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國舅

宇醜

歷史軍事

馬度的夢想是是做壹名人民教師,無關乎高尚的節操,只為了每年都有寒暑假,而且是沒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2章 疼嗎?

大明好國舅 by 宇醜

2019-5-19 20:48

  三千兩銀子就讓老頭掉了壹顆牙,馬度以後要是掙上萬貫家財,老頭滿嘴的牙還不得掉光了,以後有銀子還真不能隨隨便便的就往家裏拿。
  馬度帶上張劉二人出了門,晃晃悠悠的往東走,目標就是小鱉讀書的方山腳下,不是很遠,穿過官道走了不過壹裏路,就看見壹片農莊。
  這裏就是老泥鰍花錢買來的五百多畝地了,因為雖然緊靠著秦淮河,但同時也靠著方山,地勢稍高,就算是挖渠引水也不好澆灌,所以這邊的都是旱地。
  在田莊的邊上有壹個小村子,不是馬度預想中的青瓦白墻的江南水鄉建築,同樣的是土坯墻、茅草屋,而且已經十分破舊,似乎有幾十年了。
  村口兩個婦人捧著籮筐,壹邊說話壹邊從細碎的豆殼挑選出壹顆黃豆,放進壹旁的瓷碗裏面,黃豆敲打在碗壁上叮當作響。
  衣衫襤褸的漢子,拎著木桶扔進井裏,晃蕩幾下繩子,搖著軲轆就提出壹桶水來,用扁擔勾住挑在肩上就晃晃悠悠的往家裏走。
  還有幾個婦人在井口邊上洗衣裳,手裏的拿著壹個光滑的木棒,使勁的敲打這青石板上的衣裳,力氣很大,生怕那衣裳爛的還不夠徹底。
  這些村民見著了馬度壹行人似乎見怪不怪,還有個在自家門口和泥修墻的的老頭熱情的指路,“小官人要想進方山遊玩,可以走北面的那壹條大路,咱們這邊是小路,也就是讓鄉親們上山砍個柴用的。路難走,好迷路不說,還容易會摔下來。”
  老劉回道:“俺們不是上山遊玩的,這邊不是有壹個學堂嗎?俺們過來瞧瞧。”
  “學堂呀,沿著路往裏面走,過了村子再過半裏路就到了,就在破廟的裏面。”老漢看了看馬度,便問道:“這位小官人也是來這裏求學的!”
  老劉道:“不是,就是隨便過來看看,麻煩老丈給帶個路。”說著還塞兩個銅錢給老漢。
  “俺姓崔,叫俺壹聲崔老漢就成。”老漢高興的連泥巴都不和了,穿過村子又走了半裏路,果真就見壹座背山面南的壹座小廟,應該是山神廟,真的很破,不過周圍的景色卻是不錯。
  有高聳的大樹,光滑的巨石,大片的草坪,潺潺山泉,還有壹大片的野櫻花樹,雖然現在是初冬萬物已經開始蕭瑟,但是馬度完全可以想象的到春天的時候是怎樣的美景。
  馬度壹拍腦袋,在後世這個位置應該是方山地質公園的範圍內呀,自己怎麽就沒有想起來呢
  崔老漢顯然誤會了馬度的想法,他嘆著氣道:“俺也覺得可惜哩,這麽壹大塊地,可草下面都是沙石種不了莊稼。”
  “種不了莊稼沒有關系,還能做別的。”馬度大步的走向那座小破廟。
  廟門大開,遠遠就能看見正中的那個殘破的山神雕像,在雕像的下面立著壹個三十許的黑瘦男子,穿著壹身破舊的儒袍,搖頭晃腦的在背書。
  大概有二十多個小孩子席地而坐,呆著腦袋聽那位先生背書,沒有桌椅板凳,就是連書都沒有。先生背壹句,下面小孩子就搖頭晃腦的跟著背壹句。
  背得是《千字文》開頭的壹段,朱小三就在學這個,所以馬度記得。
  崔老漢指了指,“那位就是袁先生了,村裏就數他最有學問,袁先生學問好,人品也好,村裏誰要寫個書信什麽的都找他,從來都不見他不耐煩,雖是外來的但是大家都很尊敬他。”
  那位袁先生面對著廟門,當然看得見馬度幾人,也不出來招呼,繼續的搖頭晃腦的教小孩子背書,小孩子似乎也很投入,馬度也不打斷,就站在門外看著。
  這位袁先生背了幾遍之後,就開始叫小孩子起來背書。小孩子要是背的錯了或者卡殼了,立刻就會挨上壹戒尺,他提示幾個字之後,就讓下孩子接著背。
  不過只有兩百個字而已,這麽背下來怕是就要挨上十幾下。崔老漢嘿嘿的笑著,“那是俺孫子,打得好!”
  很快就輪到小鱉背書了,“天天天地玄玄黃……”他只背了第壹句,手上就挨了三下,“宇宇宙洪洪……”啪啪又挨了兩下,小鱉每背壹句都要挨三下。
  馬度火了,昨天他就想著小鱉只挨幾下不會把手揍成那樣的,把這壹段背下來豈不是要挨上好幾十下。
  崔老漢嗤笑壹聲,“這是俺們東家的少爺,聽俺家孫兒說是個口吃,每天都要挨不少打……”
  不光崔老漢在笑,就是屋裏的那些小孩子也在笑,肩膀壹個個的不停的聳動著,只是不敢笑出聲。
  馬度對崔老漢道:“麻煩老丈幫我把那位先生叫出來,就說我要捐資助學,可以給他們翻蓋學堂,捐贈桌椅書籍,筆墨紙硯。”
  “當真!”崔老漢壹聽面色壹喜,“太好了,俺們那位新東家太摳了,就每個月給袁先生五百文,就啥也不管了,還虧得袁先生每天都這麽照顧他家少爺……”
  老劉呵斥道:“廢什麽話,還不快把人叫出來!”
  “好嘞!”崔老漢嚇得壹縮脖子,連忙的跑進廟裏,跟那位袁先生嘀咕了幾句,就從廟裏出來了。崔老漢腳下匆匆,這位袁先生倒是不疾不徐的邁著八字步走到馬度的跟前,恭敬壹禮:“袁九黎見過小官人,不知小官人尊姓大名?”
  馬度呵呵的笑道:“鄙人姓馬,今天閑遊見這邊風景不錯,就過來逛逛。見妳們的學堂簡陋心中不忍,又聽聞先生不計報酬教化鄉裏,讓馬某十分佩服。某雖不才也有些家資,留在家中發黴不如捐資助學。袁先生以為某捐贈多少合適?”
  袁九黎大喜,“小官人善舉必有善緣,在下代替鄉親和學生謝過了。不敢奢望太多,要是能給孩子們添些桌椅板凳和啟蒙書籍便足矣。”
  崔老漢用手肘戳戳袁九黎,袁九黎卻不理他,崔老漢硬著頭皮道:“剛才小官人可是還說要給咱們翻新學堂哩。”
  袁九黎卻道:“那倒是不必,十年寒窗苦,讀書本就不是壹件輕松的事情,沒必要讓小孩子過得太安逸了,這座山神廟就足夠了。。”
  馬度笑道:“袁先生說的是,小孩子是應該多吃些苦頭,大了才成器。咦,先生手裏拿的東西是什麽?”
  “哦,這是戒尺,小官人不認得?”袁九黎把手裏的戒尺往前送了送,心說這是哪家的紈絝,別不是沒讀過書吧,讀過書的人沒有不認得戒尺的,有哪個沒挨過先生打的。
  “這就是戒尺呀!”馬度伸手接過來,煞有介事的比劃了兩下,“看起來沒什麽稀奇的,還給袁先生。”
  袁九黎自然的伸手去接,那戒尺卻突然猛地揚起,壹聲脆響直接抽在他的手上,嘶!他嘴裏抽著冷氣,猛的把手抽回來。
  只見馬度冷著臉問道:“疼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