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tx程志

历史军事

哎……”悠悠一声长叹,说不出的悲伤和无奈。陈应望着水盆里自己的倒影,这是一个比普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九十五章齐王殿下送你五万兵马

盛唐血刃 by tx程志

2019-5-25 20:55

  长安城原邢国公府,现在的郑国公魏征的府邸。狂沙文学网
  随着魏征之子魏叔玉被李秀宁麾下的游侠找到,如今魏征并没有给魏叔玉借机谋一个官职,而魏叔书则喜欢上了位于长安城外的清林里大唐工业大学。
  虽然长安城距离清林里大唐工业大学只有六十余里,然而在这个时代,六十里的路程,就算骑兵慢走,也需要一个时辰。平时魏叔玉就住在大唐工业大学里的校舍内,在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周末双休。
  陈应也入乡随俗,大唐工业大学以及他名下的各地工坊,全部采取一月四体,既初一二、十五六这四天休息。
  轮到旬休,魏叔玉就坐着公交马车,从清林里返回长安郑国公府。
  在驰道上奔跑的四轮马车,甚至比骑马的速度还要快,关键是省钱,六十余里的路途,单程只收六文钱,如果是购买月票。一个月只需要三百文钱。当然,三百文钱对于普通工匠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大唐的畅通车行月票,可不是下月作废。而是三百文钱,可以乘坐三十次往返票。每一欠乘车,用打孔机在车票上打下一个圆孔,算作计费。
  魏叔玉从清林里回家,就看到魏征微微有些醉意,心似乎不错。
  魏叔玉上前问道:“阿爹莫非遇到了什么喜事?”
  魏叔玉也有些疑惑,面对咄咄bī)人上门求亲的吐蕃使团,作为大唐政事堂六大相国之首,排名第一的魏征,旬来几乎看不到喜色。
  魏征点点头道:“陈大将军出兵了……陈大将军就是皇帝的一把刀
  魏叔玉诧异的看向魏征。
  魏征笑着解释道:“这把刀很好用,切金断玉,削铁如泥,武德元年,突厥进犯灵州,,这把刀屠了始毕可汗麾下两万余众;河东叛乱,这把刀又屠了刘武周;然后,洛阳之战,河北之战,河北之乱,以及西域,这把刀所向披靡……现在是吐蕃人了。”
  魏叔玉死死的皱着眉,明显有些不悦。
  虽然魏征是他的父亲,可是他毕竟是大唐工业大学的学生。在工业大学里,陈应履历,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倒背如流。其实魏征不说,他比魏征更熟悉陈应的一切。当然,这都是明面上的。
  魏征道:“这把刀出鞘了,天下要乱了!”
  魏叔玉当即毫不客气的回呛道:“吐蕃人辱我大唐,威胁要入寇大唐,难道就不应该反击吗?哦……阿爹的意思是,陈大将军没有请旨……孩儿虽然不懂兵事,也知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陈大将军无君令擅自出兵,当是有苦衷的!”
  魏征耸耸肩,并不在意魏叔书的恶劣的态度,淡淡的说道:“如今已经开始战争了,缘由……还重要么?”
  不等魏叔玉答话,他便对苦笑道:“太平啊……真的很难!”
  说到这里,魏征转过望着魏叔书道:“大唐其实还没有准备好解决吐蕃问题,朝廷顾不上吐蕃了……高句丽有了异动……多事之秋啊!”
  魏征有些事并没有向魏叔玉说明,毕竟,魏叔玉只是郑国公世子,而非官员,其实,大唐的官员,也不一定可以知道这么高级别的秘密。
  君不密则失其臣,臣不密则失其,这个道理魏征还是非常清楚的。
  颉利可汗在东突厥的最后关键时刻,异想天开的组建一个反唐联盟,号召大唐周边诸国全部齐心协力,举世攻唐。
  只是,由于陈应的出现,打乱了颉利的部署。在颉利还没有完成这个部署的时候,大唐把反唐联盟中中坚力量东突厥给连根拔起了。
  此时的颉利可汗正在长安城里居,每到国宴或重大节的时候,李建成都会让颉利可汗去太极宫跳一段胡旋舞。
  当然,这对颉利可汗而言则是最大的侮辱。
  偏偏,这恰恰印证了大唐对领土没有满足。就在颉利可汗被俘虏,东突厥烟消云散之后,大唐战争机器并没有因而停止。
  陈应率领安西军将士踏上了西征的征途,而大唐则开出专项资金,倾力打造五牙战舰,而且利用江淮擅长水的青壮,组织训练水师部队。就连之前,遣散的萧铣麾下八万水师部队,也在李靖的征召之下,重新返回军营,虽然裁撤老弱后,这原本萧梁国的八万水师,只保留不足三万兵马。
  这些种种意外,无疑印证了当初反唐联盟时,颉利联络诸国的预言:“大唐对于领土是贪婪的,他们恨不得将江河所至,月所照都插上大唐的龙旗!”
  靠近大唐西南最近的吐蕃率先有了动作,当然,这种面带威胁的求亲,其实就是吐蕃对大唐的试探,他们试探大唐的底线哪里。
  位于辽东的小霸王高句丽也坐不住了。
  要说起来,这个高句丽与吐谷浑几乎如出一辙。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庶长子慕容吐谷浑。慕容涉归在世时,分出七百户牧民给慕容吐谷浑,慕容吐谷浑和异母弟慕容两部都放牧马羊。马相互争斗,而慕容的马受伤,慕容非常愤怒,派人对吐谷浑说:“先父把我们分开,你放马为什么不走开,而让它们互相斗伤?”慕容吐谷浑说:“马是畜生,吃草饮水为生,天气息发动,所以马群争斗,怎么能对人发怒呢?彻底分开很容易,现在便离开你一万里。”于是,慕容吐谷浑赶着马群向西而行。
  后来,这一千七百户鲜卑慕容部牧民,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吐谷浑。
  而高句丽也是这样的况,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不过,高句丽命运坎坷,他们一心想称霸,华夏是他们永远迈不过去的坎。
  早在东突厥与唐的的决战时,高句丽王高建武就派出大量细作,潜入大唐,搜索报。当李建成得知李世民的消息,发展大唐水师力量的时候,高建武慌了。
  大唐周边诸国,几乎都是与大唐直接接壤。唯有朝鲜半岛,如果从胶东乘船,最多四天可以抵达平壤。
  而现在,大唐倾力打造五牙战舰,高建武误以为大唐准备打高句丽,当时李建成为了隐瞒李世民的消息,对外宣称,谋攻高句丽。
  高句丽自然不会束手待毙,甚至连外交流程都没有走,直接扩军备战。
  高建武也是一个聪明人。他认为,军事战胜大唐的可能几乎没有。
  但是,也不绝对。
  比如像大业九年那样,高句丽还可以不战而胜。
  ……
  长安城太极宫成宜宫,此时居着一个大名鼎鼎的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原齐王李元吉,现在庶民。
  李建成到底是一个心软的人,哪怕李元吉犯了谋反之罪,李建成也没有杀掉李元吉,以绝后患。
  虽然是贬李元吉为庶民,然而,李元吉依旧享受着亲王俸禄,吃穿用度,也享受着原本的待遇,只是无官无职。
  沿着宫城甬道,穿过下杜门头的佩剑。
  “齐王下,别来无恙啊!”
  寝的横梁上,跳下来一名着黑色劲装武士服的武士,用稍微蹩脚的唐言,缓缓说道:“在下渊苏盖文!”
  李元吉可以肯定,自己绝对不认识什么渊苏盖文。而且渊苏也绝对不是什么鲜卑姓氏。
  李元吉道:“渊苏盖文,你藏头露尾,算什么东西。”
  渊苏盖文轻轻揭下面上的黑巾,望着李元吉手中的佩剑,淡淡的笑道:“齐王下,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就在这时,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齐王府护国统领谢叔方出声道:“齐王下,出了什么事?”
  李元吉迟疑了一下,说道:“没事!”
  对于李元吉的反应,渊苏盖文非常满意,他非常自然的坐在李元吉对面的锦墩上,像在自己家中一样,伸手倒了一杯茶。
  李元吉望着渊苏盖文背后的三把刀,目光沉不定,他的目光落在渊苏盖文的手上,茧子很厚。李元吉自然不怕渊盖苏文,如果让他拿着马槊,李元吉有自信十个回合打得他叫爹。
  关键是,现在他手中没有马槊。李元吉叹了口气道:“有何贵干!”
  渊苏盖文淡淡的笑道:“齐王下,近来可好?”
  “好……”李元吉心中想说:“个!”
  但是,他也不傻。
  虽然不知道渊苏盖文如何进入这戒备森严的成宜宫内,但是,渊苏盖文没有露出自己的来意之前,李元吉有所保留。
  其实,李元吉还真是以小人之心度之君之腹了。
  李建成在解决关中饥馑之忧,大败东突厥之后,扩土数千里,位置已经坐稳了,他连李渊都不忌惮,又岂会忌惮李元吉这个长不大的熊孩子。
  渊苏盖文也露出与他年龄不相附和的成熟,笑道:“齐王下,先自我介绍一下,鄙人高句丽大对卢渊太祚之子,东部褥萨渊苏盖文!”
  李元吉一听高句丽,眼睛露出一丝精光。
  褥萨是高句丽的官职,可以对应大唐的一州总管。当然,高句丽的褥萨所辖的只是一座城,还有若干军镇。军镇相当于大唐的折冲府,最鼎盛时期,高句丽拥有三百多座军镇。人数从五百到一千不等。
  李元吉道:“然后呢……”
  渊苏盖文道:“原本,我们可以随便派出一个人来见齐王下,为了表示我们高句丽的诚意,所以我来了。”
  李元吉点点头。不可否认,作为高句丽的权臣,大对卢之子,渊苏盖文表示的诚意足够。
  不过,李元吉露出了玩味的笑道:“你是武人,我也是武人,不必学那些大头巾,搞那么多的弯弯绕,有什么话直说吧!”
  “爽快,我就知道齐王下是爽快的人!”渊苏盖文道:“我们高句丽有意与齐王做朋友,所以我带着诚意来到了长安!”
  李元吉坐下来,缓缓道:“什么诚意?”
  渊苏盖文压低声音道:“支持齐王下当大唐的皇帝,我们两国永结秦晋之好!”
  李元吉冷笑道:“我们大唐的皇帝,什么时候轮到你们高句丽做主了?”
  渊苏盖文道:“五万人马!”
  “就算十万人马,你们试试能不能攻破安东军的防线?”李元吉脸上的笑容更浓了,道:“李世绩可不是李艺那个废物!”
  渊苏盖文点点头道:“不错,我承认,安东军有些难缠,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送给齐王下五万兵马!”
  权力就像上瘾的毒药,如果说李元吉对于渊苏盖文的话不动心,那绝对是骗人的。
  李元吉知道渊苏盖文所说的只是一个画饼,根本不可能兑现。
  整个高句丽虽然有三百多座军镇,撑死了常备兵力不过十五万人马左右,他们产绝对不可能将三分之一的兵力交在他手上。
  李元吉笑道:“别bī)我杀你,我承认,剑术不是我所长,但是,你想杀我也没有那么容易,要不要赌一赌,咱们谁先死!”
  渊苏盖文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哦,齐王下所言,认为鄙人诓骗下?”
  “难道不是?”李元吉道:“你们高句丽什么时候可以随随便便拿出五万兵马了?调出五兵马,萨水以北恐怕也该抽空了吧!”
  “误会……误会!”渊苏盖文笑道:“齐王下真是误会了,我所说的五万兵马并不是我们高句丽人,而是隋军!”
  大业八年,杨广亲至辽东城南观战,正巧大将军来护儿向杨广禀告,水师四万大军登陆朝鲜半岛。为了与来护儿可以南北夹击,杨广命宇文述、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右御卫将军张瑾、右武侯将军赵孝才、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等率九军共三十万五千人,自怀远镇渡辽水,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绿水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
  不过,在萨水,遇到乙支文德垒坝屯水,被乙支文德水淹九军,时隋军大败,等宇文述率领残部退到辽东城的时候,隋军只剩下两千七百余人马,装备几乎丢光。
  当时,三十万隋军并没有大水一战而全灭。毕竟,三十万大军绵延百里,大同江的水抽干也形不成百里洪峰。只不过,隋军兵败如山倒。除了十数万人被击伤或杀光之外,还有十数万人马被高句丽俘虏。
  当然,高句丽也不是什么好鸟,他们抓到这十数万隋军俘虏,虽然没有直接杀掉,不过却也是百般折磨。
  如今十数年过去了,当初被高句丽俘虏的隋军将士,只剩下五六万人
  渊苏盖文望着李元吉,郑重的道:“五万兵马,五万甲胄和装备,这是我的诚意,你看够吗?”
  李元吉表面上平静,内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
  隋军的装备比唐军丝毫不弱,唯一的区别也就是质量上。如果有五万兵马在手,那就不一样了。
  说不定,他真可以登上那个位置。
第九十六年反松赞干布联盟建立
  第九十六年反松赞干布联盟建立
  大业九年正月,杨广下诏大征兵马,再攻高句丽。
  大业九年四月,杨广亲至辽东,杨广遣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进军平壤,左光禄大夫王仁恭出扶馀道。王仁恭进军至新城,高丽兵数万拒战,王仁恭率精骑一千击破,高丽兵大败而归,高丽婴城固守。
  就在杨广准备扩大战果的时候,后方传来消息。杨玄感据黎阳叛变。
  在这个时候,杨广下令罢战,回师平定杨玄感之乱。虽然成功扑灭了杨玄感之乱,再攻高句丽已经失去时机。也可以说,高句丽在大业九年是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
  乙支文德的诈降以水代兵之计,不可复制,而渊太祚在平壤内,以死士突袭之策,同样也不可以复制。
  眼下,大唐磨刀霍霍,准备对高句丽祭出王霸之刃,高句丽上下束手无策。就在开元三年初,渊苏盖文脑袋灵光一闪,想到高句丽虽然不可以复制第一次与隋朝之战,但是却可以复制第二次与隋朝的胜仗。
  那就是中心开花,颠覆大唐。
  杨玄感之乱,其实是非常失败的中心开花之战,如果当时杨密向杨玄感提出三策:“上策,以主力直取蓟州。将辽东隋军堵在关外,候其粮尽崩溃。中策是,迅速袭占京师长安。号令天下,让隋炀帝退无所据。下策是,就近进攻洛阳。但有可能会顿兵于坚城之下,失去兵机。
  李密三策虽短,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战略内涵。他实际上提出了灭亡隋朝总的战略指导。然而,杨玄感却采取了最下策,进攻洛阳。
  所以,杨玄感失败了。尽管是失败了,可是却让高句丽躲过了一劫。
  渊苏盖文自然没有考虑李元吉失败的后果,只要李元吉在李建成出兵高句丽时,在后方造反,无论成功或者失败。
  高句丽都是胜利者。
  李元吉沉吟道:“想听实话吗?”
  渊苏盖文点点头道:“当然!”
  “没有半分成功的可能性!”李元吉望着渊苏盖文笑道:“你的想法非常好,只是,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虽然你愿意把隋军战俘给我,先不提这个代价如何,关键是,这些隋军战俘在你们手中,恐怕也只剩半条命了,能打得赢关中唐军吗?”
  听到这话,渊苏盖文心中一阵暗喜。至少,李元吉心动了。此行他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当然,站在高句丽的立场上,他希望李元吉可以把事情搞砸,但是却不希望他搞得太砸。最好是可以与李建成两败俱伤。
  当然,这是一个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渊苏盖文笑道:“齐王殿下,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顿了一顿,渊苏盖文道:“在马韩之西有一个大岛,岛上有一个小国叫州胡国,其国人身材矮小,喜欢养猪、养牛,方圆三百里,口约四千。”
  李元吉摆摆手道:“说说你的计划!”
  渊苏盖文笑道:“对于我们大高句丽来说,只需要出动一支偏师,就可以轻易征服州胡国,我们可以分配次把五万余名隋军战俘,连同他们的兵刃、粮秣运输到州胡国岛上面。齐王殿下可以派出心腹,秘密前往州胡国,先期接管这支兵马。”
  李元吉道:“然后呢?”
  渊苏盖文不置可否的道:“然后,就需要齐王殿下履行我们的盟约,只要李建成派兵攻打我们高句丽,我希望齐王殿下可以率领这五万兵马,自芦台登陆,攻取蓟州,以绝李建成的军队粮道!”
  李元吉当然知道这本是李密献给杨玄感的上策。
  高句丽是一个小国,虽然拥有三百五十余万人口,然而与大唐有着绝对数量等级的差距。无论人口,经济、还是军队的装备,都有着巨大的差距。特别是战马方便,大唐官营的马场,拥有不下七十万匹成年壮马,而民间拥有的战马,超过百万匹。
  如果李建成愿意,只需要粮草能跟上,他可以武装超过五十骑兵。在这个时代,骑兵就像后世的坦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五十万骑兵,高句丽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抗。
  高句丽想要追赶上大唐人的脚步,需要的不只是经营,还需要时间。别人可能看不清这点,但身为大对卢之子的渊苏盖文不可能看不清楚。
  对于他们高句丽来说,最好的局面就是,再来一次隋末之乱,七十二路尘烟,三十六路反王。
  高句丽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就算吞并新罗、百济和南方的三韩,双方在经济和军事上差距也没有办法拉近。但是,如果大唐像当初隋朝争一样,天下大乱,辽东和幽州、平州的汉人会逃往高句丽,这些汉人会给高句丽带来农业上的新技术,炼金以及机械加工方便的技术,只要此消彼长,高句丽最终追平与大唐之间的差距,也未尝不可。
  事实上,当初选择李元吉也不是高句丽唯一的选择,如果李元吉不同意,他们还可以采取备选方案,将杜伏威偷出长安城。
  只不过,杜伏威的份量,远远不如李元吉。
  李元吉道:“现在不是大争之世,不是群雄并起,逐鹿天下的时代!”
  渊苏盖文笑道:“只要殿下愿意,大唐随时可以成为这样的传大时代!”
  ……
  门下省政事堂,此时只剩下房玄龄、魏征以及李建成君臣三人。
  房玄龄望着李建成道:“陛下,臣若在此诏书上画可,请陛下答应臣三件事!”
  李建成慌忙道:“玄龄请讲,莫说是三条,三十条我也答应。”
  房玄龄朗声道:“第一:在陛下仿隋制开科取士,延揽天下黎庶中的士子进入朝廷;第二:修治耕筑,免除杂税。”
  李建成边听边不住的点头。
  房玄龄又接着道:“第三:对所有将领手中的军队进行整编和训练,裁汰那些战斗力低下纪律松弛的部队,罢免那些不称职的军官,用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训练出一支精兵来。”
  房玄龄说完了,静默的看着李建成等待结果。
  李建成向着房玄龄深鞠一躬,毫不犹豫的全部答应下来道:“好,全都按照玄龄说的做,朕答应,朕全都答应!”
  魏征接着道:“眼下,只等着陈大将军的捷报何时传来!”
  房玄龄望着魏征笑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玄成就不担心有意外吗?”
  李建成道:“没有意外,陈大将军从来没有让朕失望过,不是吗?”
  在李建成的命令下,长安十二卫大将军,以裁撤的名义,各精减一至二团不等的将士,这些将士名义上去军职还家。
  事实上,却已经分配进入剑南道,进行山地训练。
  ……
  康延居城,一场不期而遇的春雨,淅沥沥的从云缝间倾泄而下,混合着那一汪汪的污血肆意流淌,很多吐蕃伤兵泡在这发红的污血中瑟瑟发抖,痛苦地哀号着,他们坚持不了多久了。
  没有受伤的吐蕃将士也木然站在雨中,雨水裹着血水顺着袖子、裤脚成一条条直线注落地面,那一张张曾经充满杀气的脸如今已经满是迷茫。
  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败,康延居城内的背嵬军将士伤近两千人,而吐蕃大军死伤则超过万人。虽然说,背嵬军的交换比例占据着绝对的上风,然而,刘统却不满意。
  最让吐蕃人感觉无奈的是,所有的伤兵伤口上都发出恶心的臭味,整个伤兵营更是臭气熏天。
  付出了无数这么大的代价,吐蕃人仅仅消耗掉了康延居城的牦牛与战马。
  那帮卑鄙的家伙靠着牦牛与战马,让无数吐蕃勇士含恨而死。
  “真是见鬼!”
  一名吐蕃东普穷阴沉着脸,向松赞干布行礼,然后拿出一枚湿淋淋竹筒双手呈上。
  松赞干布掂量了一下,份量还不轻,莫约一斤余重,正准备扯开竹筒上面的棉布,茹达仁急忙制止住了松赞干布。
  可是,茹达仁还是慢了一步。
  松赞干布还是扯开了棉布条子,他问:“就是这玩意?”
  结果,松赞干布差点被这股臭味熏晕了。
  那名东普穷咬着牙说道:“就是这玩意!那些杂种拿出这玩意往我们中间一扔,它就炸了,一炸一大片!”
  其实,这只是背嵬军的一种原始武器。采取经过提炼的猛火油,混合着粪便,只要点燃了之后,猛烈的火油燃烧爆炸,这种手擂可以在方圆十步之内,形成火海,最关键的是,这是一种非常有味道的武器。
  不光是加剧细菌感染,对于吐蕃人的士气也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数十名部落头人围在一起,对于这个包围中的老鼠,他们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事情是明摆着的,在苏毗国在投靠大唐之后,曾经的手下败将鸟枪换炮,战斗力个突飞猛进。
  苏毗国的败类对于吐蕃人而言,有着巨大的威胁。苏毗国熟悉雪原的一切,又装备着最为精良的武器,如果不趁早将他们除掉,生活在雪原的各部落休想安生,
  为将来计,他们必须穷追猛打,痛打落水狗,打死了不算,还得炖了吃进肚子里才能安心!感觉到危险的各部落积极响应,那些精壮的吐蕃汉子纷纷骑上战马,往康延居这边汇集过来,吐蕃大军的兵力急剧增加。
  苏毗那珍特别心疼的是,她麾下的部曲正在飞速减少。虽然背嵬军损失不足千人,可是苏毗部却阵亡超过两千人,此时苏毗部不过六千余人,损失一半,如此惨重的伤亡让他的心尖都在滴血。苏毗部族名义上还有六千人,其实大多是寡妇老人拉扯着一堆孩子,或者两个老人相依为命,完整的家庭没几个,青壮更是少得可怜,在不影响放牧和保护牧群、部落的前提下,她所能动员的士兵也仅仅三千出头而已,现在一下子折损了将近千人,她死的心都有了。
  如果不时陈应的旗号隐隐可见,她甚至都有投降松赞干布的心思。在苏毗那珍眼中,此时的抵抗已经没有了意义,虽然这座康延居城没有丢失,但是苏毗人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
  其实,心疼的不仅仅是她,松赞干布也心疼。
  只是,陈应铁石心肠窝在五十里外的山谷中不出来,时而不时的威胁吐蕃军队的侧翼,让他手忙脚乱。
  当然,陈应并不是不想解救康延居城,关键是,陈应此时已经不山谷中了,留下的只是陈应的旗号,以及便宜行事的刘仁轨,以及麾下不足三千人马。
  陈应已经率领其他的安西军将士,共有万余人马,以及郭孝恪部抵达了那曲城,原背嵬军的根据地。
  进入雪原,陈应这才发现,他最擅长的钩镰枪骑兵突袭,已经失去了发挥的地方。这里地形狭窄,平原非常少。而且安西军将士多少出现不适的反应,虽然战斗力可以保持,却无法像西域那样,发动集团突击战术。
  看到这个情况,陈应决定改变战术。
  来到那曲城后,陈应派出背嵬军留守部队以及熟悉吐蕃语的信使,联络吐蕃部落的头人。
  “我们现在必须搞清楚吐蕃的态度,如果他们决定站在松赞干布那边,那么我们就先下手为强,先灭掉他们。”陈应说道。
  “他们会站在我们这边吗?”听到陈应的话,马周迟疑了片刻道:“比起松赞干布,我们是外来者。我的建议是,与其给他们组织起来的时间,不如直接消灭他们!”
  马周的想法很简单。
  换位思考,如果他站在吐蕃人的立场,也会选择松赞干布联合,先赶走陈应等这些入侵者,然后再讨论这片土地的归属。这时候去和他们接触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让他们有所准备。最佳的选择就是,趁着松赞干布率领十数万大军围攻康延居的时候,后方空虚,直接把他们后方部落扫平了。
  不过陈应的看法和他正好相反。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块地方独立分散了太久!”陈应看着马周说道:“对于大多数部落头人来说,统一的吐蕃,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头上出现一个统治者,各个部落的头人建立了自己的规则,现在有人重新站出来要索要这片土地的主权,换做是你,你会怎么想?”
  从松散的部落,形成统一的国家,其实非常难困。
  秦始皇把分裂的各国,统一在一起。然而,区区关中六国遗民,他们依旧撬动了大秦帝国的根基。什么秦末暴政,什么苛政猛于虎,什么逾期当斩,其实被出土的云梦简证实,这都是谎言。
  历史的真相是,秦国统一天下,废除封国和世袭制,触犯了六国贵族的利益,他们采取里应外合的方式,把秦国玩残了。
  如今,松赞干布利用铁血把吐蕃各部暂时联合在一起,或许屈服松赞干布的武功,或者是淫威,总之最不满松赞干布的,恰恰是这些利益被侵犯的吐蕃各部头人。
  就在半个月后,那曲城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安多部、杂多部以及曲多部部落的代表。
  事实上,吐蕃的部落比陈应想象的更多。
  短短半个月,抵达那曲的吐蕃部落代表共计一百六十多个,这其中由于距离太远,还没有抵达的部落更多。
  这些代表来到那曲城后,陈应让人给这些代表们准备了大量的美食,以及柔滑的丝绸、茶叶还有精美的瓷器,醇香的白酒。
  陈应也没有与这些吐蕃部落头人或代表多绕弯子,直接让舌人告诉各个部落的代表,如今大唐决定教训这个对大唐不敬、不知天高地厚的松赞干布,如果你们愿意与大唐结盟,你们将享受你们原来的部落特权,向大唐称臣,向大唐缴纳什一税,大唐将开放对于结盟各个部落的盐、丝绸、茶叶、以及粮食的交易。
  如果愿意成为松赞干布的奴隶,把族中的青壮,送到松赞干布手中送死,陈应表示将无话可说。
  马周以为陈应会碰一鼻子灰,可是,让他意外的是,几乎所有的部落,都歃血为盟,建立了反松赞干布联盟。
  陈应兑现承认,与吐蕃各部,展开贸易,吐蕃各部奇缺的盐、布、包括粮食,与吐蕃各部展开交易。
  就在交易的同时,一支由各部青壮组成的反松赞干布军在陈应的武装下,开始向松邦堡进发。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