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歷史軍事

明正德四十年夏。 正泰縣城東的某個不知名破廟內,壹個穿著破爛道袍,滿臉胡渣子的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兩百八十八章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

山溝皇帝 by 雨天下雨

2019-5-16 20:26

  宋誌文把那高達壹千五百人的募兵當成普通民夫,這還真不能挑他的毛病!因為這些募兵的身份本來就只是青壯而已。
  如今明王朝的募兵出現的還不多,只有倭寇襲擊的比較嚴重沿海地方以及內陸匪患比較嚴重的地方,當地的官員才會編練這些募兵,而且總數也不多,並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形成編練募兵的風潮,更沒有影響到北方的邊軍,北方邊軍依舊以衛所兵為核心,而且戰鬥力還不算差,他們的戰鬥力可比內陸的地方衛所兵強多了。
  因此這個時期裏的募兵,嚴格上來說是不能算入明王朝的正式軍隊裏的,如此,這些募兵自然也就沒有朝廷正式承認的編制,充其量只能算是地方自行組織的守備軍。
  此時明軍的正規軍,還是那些衛所兵,這些募兵雖然穿著明軍的軍服,但是本質上依舊是從民間征召的青壯而已,和尋常當苦力當炮灰的青壯不同的是,這些募兵的待遇更好,裝備更好,戰鬥力也更強,甚至是超過了地方衛所兵,嗯,壹般都會有好幾年的服役時間,不像普通青壯臨戰征召,戰後遣散。
  因此當地的地方官員覺得有必要招募士兵,那麽他自己就會招募了,頂多就是向朝廷報備壹下,當然了他們報備的時候也不是用招募士兵的名義,還是會用招募青壯的名義。
  而地方官員招募青壯剿匪這種事,對龐大的大明王朝而言實在太過正常了,如果這種事中央朝廷都要管的啊,壹年得處理好幾百起了。
  上頭的人看到他的報告文書,腦海裏就是會浮現三五百明軍在渡江的時候遭到大量膽大包天的賊軍襲擊,將士們力戰抗敵,然青壯民夫懼死,沖亂了明軍自己的隊形,最後為了保全實力以待日後剿賊的緣故,明軍主動選擇了暫避鋒芒。
  這對於上頭的那些大佬們來說,不過是壹個芝麻大點的事而已,這種事寫到奏折上報到京師那邊,都沒會人正眼瞧壹眼。
  當然了,如果宋誌文傻乎乎的說自個派了三千人的大軍,但是卻被區區壹個鄉野愚民率領的匪徒擊敗了,而且還損失了兩千多人,那麽就不是小事,而是會變成承報到正德皇帝案桌上的事了。
  但宋誌文要是這麽幹的話,第壹個倒黴都不是李軒這個造反頭子,而是宋誌文,其次是蘇家康,再過來是興泉府的壹大票官員,甚至都有可能連累省城裏的巡撫大人都得背上壹個失察之罪。
  最後,倒黴的才是大唐王朝以及李軒,而且這還得是明軍派遣大軍來攻,並且擊敗大唐新軍的前提下。
  而按照內陸地區的這些地方明軍的戰鬥力,不派出個萬八千的,還真奈何不了大唐新軍,更不要說擴軍並訓練完畢,而且武備齊全後的大唐新軍了。
  大唐新軍的戰鬥力,別人不知道,但是親歷過戰爭的興泉府內的明軍將領卻是知道的,即便他們不願意相信大唐新軍的戰鬥力,但是蘇家康絕對是了解甚至是很清楚的。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在府城明軍和大唐新軍在瀾江對峙,乃至在過江的時候都龜縮在縣城不出了。
  他實在是沒有信心憑借著手中的六七百個殘兵去擊敗大唐新軍了。
  哪怕那個時候大唐新軍在正泰縣外部署的兵力也就百多人,但就是這百多人也是把蘇家康給嚇住了。
  不是他膽子不夠大,而是他手中的可用之兵真沒多少了,正規軍的衛所兵和募兵加起來也就三四百人,這些士兵的素質有多差,蘇家康已經是有深刻感受了,拉著他們出去和偽唐賊軍打仗,估計還沒開戰就得潰散。
  剩下的大約四百人都是臨時征召的青壯,戰鬥力就更不用提了。
  但是壹直龜速著也不是個事,尤其是在知道了偽唐賊軍得到了壹大批戰略物資後,蘇家康想著,是不是可以派遣壹部分兵力偷偷在晚上出城,去玩壹把伏擊?
  蘇家康也是個有膽魄的人,妳讓他帶著手底下的幾百人去打大唐新軍主力的主意,他自然是沒有那個自信和膽子的。
  但只是襲擊壹支大唐新軍的輜重部隊,他還是有這個膽子的,而且他這個人向來都是敢想敢做的,當天就決定,今晚就派出兩百士兵出城偷襲。
  蘇家康這個人,雖然只是個文官,但是論起血性和膽氣,絕對是要勝過絕大部分明軍的將領,要不然,也不會在這壹年多裏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了,仔細算算,他都在大唐新軍手底下吃了不少敗仗了,但是他依舊是壹心想要剿滅大唐新軍,即便是這壹次偷襲大唐新軍的輜重隊,他的目的也是為了大局所著想,摧毀這些物資,扼制偽唐賊軍的快速擴張。
  沒有這些物資,就無法制造武器,而沒有那些火器,那些偽唐賊軍還怎麽擴軍啊?
  然而蘇家康有這個膽子,不代表他手底下的明軍將領也有這個膽子啊,刁雷勛聽聞蘇家康要派自己率隊去襲擊大唐新軍,整個人壹下子就是變的惶恐不安起來,大著膽子去找蘇家康,想要讓他放棄這個危險之極的想法,再不濟也要讓蘇家康換將,他可不願意大晚上的出去找死。
  然而當他找到蘇家康的時候,看著蘇家康壹臉嚴肅的模樣激勵著,說什麽壹切都拜托他了。
  刁雷勛當時就能夠猜得出來,他當時要是敢說個不字,這個蘇家康是真敢殺人的。
  他壹個普通千戶,對上蘇家康這種正牌進士七品文官,實在是沒膽子說出那個不字。
  最後只能是帶著絕望之心帶人出城,他們晚上偷偷溜出去的時候還說,躲過了城外監控明軍動向的大唐新軍。
  第二天他們就在壹個地方埋伏了起來,並且很順利的在埋伏之地等到了大隊而來的大唐新軍輜重隊。
  但是當他看到輜重隊的規模後,刁雷勛壹直等到大唐新軍的輜重隊走出了埋伏之地後,都是沒膽子下達進攻的命令,這兩百明軍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大唐新軍的輜重隊從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安全通過。
  而等大唐新軍的輜重隊走了,包括刁雷勛在內的眾多明軍將士都是露出了死裏逃生壹樣的表情。
  尼瑪,剛才太嚇人了!
  這壹支大唐新軍的輜重隊,總人數竟然是達到了差不多五百人,而且清壹色是全副武裝,其中的兩百多人更是壹看就知道是大唐新軍裏的主力部隊,因為他們中間有著上百人的火槍兵呢。
  要吃掉這壹支大唐新軍的輜重隊,刁雷勛估計著最少也需要壹千人以上,而且這壹千人還必須是募兵精銳,衛所兵都不行,並且這還得是在埋伏順利的情況下。
  就靠他們這兩百人,估計還沒沖上去呢,就得被人家的火槍手打的崩潰了,強行沖上去,那也絕對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這些明軍將士不想死,刁雷勛更不想死,所以他們選擇了隱忍!
  等大唐新軍走遠了後,這些明軍才是開始離開埋伏之地準備返回正泰縣,路上刁雷勛看著手下們都有些沮喪,當即對眾人道:“大丈夫報仇,十年不晚,遲早有壹天我們會把場子找回來的,到時候定要那些賊軍好看,但……不是今天!”
  這壹番話,大體上可以理解為自我安慰!
  準備打埋伏的明軍垂頭喪氣的回去了,但是運輸物資的大唐新軍將士們都不還知道,有壹支明軍曾經想要過埋伏他們,甚至都還瞞過了他們,如果不是刁雷勛膽小怕死的話,就算刁雷勛無法徹底的擊潰大唐新軍,但是給大唐新軍造成壹些麻煩是肯定的,混亂之中說不定還真能大量的殺傷大唐新軍呢。
  刁雷勛沒有這麽做,而大唐新軍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壹度面臨著極大的危機。
  數天後,這些貨物終於是在抵達溪口村,當時隨同貨物壹起回去的工部尚書石鐵匠是高興的不得了,因為這些貨物的抵達,足夠讓工部的作坊全力開工壹個月以上了。
  並且能夠用這些物資制造出大量的火槍、刺刀、長矛等武器,同時加上以往的銅儲備,足夠讓打造出來三門的五百斤的銅制火炮來了。
  不過這些物資對於如今的大唐王朝來說興許是很多了,但是如果放在外面,其實也不是多大的數目。
  明王朝壹年的官營鐵作坊的產量就能夠達到數十萬斤呢,而民間的產量也能夠達到數十萬斤,而且這還不包括那些偷偷摸摸開采冶煉的鐵呢,而孫老頭賣給大唐王朝的鐵、鹽、銅,清壹色都是偷偷摸摸開采的,至於黑戶中的黑戶。
  所以大唐王朝哪怕是有著十萬民眾、百裏之地,擁軍數千了,但是對於明王朝來說,依舊只是壹個小麻煩而已。
  大唐王朝如今只占據了壹個正泰縣而已,甚至連縣城都沒膽子占領,如果按照正常情況發展,大唐王朝在史書上頂多也就留下那麽壹兩句的記載,興許會這麽寫:某某年,正泰匪首李氏父子挾愚民某亂,陷正泰,某月,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
  所用的字數估計都不會超過百字。
  但是,這只是普通的造反下場而已,而大唐王朝普通嗎?
  不普通,為什麽?
  因為大唐王朝的皇帝叫李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