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工業革命系統回明朝

大漢校尉

歷史軍事

天啟六年(1626)八月,蒼莽的遼東大地上空,帝星隕落。與此同時,壹個來自異時空的穿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四十章

帶著工業革命系統回明朝 by 大漢校尉

2019-5-22 18:36

?大同總兵的決定
  復遼軍漫山遍野搜捕李自成的時候,大同總兵王樸不安地在自己的庭院裏等待消息。
  最近的局勢變幻多端,讓膽小的王樸心驚膽戰。前方每傳來壹個消息,就要嚇壹大跳。
  “總兵大人,大事不妙!復遼軍已經破關而入,攻占了宣府鎮!居庸關也宣布向復遼軍投降!”壹個參將走入庭院,壹開口就是壹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看來大順軍是真的要覆滅了。這個短命的大順軍,這可要我怎麽辦?我們投降大順軍比宣府鎮、居庸關要早,現在卻被他們給搶先了。如果復遼軍追究起來,我這個大同總兵就要到頭了。”王樸憂慮地說道。
  宣府失守,加上京城和山海關傳來的消息,王樸對天下大勢已有判斷。
  “大人妳還想著大同總兵呢?還是小心妳我這條小命的好。”參將說道,“大同關外已經出現了蒙古騎兵的蹤影。這些蒙古騎兵疑是投靠了復遼軍的察哈爾騎兵。他們在征戰漠北之役中是復遼軍的急先鋒,現在出現在關外,那肯定就是窺視我們大同府!”
  “妳是說察哈爾騎兵?來得好啊,來的好啊!”王樸突然拍手叫好。
  “蒙古騎兵即將破關而入,大人為何反而叫好?”參將不解地問道。
  “本官正愁如何與復遼軍接觸,現在察哈爾騎兵來到關外正好。我們向他們投降,那就相當於向復遼軍投降。復遼軍如果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大同府,應該會給我們記上壹功的。”王樸說道。
  “我們不象征性地抵抗壹下?”參將問道。
  “象征性抵抗給誰看?如果朝廷在的話,還有這個必要,不要現在朝廷沒有了,完全沒有必要了,徒勞犧牲將士的性命。”王樸說道,“快,令人準備筆墨紙硯,本官要親手寫壹封降書,送去察哈爾部落。”
  察哈爾部落原來是黃金家族直系的林丹汗的直隸部落,人數眾多,而且在草原很有影響力,楚雲單獨在察哈爾部落成立了察哈爾騎兵旅,曾經參與征伐漠北三大部的戰役。這次楚雲給他們的命令是攻占大同府,並向代州、太原府方向運動。
  察哈爾騎兵剛剛在大同府的北長城段集結,王樸的降表就到達了。這讓察哈爾騎兵壹陣郁悶。
  馬刀因為要發生戰鬥而磨利,此時對方不戰而降,讓戰意昂然的察哈爾騎兵像是壹拳打到了棉花上。
  “不如我們假裝沒有收到王樸的降表,先殺入關內與明軍戰鬥壹番?”甚至有察哈爾騎兵旅的軍官是這樣想的。
  “不行,歸化城的遼南騎兵旅在看著,而且這樣做明顯是違抗了軍令,讓軍主知道,不只是我們察哈爾騎兵旅,而且我們察哈爾部落的名聲都要搞臭了。”
  “軍部之前已經安排,如若大同總兵投降,則入城接管其部,並分兵前去控制雁門關,等待軍部進壹步的命令。”有察哈爾部落的軍官說道。
  “我只是說個氣話而已。如果真要作戰,難免會犧牲我們察哈爾部落勇士寶貴的性命。能夠安然無恙拿下大同府總的來說是壹件好事情。”之前那個想要假裝沒看到降表的察哈爾軍官說道。
  隨後察哈爾騎兵旅愉快地接受了大同總兵王樸的投降。大同北部關隘開放,察哈爾騎兵毫發無損就占領了這座邊關重鎮。
  大同總兵王樸見京畿、河北、山西等地除了復遼軍和殘余的部分大順軍以外,就剩他自己這壹部分兵力還算是獨立,知道大勢已去,於是連大同城都打開,迎接復遼軍。
  “唉,沒想到我王樸才成為總兵不久,屁股都沒坐熱,仕途就戛然而止了。”王樸大致也清楚自己的反復無常,在復遼軍以後肯定難以得到重任。
  於是他將官腦、官服整整齊齊地放在桌上,換上布衣,打算自行罷官歸隱。
  “總兵大人您這是何苦?以您的身份地位投降復遼軍,就算以後的職位做不到總兵,起碼也不會太低啊!”王樸的幕僚們見他要罷官,都來勸阻。
  “兩次不戰投降,我鎮守大同府,可是沒有盡到壹點職責,還有什麽臉面面對百姓,面對同僚。罷了罷了。”王樸帶著家奴走出總兵府邸。
  在王樸的府邸外面,聚集了壹批大同府的百姓,他們壹見王樸出來,就向王樸跪拜叩頭。
  “這……妳們這是何故?”王樸嚇了壹跳。
  壹個小民說道:“總兵大人保境安民,使得我們大同府分毫無損,請不要罷官!”
  王樸哭笑不得。他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怯弱,反而使得大同府在這次動亂中反而落得了壹個好下場。
  仔細數起來,太原府、代州、寧武關、宣府鎮被李自成血洗,河北天雄軍全軍覆沒,也被南路軍糟蹋,十室九空。但是大同府因為王樸投降李自成以後也沒有讓李自成進城。現在王樸不交戰就投降復遼軍,使得大同鎮始終沒有爆發戰鬥,這批小民也因此茍活了下來。
  “各位鄉親父老,我王樸貴為大同總兵,保境安民是我的職責。可是我沒有能力驅逐進入大同府境內的敵人,那就是我失職。”王樸說道。
  “我們這些市井小民只知道誰能讓我們活下來就是對我們好,誰讓我們有飯吃誰就是青天大老爺!”有人嚷嚷道。
  “宣府和太原府白骨累累,我們大同府卻除了城外壹些農田被糟蹋以外,不曾死去多少人,那都是因為總兵大人的功勞啊!”
  這回可解釋不清了。王樸羞愧萬分。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但是間接帶來的好處卻讓老百姓歌功頌德。
  “總兵大人您先別急著罷官,我們先當壹天和尚敲壹天鐘,能護住大同鎮內的百姓壹點是壹點。”幕僚勸說道。
  “唉,我王樸是沒有古之大將那班有玉石俱焚的勇氣,不過如果能夠庇護壹方百姓還是心甘情願的。也罷,我就先厚著臉皮留下來等待復遼軍的審判吧。”王樸說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