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歷史軍事

明正德四十年夏。 正泰縣城東的某個不知名破廟內,壹個穿著破爛道袍,滿臉胡渣子的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55章 貨運馬車

山溝皇帝 by 雨天下雨

2019-5-16 20:27

  當這個破賊軍步兵營沖過來的時候,他們是按照傳統的陣型推進,然後中間的火繩槍槍手們進行射擊,長矛手則是進行掩護。
  然而雙方在距離大約八十米的距離進行射擊的時候,這個人數更多的破賊軍步兵營,竟然是在火力上被只有壹百四十余人的近衛軍步兵隊給壓制了。
  而這個現象幾乎讓對面的破賊軍的幾個中級軍官們無法相信。
  破賊軍和唐軍交戰多年,那是已經相當熟悉唐軍的作戰方式,所以他們哪怕是有著數倍兵力,但是也沒有敢有任何的輕視,而是列出了最標準,最密集的隊形作戰的。
  按照以往的慣例,哪怕是偽唐賊軍更加的強悍,但是想要擊敗他們數倍兵力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哪怕是對面的都是穿著黑色軍服的偽唐近衛軍。
  偽唐近衛軍,他們也知道,據聞是偽唐皇帝李軒的近衛部隊,戰鬥力超過了普通的偽唐賊軍,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也有信心打壹場。
  尤其是當他們靠近後發現這些偽唐近衛軍裏並沒有大量的重甲長矛兵後,他們就是認為機會來了!
  己方的兵力眾多,火槍手足足有兩百余人,雙方用火槍對射,己方不會落於下風,而且還有機會殺傷更多的偽唐賊軍,同時他們沒有長矛手,但是己方卻是有肉搏戰的核心中堅長矛手啊,這沖過去進行肉搏戰的話,此戰獲勝的幾率非常大。
  要不然,他們也不會貿然從村莊裏出來主動進攻了。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些穿著黑色軍服的偽唐近衛軍,竟然和普通的唐軍不壹樣,他們是沒有裝備長矛,但是他們的火槍手卻是不知道為什麽,排列的非常的緊密,這種緊密在火繩槍時代裏,那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而且對面的偽唐賊軍列出緊密無比的隊形後,竟然還只是排出了三排橫陣。
  每壹輪的輪射,都是有將近五十支燧發槍開火!
  反觀破賊軍這邊,雖然他們火槍手更多,達到了將近兩百人,但是因為列出的是傳統的六排橫陣,這每壹輪開槍的火槍兵只有三十人左右。
  而且更關鍵的是,對方的裝填速度更快,不過是三輪的射擊,即便是因為雙方距離還比較遠,命中率太差的緣故,但是破賊軍那邊的火槍手就也已經是倒下了二十余人,然而對面偽唐近衛軍,只不過倒下了七八人而已。
  這樣對射下去遲早要完蛋,所以對面的明軍將領就是下令部隊繼續挺進,準備肉搏!
  然而隨著距離的拉近,明軍的死傷也是越來越多,尤其是最後壹輪的中等距離的射擊,幾乎是當場就打死打傷了對面的明軍四五十人人!
  這個時候,這些破賊軍根本就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勇氣,直接就轉身跑了。
  看著破賊軍主動撤退了,領隊的近衛軍上尉也是松了口氣!
  雖然己方裝備了燧發槍,裝填速度更快,而且火力的發揮也是更加的密集,但是畢竟兵力相差太大,如果對面的明軍不顧傷亡,繼續往前沖的話,那麽己方頂多只能是再打壹輪的齊射,固然最後壹輪的齊射能夠殺傷大量的明軍,但是剩下的明軍最少也會超過三百人。
  到時候,雙方就會進入肉搏戰,在對方存在著大量長矛手的情況下,己方固然是裝備了胸甲,但是打起來還是會有些吃虧,壹個搞不好就會出現大量的傷亡。
  如今敵人主動退卻了,他也是松了口氣!
  這個時候,他都是有些忍不住了,為什麽上頭的人還想要縮減燧發槍的長度啊,用火槍加刺刀和敵人的長矛手肉搏,本來就比較吃虧了,倘若還縮短槍管長度,這打起來就更加吃虧了。
  不過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和近衛軍上層的想法完全不壹樣,因為近衛軍的高層將領們在分析了早期的測試和統計數據後,已經是傾向於持續提高火力密度了。
  試想,裝備燧發槍和火繩槍的兩支軍隊,在雙方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壹支軍隊裝備了燧發槍,那麽所有步兵都士兵火槍的情況下,能夠在固定戰場寬度裏集中數倍於裝備了火繩槍的軍隊。
  單單是用火槍射擊,就能夠對對方造成重創!
  至於肉搏戰,發生的機會雖然還是很大,並且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如果能夠在肉搏戰之前就先大量殺傷敵軍,那麽也能夠對後續的肉搏戰造成有利機會。
  縮短槍管,有助於提高裝填速度,而裝填速度提高了,也就能夠加大射速了,為了速射犧牲壹定的肉搏能力,這也是可以接受的。
  再說,即便是縮短了,但實際上也就短個十厘米而已,也不會太的影響火槍的刺刀作戰能力。
  畢竟火槍的長度本來就遠遠不如長矛手,長十厘米短十厘米,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
  這壹場小規模的接觸戰,明軍留下了近百屍體和傷員,對於參戰的明軍而言肯定是重大的損失了,但是的對於整個中部戰場而言,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戰鬥而已。
  後方的近衛軍暫編旅正在持續行軍,次日,近衛軍暫編旅就是抵達了廬江城我,並當場就是開始了攻城,守城的三千多明軍新軍不敵,傷亡過半後潰逃。
  至於城內的另外幾千舊式明軍,也就是衛所兵之類的,交戰雙方都把他們直接忽略了。
  沒辦法,現在明軍和唐軍之間的戰爭,舊式軍隊除了騎兵外已經是幾乎毫無用處,野外作戰不行,守城作戰同樣不行。
  但是明軍的騎兵依舊是作用重大!
  在之前的揚州、淮安、徐州、鳳陽等戰役裏,因為作戰都是固定在運河、淮河、黃河的沿岸,大唐陸軍的行軍都是沿著河流後,後勤補給同樣也是。
  這讓明軍的騎兵們很難找到良好的機會。
  當時揚州戰役裏,明軍在揚州城北方,可是部署了將近五千騎兵!
  但是這五千騎兵直到揚州城破,都是沒敢發動任何的進攻,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揚州城陷落,後來倒是成功的掩護了兩萬多潰兵撤退。
  因為在固定陣地戰裏,這五千騎兵根本就無法對規模龐大的第三軍造成什麽有限的威脅。
  然而在廬州府、安慶府這邊的戰鬥,明軍的騎兵卻是迅速發揮出來了巨大的作用,此地的明軍騎兵數量可不少,林林總總加起來,怕是有三四千騎,嗯,清壹色的職業騎兵,都是原來的邊軍騎兵。
  正德皇帝陸陸續續抽調了八萬多萬的邊軍南下,這些邊軍的絕大部分步兵都是完蛋了,但是騎兵卻是基本沒有怎麽損失,後來這些騎兵壹部分撤往山東,壹部分則是被俞大猷給收編了。
  眼下,這三四千的明軍騎兵就是活躍在長江以北的安慶府、廬州府原野上,他們也不參與守城作戰,更不會去和偽唐賊軍打什麽野外決戰,而是分成了好幾隊千人規模的騎兵,專門襲擊小規模的唐軍以及後勤運輸部隊。
  為此,第七步兵師和近衛軍暫編旅那邊是頭痛不已,並向第二軍軍長王朝宏請求派遣騎兵來支援。
  然而第二軍的新任軍長王朝宏陸軍中將他也是很無奈!
  他的第二軍可沒有多少騎兵,滿打滿算也就千人規模,而且因為是兵分兩路作戰,所以他也沒有把各部隊的騎兵給集中起來,而是也分成了兩路,恩,基本就是保持原樣了……而且就算是想要依靠騎兵去驅逐,殲滅明軍的騎兵,也是難以辦到,因為人家根本不和妳的騎兵交戰,遇見了就跑。
  騎兵沒有,王朝宏也只是讓第七步兵師以及近衛軍暫編旅自己看著辦,並且讓他們不要冒進,不用著急著打下合肥等地區,只要拖住明軍即可,等他這邊拿下了安慶城後再做打算。
  王朝宏不管他們,第七步兵師和近衛軍暫編旅就只能是自己想辦法了!
  什麽辦法?
  其實也是沒什麽辦法,首先就是抱團行動,盡量的別分散,部隊執行任務的時候,最好是不要少於壹個營,因為如果是壹個陸軍的標準步兵營大約是五百多人,所組成四角方陣足以對抗騎兵了,明軍騎兵就算是想要硬啃,也得付出壹定的傷亡。
  而用步兵換騎兵,那可是賺大了!
  不僅僅是部隊抱團行動,同時也是讓後勤運輸部隊集中行動,每壹次運輸,後勤部門都會動用至少千人以上,甚至是超過兩千人的民夫,組建臨時的運輸團。
  同時還會有至少壹個標準步兵營進行護送!
  然而就算是這樣,也是被明軍騎兵伏擊了好幾次,因為地形過於平坦,騎兵沖過來的速度又是太快了,運輸過程中的民夫自然是不可能列陣的,所以往往是壹沖就撒。
  最後沒辦法,他們只能是就地征用馬車進行運輸,遇到騎兵來襲之後,直接用車輛列陣,以阻擋騎兵的襲擊!
  這種方式雖然說有效防禦了騎兵的襲擊,但是這些馬車都是臨時征用,亂七八糟不說,而且還都是雙輪馬車,運輸量小,而且並不怎麽適合防禦作戰。
  得知消息後,樞密院緊急向皇家理工學院尋求幫助,想要壹種能夠運輸貨物,同時還能夠有效結陣並阻擋敵軍騎兵襲擊的標準馬車,還必須性價比高,這個性價比高並不是說馬車的制造成本要低廉,而是說要以最少的馬匹帶動最多的貨物。
  如果性價比不夠高的話,陸軍也沒有這麽多的馬匹用來拖拉馬車運輸貨物,所以設計出來的馬車,不能過分的依賴馬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