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歷史軍事

明正德四十年夏。 正泰縣城東的某個不知名破廟內,壹個穿著破爛道袍,滿臉胡渣子的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97章 瀾江堡壘

山溝皇帝 by 雨天下雨

2019-5-16 20:26

  從上壹次瀾江渡口之戰結束後,李軒就壹直在為下壹次的明軍來襲做準備,為此他占據了幾乎整個正泰縣,利用在正泰縣所能夠找到的壹切資源來擴軍。
  甚至不惜付出高昂的代價從孫老頭等膽大包天的商人手中購入鐵、銅、硝石、硫磺、鉛等各種軍事戰略武器,而其他的布匹,糧食、鹽也是購入了壹大批。
  為此,大唐王朝把過去壹年多積攢將近兩萬多兩銀子給花了精光,不僅僅現銀花了精光,還把抄家所獲得的諸多細軟,書畫等東西也是賤價甩賣,就是為了購買更多的戰略物資。
  而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價,所獲得的物資也是相當豐厚的,利用這些物資,過去的三個月裏,大唐王朝的工部的作坊裏幾乎是全力開工,短短三個月內就是把這些物資消耗的壹幹二凈。
  要知道,自從大唐王朝搬遷到了溪口村後,工部的兵器作坊已經是擴張了好幾倍。期工匠和普通工人的總數加起來,,其數量已經是達到了將近千人之多。
  這個千人規模的工部兵器作坊,在過去的三個月裏壹共給大唐新軍打造了出來了五百斤的火炮五門,火槍八百余支,手榴彈千枚,精鋼矛頭的長矛三千多桿,把繳獲之明軍的棉甲改裝為棉鐵甲三百多副。
  其他的刺刀、腰刀等冷兵器也是壹大批。
  而火藥、子彈、炮彈、弓箭等消耗性的物資也是壹大批。
  如果加上之前存有的各種武器,到三個月後的今天,大唐新軍已經算是勉強完成了氣壯滿員。
  四個步兵營都擁有了兩個齊裝滿員的火槍隊,兩個混成營也各轄有壹個火槍隊,整整十個火槍隊,共有火槍兵千人。
  新成立的擲彈兵隊也同樣裝備了火槍,另外配屬手榴彈。
  炮兵隊轄有八百斤意大利炮壹門,五百斤營炮五門。
  就連輜重隊用來運輸輜重的車輛都是多了上百輛。
  唯獨還不滿編的只有騎兵隊了,因為正泰縣這邊根本沒有辦法搜羅到這麽多合格的戰馬,目前大唐新軍裏,可供乘騎的馬匹壹共也就百來匹而已。
  李軒的衛隊就是占用了其中的二十多騎,是的,李軒已經是把他的衛隊給升級成騎馬步兵了,這倒不是為了帶著他們去沖鋒,而是為了在戰敗的時候,可以帶著他跑的更快壹些。
  此外兩個混成營也是各自配屬了五名騎兵。
  然後是隊以上的軍官的坐騎。
  如此最後給騎兵隊剩下的馬匹,也就七十匹不到,不過這七十匹馬的素質卻是最好的。
  其他軍官和李軒的衛隊使用的馬匹,頂多算是能夠乘騎而已,主要是從民間征集的。
  但是騎兵隊的六十多馬,已經是勉強算得上是戰馬了,這些戰馬其中大部分都是從明軍手裏繳獲的。
  從武器到彈藥,從士兵到軍官以及部隊的訓練,李軒自認為已經是用盡了所有的努力,而這支三千八百人的大唐新軍,目前看起來已經是像模像樣了,至少在訓練和演習的時候還是挺有氣勢的。
  但是這三千八百人裏,大部分都是新兵,而有將近兩千人更是沒有上過戰場的。
  這真正打起來仗來能不能堪用,就得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了。
  如果能夠先打幾場小仗,讓這些新兵們見見血,漲壹漲士氣,到和明軍決戰的時候應該是能夠堪用了,但是如今明軍壹來就是上萬人,李軒有些擔心自己的這些新兵會承受不住戰場上的龐大壓力。
  當發現到瀾江東岸又來了五千明軍,以至於瀾江東岸的明軍總數達到了萬人規模後,李軒已經是全軍加強戒備,派出更多的斥候們偷偷渡江,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監視河對岸的明軍動向。
  上萬人的明軍如果要做什麽,動靜肯定是不會小的,想要瞞過斥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至於明軍偶爾派出小規模的部隊到其他地方,這有可能瞞過大唐新軍斥候的監視,不過這也不重要,幾十上百人的明軍偷偷溜走了,也影響不了大局。
  他們就算是想要派遣幾百人偷偷摸摸從其他地方渡江,但是大唐新軍在其他幾個適合渡江的渡口都是布置了人手進行監控,而第壹混成營和第二混成營就在上下遊呢,壹旦發動有明軍偏師過江,他們就會直接進行攔截。
  明軍想要偷偷摸摸大規模渡江,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不管是偏師還是主力,明軍想要過江,都得先過了大唐新軍這壹關!
  除了加強對明軍的監控外,李軒還下令讓部隊加緊進行針對性的防禦作戰訓練。
  至於防禦工事,現在倒不用修了,因為在過去的三個月裏,李軒已經是讓輔助部隊,尤其是守備營的四百多明軍降兵天天挖坑修墻。
  如今的瀾江渡口適合渡江並登岸的大約五百米河段,已經是被大唐新軍的胸墻完全覆蓋,而且這胸墻已經是越修越高,以前還只有壹米多兩米呢,但是現在,已經是清壹色把胸墻修到了三米以上。
  這幾乎就是壹面城墻了!
  胸墻之上,還布置了大小六個炮臺,以及二十余個箭塔。
  而胸墻到河邊的三十多米距離裏,則是布置了眾多阻攔明軍進軍的障礙物,在河水的淺談上,打下了眾多削尖的木桿和竹竿,河灘上則是布置了眾多的距馬等物。
  那些竹竿和木樁是為了拖延明軍登岸時間的,好讓己方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射殺還在木筏上,尚未登岸的明軍。
  而距馬等物,則是為了阻撓明軍列隊沖鋒,逼明軍主動散開隊形。
  這三十多米的距離,足以成為明軍的埋骨之地,壹旦打起來,明軍的鮮血足以染黑整個河灘!
  第壹道胸墻和河灘工事還只是第壹道防禦工事,在距離第壹道胸墻後的五十米外,還有第二道環形的胸墻。
  這是預防萬壹的,如果明軍攻破第壹道胸墻防線的話,大唐新軍就會撤到第二道環形胸墻之後繼續抵抗。
  這樣的防禦工事,哪怕是放在二戰裏頭,都不算弱了。
  如果上頭再來幾挺重機槍的話,明軍的壹萬人估計還沒登岸呢就會被機槍全部放倒。
  今時今日的瀾江渡口,已經是變成了貨真價實的堡壘!
  不過大唐新軍準備充分,對面的明軍顯然也是有備而來的,抵達後就是壹直忙碌著,而且還弄出來了壹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這些東西壹眼看過去就知道,是用來專門針對大唐新軍的火器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