園之內,四處都是松柏,被大雪壓彎了枝丫,僅有的壹絲綠意也在白雪之下。
  梅花初綻,迎雪吐艷,梅花遜雪色三分,雪色卻輸梅花香氣。
  朱瞻墡披著大氅,壹步壹步走上了靈臺,靈臺的正中有壹根三丈高的豐碑,上面刻著祭文,在風雪之中,無聲的敘說著當初戰況的慘烈。
  在豐碑之後,是東西兩廂的長廊內,刻滿了京師之戰後為國殉難的英烈名字,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在這裏,他們有壹個共同的名字,大明英烈。
  土木堡天變爆發的突然,大明的防線全面崩潰,京師危在旦夕,國家有傾覆之危,於謙將郕王從王府裏拉出來扔到了奉天殿上,壹道命令,調集備倭軍和備操軍入京。
  預備役們,在老營的帶領下,訓練不到半月余,瓦剌人在喜寧的幫助下破紫荊關,長驅直入,來到京師城下,於謙做出了出城迎戰,城外民舍布防,吸引敵軍主力的決定。
  這些年輕的生命,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迎戰。
  大明京師保住了,大明江山保住了。
  正殿是英烈祠的祠堂,闊七間,進深四架,進門朱紅色的牌額上寫著【忠烈千古】四個大字,乃是由陛下親書。
  鳳鳥紋四足香爐,置於廟前。
  在正殿之後是綿延的群山,是數千座整齊有序的墓碑,默默矗立,上萬英魂長眠金山山麓兩側,莊嚴肅穆。
  朱瞻墡作為親王祭祀,自然有禮部的樂舞助興,但是朱瞻墡並不想要打擾英魂,所以拒了所有的樂舞,壹切從簡。
  他就是想來上柱香,非常簡單的上柱香。
  朱瞻墡點了三炷香,恭恭敬敬的上了三炷香,隨後楊俊也上前來,點了三炷香。
  殿外兩百余位鐵冊軍和大明京營兩百余神機營,開始在掌令官和庶弁將的命令下,將鳥銃高舉,開始對天放銃,槍聲響了壹共響了三遍,驚起了無數飛鳥騰空而起,飛向遠方。
  壹個簡短而不失莊重的祭祀就這樣完成了。
  朱瞻墡站在靈臺之下,眉頭緊皺的看向了西側,那邊不是英烈祠的範圍,而是金山陵園的角落。
  那裏埋著的是民禮下葬的稽戾王。
  朱瞻墡就這樣站在風雪中,看了好久好久,壹動不動,他想不明白,心狠手辣不顧親親之誼的陛下,既然已經在太廟殺人,為什麽不趁勢將稽戾王挫骨揚灰,反而有棺有槨的將其以民禮下葬。
  他也配?
  想來想去,陛下並不是死者為大,只是給大明皇室留下了最後壹絲尊嚴而已,怎麽說稽戾王也當了十四年的皇帝。
  “殿下?”羅炳忠看著襄王低聲問道。
  襄王這才回過神來,站直了身子問道:“何事?”
  羅炳忠沒什麽事,就是提醒殿下回神,他想了想說道:“該回京了。”
  “哦。”朱瞻墡跺了跺腳,選擇回京。
  回京之後,羅炳忠就悄無聲息的離開了襄王的車駕,匯入了京師的人流之中,不見了蹤影。
  在暮鼓敲響之前,羅炳忠回到了襄王府內。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羅炳忠回到襄王府,提著下擺,疾走數步找到了在書房寫《論私德》的襄王,壹臉的興奮。
  “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出什麽事兒了,慢慢說。”朱瞻墡收筆問道。
  羅炳忠氣喘籲籲的說道:“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抓人了。”
  簡單來說,錦衣衛的緹騎在盧忠的帶領下傾巢出動,開始了帶清洗。
  翰林院和國子監的壹批翰林、太學生被直接扔到了西山煤窯做苦役,而後是六部司務廳的十多名司務被帶走,死刑三復奏後,秋後處斬。
  六部二十余名九品到四品不等的官員被悉數帶走,禮部右侍郎王士嘉被逮捕,正三品。
  壹時間整個京師,人心惶惶,生怕被緹騎夜敲門。
  “這王士嘉的長子王玉是河南按察司右使,次子王璽的兒子是正統年間丁卯科舉人,現在在光州做知州,這王士嘉壹倒,這兩個好大兒怕是也落不到好去。”羅炳忠感慨萬千的說道。
  朝中移宮的浪潮聲,就是從禮部起,而挑頭的就是這個王士嘉。
  王士嘉壹倒臺,這王玉、王璽也沒幾天蹦跶的日子了。
  在大明,壹家考取了功名,入了翰林院,家中子侄為了避嫌壹般不會參加科舉。
  陳循的兒子、王文的兒子就是因為這個被彈劾了,王文因此還罰了壹年的俸祿。
  但是在正統年間,壹人得道雞犬升天,比比皆是。
  朱瞻墡頗為擔憂的問道:“什麽罪名?”
  羅炳忠看著朱瞻墡擔憂的神情,仔細思忖之後,才明白,襄王是擔心陛下隨意動用了非刑之正。
  襄王剛在邸報的頭版發文,論了公德。
  羅炳忠趕忙說道:“不是因言獲罪,是冒賑案,貪腐重罪,反腐廳大使周瑛親自前去抓人的,是周瑛查補冒賑案時候發現的利益往來,隨後越查越多。”
  “反腐廳也盯了好久,這剛查出了實證,就直接抄家封門調查去了。”
  朱瞻墡的神情才松懈了下來,他就怕陛下盛怒之下,直接以言降罪,這有違公車上書廣開言路的基本政治構架。
  朱瞻墡樂呵呵的說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這王士嘉搞這處移宮來,怕也是最後的掙紮。”
  “十王府這邊,有沒有宗室參與其中?宗人府事、寧陽侯陳懋沒有拿人嗎?”
  羅炳忠用力的搖了搖頭說道:“移宮事,宗室這邊本就是草木皆兵,殿下回京閉門謝客,宗室這邊沒人敢參與。”
  移宮,其實也有宗室想要搖旗吶喊壹下,畢竟喊兩嗓子,最少也是豪宅良田的報酬,奈何襄王是宗室的壹桿旗,襄王府不動,自然沒人敢動。
  朱瞻墡滿是笑意的說道:“到底還是知道怕的,這就是了。”
  當今陛下,可不是個念親親之誼的主兒,宗室子未有皇命,參與政事,那就是找死。藩王入京,難道就沒有藩禁了不成?
  “翰林院那邊帶走的是誰?”朱瞻墡敲著桌子,興趣盎然的問道。
  羅炳忠想了想說道:“翰林編修劉定之,正統元年會試第壹,殿試探花,而後在翰林院任編修至景泰三年,升司經局洗馬。”
  朱瞻墡思索了許久,最終搖頭說道:“不認識,進士及第當了十七年翰林,這翰林院的板凳怕是被他坐穿了吧,就做了個司經局洗馬?”
  司經局隸屬於詹事府,名義上為輔導東宮太子之機構,其實是翰林院遷轉之階。
  進士及第考進了翰林院做了翰林,作錦繡文章數月到數載,到詹事府遷轉,或者六部任職或外放出京。
  這能在翰林院當十七年翰林,不能說沒有,只能說只此壹例。
  司經局洗馬是個從五品的閑差,並無具體職務。
  十七年爬了個正五品的閑差,朱瞻墡自然不認識這個人。
  羅炳忠思考了下說道:“這人的靠山其實是楊士奇,可是後來因故又惡了楊士奇,兩面不討好,就這麽閑職至今。”
  朱瞻墡了然,明知故問的說道:“清流領袖?”
  “清流領袖。”羅炳忠表示了肯定,他對殿下的總結能力頗為認同。
  朝中清流,在朱瞻墡和羅炳忠看來,太喜清談,不夠腳踏實地,既然做了楊黨,那就不要讓楊士奇厭惡,這兩頭不討好,順風倒的墻頭草。
  朱瞻墡壹語中的,清流領袖,意見簍子。
  十大歷局挨著翰林院、國子監什麽事兒?但是翰林和太學生就是看他們不順眼。
  真的按照大逆不道算,陛下設立的巾幗堂,教女子讀書,豈不是更應該口誅筆伐?可是他們不敢,因為巾幗堂的祭酒是皇後千歲。
  翰林院的清流就是典型的欺負老實人,欺負十大歷局天文生,沒什麽背景和後臺。
  “王士嘉跟劉定之是不是有牽扯?”朱瞻墡忽然開口問道。
  羅炳忠點頭,確信的說道:“就知道瞞不住殿下慧眼,劉定之不願意在翰林院坐板凳,就找到了王士嘉做靠山。”
  “這剛靠上,就倒了。”
  朱瞻墡嗤笑了壹聲,朝中哪有什麽山頭,好好做事,陛下就是最大的靠山,而且還靠得住。
  這劉定之靠王士嘉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朱瞻墡掐著指頭算了算,妖風四起,這其中讓他最擔憂的事兒,就是這個駕步司撲買的傳聞。
  這條消息壓在朱瞻墡的心頭壓了壹天,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洪武年間的十八官廠、永樂之後的江南造船廠、正統年間的官窯撲買,這都是讓朱瞻墡寢食難安之事。
  朱瞻墡玩著手中的扳指問道:“駕步司那邊呢,這是塊肥的流油的大肥肉,沒什麽動靜嗎?”
  “有!”羅炳忠壹臉迷糊的說道:“陛下說,若是有官廠撲買,陛下也要參與撲買,這話壹出,駕步司撲買之事,就立刻煙消雲算,無人提起了。”
  “這是為何?”
  皇莊是皇莊,官廠是官廠,就像是內帑是內帑,國帑是國帑。
  朱瞻墡聽聞也是壹樂,陛下果然是個劍走偏鋒,另辟蹊徑之人,他看著羅炳忠壹臉迷糊,問道:“不明白?”
  “不明白。”羅炳忠不恥下問。
  朱瞻墡思忖片刻問道:“妳說這天底下最有權勢之人是誰?”
  羅炳忠想都不想的說道:“陛下。”
  “妳說這天底下最有錢的人是誰?”朱瞻墡又追問了壹句。
  羅炳忠思考了許久才說道:“陛下?”
  “然也。”朱瞻墡露出了壹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笑著說道:“論權勢,陛下最大,論錢帛,還是陛下最多。”
  “所以,這撲買之事,公產變私產,就不了了之了。”
  公私分明,是論公德的重要成果。
  陛下的內帑是私產,是陛下個人財產,陛下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自大明建立以來,戶部國帑就時常跑去內帑拆借,這慣例到了景泰年間,依舊是沒有變。
  陛下作為皇帝,從來沒算過國帑利息。
  有人想要將公產變私產,那麽作為大明最尊貴且最有錢的人,這天底下還有誰,能從陛下口中搶肥肉?
  “原來如此。”羅炳忠若醍醐灌頂。
  朱瞻墡搖頭晃腦起來,迎回北海英魂是功,查養濟院貪腐案是功,陛下把功勞都讓給了他這個監國。
  移宮案是麻煩、對十大歷局的攻訐是麻煩、撲買駕步司浪潮是麻煩,但是陛下都沒讓這些麻煩留到他監國處理。
  朱瞻墡算是看出來了,只要他不心生妄念,陛下等閑不會拿他的腦袋做文章,這就是讓朱瞻墡心安的地方。
  冬序之下的反攻倒算,在陛下強硬的鎮壓下,終於是安穩了幾分。
  而此時的撒馬爾罕也在過冬,而且是凜冬。
  咨政大夫王復和大石也先已經壹個月沒有見面了,即便是有什麽事兒,也是伯顏帖木兒居中斡旋。
  矛盾已經擺在了桌面上,最近最大的矛盾就是關於南邊的帖木兒汗國蔔撒因之事。
  蔔撒因不承認康國的法統,全靠壹張嘴四處叫囂,整日裏派出使者挑釁也先,但是蔔撒因不傻,他知道此時瓦剌勢強,就只是挑釁,並未有出兵的舉動。
  王復的意思是按兵不動,隨他口吐芬芳,但是也先這個性格忍不了,他要出兵揍蔔撒因壹頓,教訓教訓出言不遜的蔔撒因。
  也先哪裏是想教訓蔔撒因,他想告訴康國上下,他才是大石,他才是王。
  “伯顏,蔔撒因在赫拉特,赫拉特地勢高,本就是易守難攻,三面環山,壹旦我康國大軍被圍困,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王復面色沈重的說道。
  伯顏帖木兒壹臉為難的說道:“誰說不是呢。”
  伯顏帖木兒也不贊成出兵,蔔撒因在赫拉特本就是以逸待勞,再加上地利,這壹仗很難打,死傷者眾不說,也很容易給看熱鬧的奧斯曼王國機會。
  “大明的使團什麽時候能到?”王復閉目許久問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