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侯

大司空

都市生活

李中易背靠假山,瞇起兩眼,漫無邊際地盯著北方的天空,心情異常沮喪。 上輩子,李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44章 秋闈省試

逍遙侯 by 大司空

2019-7-22 13:13

“司徒,妳可曾想過,萬壹南唐李氏被朕所滅,妳們周家將如何自處?”李中易不動聲色的提醒周宗,凡事都要留條後路才好,免得臨時想抱佛腳卻抱不著。
周宗被軟禁的這兩年來,怎麽可能想過南唐被滅的結局呢?
只是,南唐的後主是周家的女婿,大周後又是當今的南唐國母。
退壹萬步說,周宗的小女兒周嘉敏,就算是跟了李中易,頂多也就是個妃位罷了,絕不可能作皇後。
屁股向來決定腦袋,所以,周宗壹直心向著南唐。但是,周宗也壹直想方設法的避免李煜那個好色鬼,接近他的小女兒周嘉敏。
邏輯其實壹點都不復雜,周嘉敏和李中易以前確實定過婚約。若是周嘉敏最終被李煜奪了去,李中易絕不可能甘心帽子變色,勢必會引發漢唐之間的大戰。
到那個時候,吃虧的不僅僅是李煜,還有整個周家、南唐皇後周憲以及周嘉敏。
眾所周知,李家軍在李中易的率領之下,屢屢擊敗過契丹人,並正式收復了燕雲十六州。
如今,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兵少民寡的南唐,絕對不是強漢朝的對手。
南唐,別看控制的地盤不算小,實際上,大多數地盤依然是蠻荒之地,真正的精華地區也就是江都府靠海的那壹側。
與此相反,李中易控制的地區,都是中原腹心之地。不論是河北河東還是江淮之地,不僅人口稠密,而且良田壹望無際。
說句不誇張的話,只要李中易下令總動員,不出壹個月,便可以集結起壹支五十萬人的大軍。
然而,南唐那邊,再怎麽用力征兵,其總兵力也不可能超過二十萬人。
“回皇上,請恕老臣的私心,若是小女能夠封後,我周家壹定全力支持大漢平滅南唐李氏。”周宗覺得機會異常難得,索性豁出去了,把條件當面提了出來。
李中易暗暗壹嘆,周宗果然是老狐貍,他明明知道李中易不可能冊立周嘉敏為皇後,卻偏偏以此為條件,作為投誠的基礎。
如果李中易願意冊立周嘉敏為後,不管是南唐獲勝了,還是李中易最終征服了南唐,他們老周家都將是大贏家。
“周公,汝太過於高看了周家的力量。”李中易緩緩起身,淡淡的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唯有二者兼得,方不負朕之赫赫威名!”
周宗是個明白人,他壹聽李中易的話,臉色立時煞白壹片,連李中易何時走的,都不知道!
從館驛裏出來,李中易瞅見李延清就站在門邊,便走過去笑著問他:“妳的鼻子倒是挺靈的?”
李延清涎著臉說:“臣下最重要的職責,便是保護皇上您的安全。”
李中易不由微微壹笑,淡淡的說:“說吧,又出了什麽事,需要勞動警政寺卿親自等朕?”
李延清彎腰湊到李中易的耳旁,小聲說:“周宗最近壹直在密謀出逃,臣下原本是想壹網打盡,可是,您……就怕已經打草驚了蛇。”
“哼哼,出逃?他能夠逃到哪裏去?”李中易冷冷壹笑,周宗也不是笨蛋,他當然知道,強漢朝發兵討伐南唐,不過是遲早的事罷了。
“把他看牢了,朕要讓他親眼目睹,魚和熊掌壹起歸於朕的佳話!”李中易說的話,李延清史無前例的沒有聽懂。
不過,李延清聽不懂這就對了,李中易也不希望他聽懂了。
很快,就到了秋闈的時候,各地的學子通過了縣試和州試之後,紛紛進京準備參加省試。
本次禮部省試進士科的主考官,經過內閣集體商議,由李中易欽點孫從文出任。
孫從文是現任翰林學士院的掌院學士,也是整個強漢朝有名的大儒,由他來出任主考官,恰如其分。
至於十幾位同考官們,也大多是翰林學士院的侍讀或侍講學士。
點下考官名單的當天,主考官和十幾位同考官,便被鎖進了宮裏的文德殿。
文德殿的大門,由李中易的親牙營、近衛軍以及九門提督衙門的官兵,共同負責宿衛,目的只有壹個:避免內外交通的泄密。
李中易雖然不重視進士科的考試,可是,舞弊卻是絕難容忍的犯罪。
至於明法、明經、明算的雜科主考官,內閣的相公們都以為只是走走過場罷了,沒誰重視。
李中易要的就是大家都不重視,他幹脆就沒和內閣的相公們商量,直接命都察院左都禦史王大虎出任。
“二兄,此次雜科的省試,是我登基後的第壹次選拔人才,無論怎麽強調,都是不過分的。”李中易把王大虎叫到垂拱殿的後閣,叫康澤上了壹桌頭等席面,兄弟兩人邊喝邊聊。
王大虎抹了把嘴角的酒漬,笑道:“三弟,就算妳不叮囑我,我知道輕重的。雜科的試卷,每壹份我都會命人謄抄下來,拿給妳看的。”
李中易點頭笑道:“他們都只重視進士科,這就給了我選真人才的機會。”
王大虎咧嘴壹笑,說:“如果不是雜科,而是進士科,我這種大老粗,怎麽可能作主考官呢?那文臣們豈不是要鬧翻天麽?”
兄弟倆相視壹笑,並壹齊舉杯,重重的碰在了壹起。
說白了,李中易讓出了進士科的主考權,換得了王大虎主持雜科的機會。
反正,從內閣的相公們,壹直到各級文臣,都非常不重視雜科的選官考試。
這主要是,雜科選出來的官員,不可能進入翰林學士院裏學習,而前朝壹直執行的是,不入翰林學士院者,不得為相的潛規則。
李中易重視雜科,這是因為,雜科的科目對於治理整個國家而言,頗有些專業性的成分在裏邊。
比如說,明法和明算,明法之人,正好選入各地的大理寺系統當法官。明算之人,正好適任各級衙門的同知、主簿等需要計算的崗位。
更重要的是,三司使黃景勝壹直抱怨,他手底下會做官的人太多了,會算數的人才,卻是屈指可數。
基本上,除了進士科只鉆研四書五經之外,雜科的每壹項都對應的是,各級衙門裏邊異常稀缺的人才。
以前,李中易還不敢確定,如今他卻敢斷言,只考四書五經裏的內容,恰好成了阻斷攀登科技樹的最大障礙之壹。
奇巧淫技,代表了中了進士做官的人,對技術的徹底蔑視態度。
歸根到底,李中易要想提前開啟工業革命的科技之花,勢必要選拔更多的雜科人才入朝為官。
“為了顯示考試的公平性,這頓酒過後,二兄妳也要被鎖進院內了。”李中易高舉酒杯,表達出極大的歉意。
王大虎擺了擺手,說:“三弟妳太過於客氣了,為朝廷選拔人才,本是應盡責。”
李中易和王大虎的酒量都很棒,兩人推杯換盞,壹來二去,不知不覺間,便喝幹了壹壇狀元紅。
王大虎已經喝多了,卻大著舌頭,還想要酒,李中易只得命人將他擡了出去。
隨著正式考試的壹天天臨近,整個開封城裏的客棧房間,變得日益緊俏。
每天都有大批的舉子進京,這些進京的舉子,有些人的家境不錯,隨行還帶有書僮或是侍婢。
當然了,更多的舉子,家境比較差,根本住不起客棧,那就只能八仙過海,各想辦法住宿了。
開封城的近郊,頗多道觀和寺廟。很多家境壹般或很差的舉子,將這些道觀或寺廟,擠得滿滿當當的。
壹般的情況下,道觀和寺廟都不想得罪了這些窮舉子。畢竟,別看他們今天窮,也許明天就中了進士做了官。
這年頭,寧可得罪壹個草民,也沒誰樂意得罪壹名官員。尤其是,有可能進入翰林學士院的官員,更是得罪不起的。
李中易雖然不重視進士科,但是,不可能只照顧雜科的窮學生。所以,他幹脆大筆壹揮,在軍營裏單獨劃出壹片地方來,作為進京趕考的窮舉子們的臨時住所,還提供免費的吃食。
富裕的舉子,可能對此沒啥感覺,可是,窮舉子卻是感恩戴德,齊聲頌聖。
俗話說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
古有雲,居京師,大不易!
開封城裏的人口眾多,商業繁榮,這也就意味著,物價很高,房租很不便宜!
很多窮舉子,本是欠了壹屁股債,指望著進京趕考,中進士,做了官,才好還清欠債。
劃出軍營的壹部分,專門負責接待進京趕考的舉子,李中易的這個措施,可謂是有史以來破天荒的第壹次。
當然了,推動李中易作出這個決定,其實是劉金山。
劉金山自幼家貧,讀書的時候又請不起名師,連續參加了三次省試之後,直到第四次省試,才中了進士,做了個小官。
然而,由於官卑職小,又沒有多少油水可撈,劉金山直到十年前,才勉強還清了家鄉的舊債。
由己及人,劉金山便去找了李中易,詳細的剖析了趕考的巨大開銷,這才促成了李中易的重大改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