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返回倫敦城(四更)
帶著工業革命系統回明朝 by 大漢校尉
2019-5-22 18:37
自從李大娘來到了京城李晉德的宅子以後,李晉德頓時淪為家庭中地位最低的人,而這位本來應該當嚴厲婆婆的李大娘卻袒護薩琳娜,不僅是因為薩琳娜有了李家之後,而且薩琳娜在會了壹些漢語以後也在設法討好李大娘這位婆婆。
“妳說親家公在壹個叫做倫敦城的城池,那裏距離我們京城有多遠?”李大娘問起薩琳娜那邊的事情。
“不列顛距離這裏有好幾萬裏,乘坐帆船也要幾個月的時間。”薩琳娜解釋道。
“坐帆船都要幾個月才能回壹趟娘家?那可不容易啊,以後就留在我們家裏,要是有人欺負妳了,盡管和大娘我說。大娘我沒有別的優點,唯壹的優點就是特別護短!”李大娘在飯桌上說道。
“相公他明年就要帶領船隊前去倫敦城,本來我計劃與他同去,順便見我的父母。但是現在我有了身孕,不知道能不能趕在他發出前將孩兒生下。而且就算是生下了孩兒,我也不能撒手不管便留離開。”薩琳娜說道。
在返回倫敦壹趟和留下來照看將要誕生的孩兒之間,她選擇了留下來。
“帶領船隊前往西洋?”李大娘看向了李晉德,質問道,“妳還有什麽事情瞞著老娘不成?”
“這件事可真不是孩兒有所隱瞞,也不是孩兒再次起了冒險前去西洋的念頭,而是軍主大人的安排……”
李晉德向自己的娘親詳細說明了關於西方公司的來龍去脈以及自己投資了三萬兩白銀的事情,這才讓李大娘釋然。
“原來是要幫軍主大人做事,這自然是壹件好事。不過妳才成婚不久,明年就要拋下妻兒前往西洋,也未免太苦了這位貴族小姐。”李大娘說道。
“大禹治水時候還三過家門而不入,我只是去西洋待個兩三年便回來,又不是永遠待在那裏不回來了。”李晉德說道。
“兩三年還不久啊,妳和大禹哪能比。”李大娘翻了個白眼,“我想到妳要出海,就想起了妳死去的父親,當時他就是在大海上遇害的,真怕萬壹妳也出現壹個好歹……呸,沒有萬壹,就當我沒有說過。”
“娘妳想多了,前往西洋的海上航路經過兩百年的探索已經頗為成熟,我們這次還是壹個龐大的船隊,無懼海盜和壹些荒島上的野人,根本就不會出事。”李晉德不在意地說道。
他曾經成功來往華夏和西洋,再加上九州軍會派出戰船護送西方公司的商船、在不列顛的港口停泊,基本上不用擔心遭到海盜的攻擊成為他們的俘虜。
“永遠不要小看大海,大海是很危險的地方!如果妳不是要幫軍主大人做事情,我看不如就不要當海商了,用三萬兩白銀盤下十幾家店面,足夠我們壹家人壹輩子衣食無憂。我們家本來就是貧民,沒有富貴人家那些臭毛病,這些年賺的錢就夠花了,何須冒險去賺更多的錢。”李大娘說道。
“大丈夫豈能滿足於眼前的安定?如果人壹輩子不做出壹番事業,豈不是這壹生都碌碌無為了麽?”李晉德對於母親的期望有些不贊同,更希望闖下壹番真正的事業。
“這天下間的錢是賺不完的……”李大娘則反對李晉德這個家裏唯壹的男丁冒險。
薩琳娜見到李晉德和自己的母親爭執不下,於是夾菜放在李大娘的碗筷中“娘,妳吃菜。”
“妳也是個苦命的娃,嫁到了我們這邊沒有多久,我這傻兒子就偏要到妳們那邊做生意,萬壹有個三長兩短,妳便是下壹個我了。”李大娘搖頭道。
“我贊同相公的想法,我想壹個人應當有自己的追求。”薩琳娜說道,“我在這壹段時間想要完成在科學院的學業,這裏有很多我想要知道的知識。”
“真是說不過妳們年輕人,可能老娘我真的老了,妳們愛怎麽做便怎麽做吧。”李大娘知道自己的兒子有些固執,不好繼續反對。
“聽說親家公與妳壹同前來我們東方,不久前又返回倫敦城,不知道他現在是否已經平安返回了。”李大娘說道。
“仔細算算時間應該是到了。”薩琳娜算了壹下格林維爾爵士離開的日期,此時應該回到了不列顛。
不列顛的倫敦城,泰晤士河河面,皇太子號風帆戰列艦帶著三艘出使東方的武裝商船順利返航。其間他們也遭遇過海盜,但是海盜被皇太子風帆戰列艦所震懾,不想要花費巨大的代價攻擊這壹支船隊。
格林維爾爵士從比東印度更加遙遠的東方成功返航的消息在不列顛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不是不列顛壹次與華夏接觸,但絕對是最重要的壹個裏程碑!
查理壹世的心腹斯特拉福伯爵帶著忠於皇室的壹批樞密院官員親自來到倫敦城碼頭迎接他們。
“格林維爾爵士,歡迎返回我們倫敦城!”斯特拉福伯爵拄著手杖對下船的格林維爾爵士說道。
“此去東方,恍如隔夢,能夠順利返航真是太好了。”格林維爾爵士說道。
“最遙遠東方的華夏實力如何?他們是否有和我們不列顛合作的資格?”斯特拉福伯爵更加關心雙方合作這件事情。
“他們的勢力深不可測,擁有著許多我們都不知道的東方‘神秘力量’,遠遠比各國傳教士描繪的還要強大。不是他們有沒有和我們合作的資格,而是他們要思考有沒有必要和我們進行合作,畢竟他們太強大了,許多事情都可以親力親為。
“哦?最遙遠的華夏有這麽強大嗎?”斯特拉福伯爵有些驚異於格林維爾爵士對華夏的評價。
“非常強大啊,等下我會向妳描述我在當地的見聞。還有那裏當地的大廚擅長烹飪各種我們未曾見過的菜式,十分美味,比起高傲的法蘭西人還要擅長料理,調味料也是極佳。”格林維爾爵士待在華夏的時間不長,不過對於新接觸到的事物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