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壹章 樂舞團的火藥味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2:59
在蘇暖和余瀟瀟見面,又是壹陣姐妹情深之後。
王成偉為首的隴右士子,也風塵仆仆的抵達了長安城。
因為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原本準備在鳳翔府舉辦的科舉考試,幹脆就弄回長安舉辦。
反正考生們也等待了那麽久了,也不著急這麽壹兩個月。
而且這壹次科舉是朝廷再開科取士的第壹次考試,經過安祿山之亂的清洗,朝堂上空缺的職位很多,朝野上下都十分關註這壹次的考試。
在大唐參加科舉之後並不是立刻就能授官的。
參加科舉考中了進士,只是代表了妳擁有了做官的資格,等於是後世律師資格證這種從業資格。
還需要等到有合適的職位空缺出來,通過吏部的闕選才能正式當官。
在開元年間就因為官員太多,曾經有過壹屆秋闈的進士都沒有授官的離奇記錄。
甚至在上皇年間還有過進士沒有等到授官就去世了的慘劇。
但是現在六部和各卿寺臺閣的缺額很多,不少部門都只有寥寥幾個官員,這壹次的科舉只要能通過,就壹定會被授予官職。
這壹次的秋闈火藥味也更濃烈了起來。
既然在長安舉行科舉,那麽雲集在鳳翔府的舉子們,就要提前趕往長安,適應長安的環境。
而科舉考試是為大唐開科取士,壹系列典禮儀式都需要皇帝親自參加,所以科舉考試肯定要等回鑾長安以後了。
王成偉等十七名隴右的舉子,也和郭平等商人玩家匯合,準備在長安建設壹處“分基地”。
郭平選擇的落腳點是安邑坊,這是靠近東市的壹個坊,距離長安城北城也不遠,算是在長安比較核心的地區。
用現在的京城比喻,安邑坊大概就是三環外四環內的位置上。
長安自北向南,越是靠近皇城越是重要。
之所以看中安邑坊,是因為這裏曾經是西域胡商聚集的地方。
不少大的胡商,都會在安邑坊購買豪宅,也是方便在東市做生意。
安邑坊曾經也是酒樓青樓林立,街頭巷尾繁華無比的坊市。
但是在安祿山攻入長安之後,這些懷璧有罪的胡商也成了重點屠戮和劫掠的目標。
安邑坊不少宅子的主人都已經被安祿山和手下士兵搶劫屠戮幹凈,就算是僥幸活下來的,也變成了驚弓之鳥。
郭平直接出面,找了幾處地契完成產權明晰的房產,找到了房產的持有者,從他們手中購買這些房產。
這些宅子的主人不少都是西域的胡商,他們早就有返回隴右的想法了,聽到郭平是建寧王麾下的皇商,自然是迫不及待的將房產出售給了郭平。
不過郭平也帶來了充足的金錢,豪氣的買下七座相鄰的大宅,作為路燈掛件協會在長安的分基地。
余瀟瀟和蘇暖也合力買下了壹家前後三進院子的琵琶行,就靠近郭平買下的大宅邊上。
七座大宅臨街的壹座,原本是壹棟三層的酒樓。
郭平幹脆和另外壹座大宅打通,改成了前面酒樓後面住宿的“隴右會館”。
最氣派的壹座大宅掛上了“隴右商會”的牌子,以後凡是來長安經商的路燈掛件協會的會員,都能在隴右商會免費住宿歇腳。
郭平喊來工匠,將這些宅子修葺了壹下,除了酒樓還要等隴右的廚子過來開夥,其他的房屋都已經修整完畢了。
以後隴右都督府留後院,就會入駐剩余的房屋,從此安邑坊就是玩家在長安的據點了。
王成偉等十七名士子也入住了隴右會館,果然比起鳳翔府來說,長安是氣派豪華多了。
“放這邊,對對對,就是這邊!”蘇暖指揮著工匠,將最後壹柄琵琶吊上了影壁。
影壁就是正對大門的墻壁,古人風水學上認為大路上有煞氣,影壁是用來擋住煞氣的。
不過蘇暖則在現實中請了壹位設計師,將琵琶行的大門和影壁改成了招牌。
十二把造型各異的琵琶被掛在了影壁上,透過精心雕琢的鏤空木門,就能看到這面“琵琶墻”。
周圍的商戶和百姓每次經過琵琶行的時候,都會期待這家讓人耳目壹新的琵琶行什麽時候能開張。
琵琶行不僅僅是出售琵琶的商行,而是培養琵琶手的培訓機構,同時兼具琵琶手表演的舞臺。
用現代的話說,這裏是集琴行、樂器培訓和劇場演出為壹體的音樂機構。
琵琶行和提供那種服務的青樓不同,這些琵琶女往往賣藝不賣身。
壹旦某個達官貴人家裏需要樂隊演出,琵琶行就會登門獻上演奏。
如果時候普通的百姓,琵琶行內也有茶水出售,可以進去壹邊喝茶壹邊聽琵琶女彈奏。
在安史之亂的大唐長安城,幾乎每壹個坊內都有幾家這樣的琵琶行。
不過在偽燕占領長安之後,整個長安城都少了絲竹聲,安邑坊的琵琶行早就已經倒閉,很多琵琶女都改行做了其他事情。
如今長安城終於要光復了,安邑坊殘存的百姓們,看著正在裝修的琵琶行,都滿懷期待之情。
雖然日子還是很艱難,但是如果能重新聽到歡快的舞曲,也許能讓人回憶起之前那個盛世長安。
除了大門,內部也在緊鑼密鼓的裝修之中。
蘇暖看著木工搭起壹個戲臺,在整個琵琶行內的天井都被改成了壹個露天戲臺子,為了防止雨天無法演出,壹個可以撐起來的活動雨棚也在巧匠的手上制作完畢。
蘇暖站在戲臺上,看著下方的新打造的桌椅板凳。
這雖然是個小型劇場,但是也可以容納二百人。
蘇暖還用隴右帶來的玻璃鏡子,制造了幾盞聚光燈,可以將燭火的光芒聚集到舞臺上。
不過這些都只是劇場的小設計,對於蘇暖和余瀟瀟來說,壹場演出最重要的是什麽?
當然還是演出的演員了。
等到木工們到了下工的時間,蘇暖親自將他們送出門口,余瀟瀟終於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來了。
兩人進門之後,蘇暖就焦急的問道:“怎麽樣了?請來了嗎?”
余瀟瀟嘆息壹聲說道:“那位周娘子不願意繼續做琵琶手了。”
蘇暖嘆息壹聲說道:“沒想到這幾個知名的琵琶手,竟然都不願意繼續演出了。”
余瀟瀟說道:“這也正常,從長安淪陷到現在也已經兩年多了,她們都已經不彈琵琶兩年了。”
“這周娘子也已經嫁人了,我看她那丈夫也是個勤勤懇懇的好人,也不會讓老婆再去拋頭露面當什麽琵琶手。”
蘇暖沈默了壹下。
雖然琵琶行的琵琶手和青樓裏的不壹樣,但是常年流連於聲色場所,又要登臺演出,這行業的口碑其實也不怎麽樣。
特別是那些年輕美貌的琵琶手,也經常有受不了金錢權利誘惑,做了達官貴人妾室的事情發生。
余瀟瀟從街坊口中打聽到安邑坊幾個知名的琵琶手,竟然壹個都挖不到。
蘇暖說道:“那只能等延光公主的樂舞團回長安了。”
商博給延光公主出的點子,讓她編舞曲壹首來迎接皇帝回鑾長安。
商博向延光公主推薦了蘇暖和余瀟瀟,說她們是當世樂舞大家。
於是延光公主大方的將自己三十人樂手,五十人舞者的樂舞團送到了長安,交給蘇暖來排練。
算算日子,過幾天這支樂舞團就要抵達長安了。
余瀟瀟說道:“就先用延光公主的這支舞團來排練,只要打出名號,我們再去挖人就好辦多了”
蘇暖也點頭說道:“這麽說也只能如此了,等到樂舞團到了,就給她們排練壹支舞曲試試,如果能打響名氣就好了。”
等到了琵琶行快要裝修完畢的時候,延光公主的樂舞團終於也抵達了長安城。
除了樂舞團,延光公主身邊的宦官姜桂也帶著壹些家仆抵達了長安城。
如今長安已經光復,他們是先回到公主府維修清掃的,等到延光公主和皇帝壹起回鑾長安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住進公主府了。
見到蘇暖和余瀟瀟的時候,就連姜桂這個閹人都眼前壹亮。
他連忙說道:“見過兩位大家!”
蘇暖和余瀟瀟則打量後面的馬車,聽說延光公主府上的樂舞團是鳳翔府第壹的樂舞團,蘇暖和余瀟瀟也好奇她們的水平。
“見過姜府令,請各位娘子們暫時住在我們的琵琶行吧。”余瀟瀟也是見過世面的,直接對著姜桂說道。
“這位就是公孫大娘的傳人吧?”看到余瀟瀟壹襲紅衣,腰間還佩戴著壹把短劍,英武不凡,姜桂就想到了劍舞聞名當世的公孫大娘。
余瀟瀟點點頭,姜桂又對蘇暖說道:“這位娘子就是李龜年的傳人吧?”
這句話說完,後面的馬車裏傳來喧嘩聲。
原本這些舞者和樂手都是不服氣的,自己在鳳翔府也是被各位達官貴人誇贊的人,怎麽就被送到長安給兩個年輕的小娘子培訓?
舞團的領舞名叫程姬,按道理她也應該下車和蘇暖余瀟瀟見面,但是她卻躲在車上,就是表示自己的不滿。
可聽說這兩人壹個是公孫大娘的傳人,壹個是李龜年的傳人,程姬掀開簾子跳下馬車。
只看到她也是壹身幹練的裙裝,她看著余瀟瀟和蘇暖說道:“兩位說是公孫大娘和李龜年的傳人,可否表演壹下,讓妾身開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