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孤獨麥客

歷史軍事

“怎麽回事?”肖明禮桌子上的水杯突然傾倒潑灑了出來,正常行駛中的運盛壹號客貨兩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十四章 東山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by 孤獨麥客

2019-5-15 16:35

  “聽,這是將士們的歡呼聲!”壹名參謀軍官興奮地朝著謝漢三說道。
  南非駐屯軍司令、南非保安司令謝漢三含笑點頭,然後幾步跨上了壹個土丘,看著山下正端著明晃晃的刺刀追亡逐北的東岸官兵們,滿意地說道:“這次事前籌備、偵查和行軍都搞得非常不錯,對這個土人部落的打擊達成了很好的突然性,我很滿意。南非保安團的弟兄們表現不錯,確實對得起平時艱苦的訓練,回去後統壹記功發獎。”
  參謀軍官聞訊後,立刻將這個好消息通報給了南非保安團壹千七八百名弟兄,這不出意外地引起了巨大的歡呼聲。對了,這次東岸人對東山山間的谷地動兵清剿,意味著平靜多年的南非局勢再起動蕩,必然會引來如今已越來越強大的卡瑪王國的瘋狂反擊。為此,東岸人從今年上半年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南非地區行署不但將近些年賣羊毛和農產品積存下來的約三十萬元資金全部充作軍費,另外還從本土陸軍部獲得了約十五萬元的財政支持,這使得他們有了充足的底氣將地盤向東擴展,畢竟南非地區的人口現在已經突破了六萬之多了啊,是時候向外分流了!
  數十萬元的金錢為南非駐屯軍司令部換來了海量的戰爭物資,武器、彈藥、馬匹、工程器械、小型船只乃至罐頭等各類食品,無壹不通過南海運輸公司的班輪運抵了大圓港(即薩爾達尼亞,因海岸線呈圓弧形而得名,今年新設,港口條件超過河中港)碼頭,然後通過人力或機械卸了下來,發往高達鄉積存。
  於是乎,妳便看到了,從大圓港到高達鄉之間壹百多公裏的草地上,大群騾馬、駱駝、馬車將各類物資以最快的速度轉運到了高達鄉悄悄儲存了起來,中途只能在中屯鄉(後世穆利斯堡附近)壹帶短暫休整壹下,確實也是夠拼的了。
  而物資轉運到位後,來自河中鎮、象鄉、口岸鄉、大圓鄉、高達鄉、中屯鄉、北屯鄉(後世皮特凱貝赫附近)七個定居點的民兵也被部分動員了起來,然後調撥了壹千八百人東行到了高達鄉壹帶待命。緊隨他們後面的是西面調來的三個黑八旗重步兵營兩千多武士、南非炮兵營兩百人、南非騎兵營壹部壹百五十余騎,以及最為精銳的陸軍第壹混成營1450余人。這使得此次行動的總兵力超過了5600人,且還沒算大量充當後勤夫子的黑八旗普通旗丁呢,規模可謂南非歷年來最大,從中可以也可以看出河中地區行署的決心。
  東岸人如此規模的行動,按謝漢三的話來說就是“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可作為他們的對手的卡瑪王國呢?很遺憾,他們似乎完全沒預料到和平這麽多年後東岸人突啟戰端,又或者他們此時的重心很可能已經轉到了更東側雨水豐富的地方,因為據說多年前卡瑪王國就在鄰近的部落中展開了激烈的兼並戰爭,他們有荷蘭人的貿易援助,那麽整合吞並大量的科薩人部落也是尋常之事,因此其統治中心轉移也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不過,卡瑪人如何關東岸人屁事?老子這次耗資數十萬元、動員五六千大軍的目的就是為了挺進東山山脈,然後在當地屯墾紮下根來。東山山脈間的谷地內雨水充足、土地還算肥沃,可是能養活不少人。而且,在這裏的關鍵位置興建幾個定居點後,不但獲得了大片雨水充足的可耕地,還徹底將河中縣七個鄉鎮六萬人的側翼給屏護了起來,使其遠離了野蠻人的威脅,並能為東岸人在東山山脈間的擴張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這些地方是西南沿海濕潤部分向內陸幹旱部分過渡地帶,位處東山山脈的褶皺帶內,地表也多是肥沃的黑鈣土,可以大力展開農業墾殖,且不虞會因為降水的原因而導致土壤沙化,端地是壹片上好的農業帶,留給科薩人可惜了。”謝漢三看著已經結束戰鬥的東岸官兵們,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不管卡瑪王國是什麽反應,我們必須占領這片土地,以作為河中縣六萬余父老鄉親的重要屏護。”
  在得到部下們的應和後,謝漢三誌得意滿地下到了谷地內去檢驗戰果。此戰東岸人出動了數千名軍人、32門火炮,以壹個漂亮的突擊將準備明顯不足的壹個卡瑪王國前哨部落打垮,取得了殲敵數百、俘獲千余的光輝戰績。
  這個前哨部落的戰利品不多,能夠入謝漢三眼的就更少了,其中唯壹有點價值的大概就是壹份紙質文件了,這令謝漢三和壹幹參謀們極為驚奇。大家都知道科薩人的文明水平較低,大家同樣知道這個國家在上層的強力推動之下展開了壹系列的“荷蘭化”運動,並派出了大批王族子弟遠赴荷蘭留學,這些文件大概就是他們的留學成果了吧——竟然學會用荷蘭文字將壹些重要東西記錄下來了,尼瑪這個部落不敲打以後必然會壞事!看來東岸人的此次出擊行動恰到好處,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卡瑪王國的不確定性實在太強了,萬壹她就崛起了呢?那不就是壹個加強版的祖魯王國了?那還了得!
  12月20日,在等待後續人馬抵達後,全軍數千人開始沿著山間谷地邐迤向前,只花了壹天多功夫主力就抵達了了位於布裏厄河畔的壹個卡瑪王國軍事據點——同時也是壹個不落營地。
  這個部落此時似已得到了消息,大概是有北邊的敗兵逃了過來,因此他們這會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荷蘭式樣的土木混合結構的堡壘上已站滿了緊張的科薩人兵丁。謝漢三用望遠鏡看去,只見壹些科薩人手裏拿的武器似乎還是火繩槍呢。是了,這些年隨著東岸人的出口傾銷,歐洲正規軍隊不但加速淘汰了編制內的冷兵器戰鬥人員,也加速了燧發槍的普及力度——雖然很緩慢,但確實在慢慢普及——而淘汰的火繩槍自然也不會浪費了,比如荷蘭人就出售了不少半新不舊的火繩槍給卡瑪王國,並派出軍官進行簡單培訓,使得卡瑪王國核心精銳部隊的戰鬥力有了壹定程度的提高。
  不過,土人部落戰力有所提升又如何?妳提高了就指望別人不來打妳了嗎?呵呵,妳太天真了,請看此刻城外錯落有致分布著的三十余門火炮,它們自然會教妳們做人的——12月22日,三個營的黑八旗官兵在東岸炮兵的助陣下,經殊死突擊後擊潰了數百名科薩守兵,然後在隨後數天內持續擴大戰果,並徹底控制了附近好大壹片區域——壹片水源充足的肥田,將來壹定會成為壹個富庶之地。
  在將土人的堡壘改名為得勝堡並堂而皇之地駐紮了起來後,謝漢三又派人狠狠掃蕩了壹番周圍地界,這才鳴金收兵,而此時已經12月26日了,南非地區行署專員焦唐寫給謝漢三的回信也才剛剛送達。
  “呵呵,焦專員原則上已經同意了我軍的計劃,支持我們繼續在東山山脈間的活動。”謝漢三壹邊看著信紙壹邊朝部下們笑著說道,“而且,甬關(位於後世錫裏斯小城附近,因扼守壹段狹窄的山間窄谷而得名)、得勝堡(位於南非伍斯特市附近)、鎮南鄉(位於菲利斯多普城附近)三個定居點的設立也已經得到了認可。最快下個月的中旬,三千名墾荒居民就會率先抵達甬關、鎮南鄉兩處築城,再接下來就是前來得勝堡壹帶屯墾的居民了,總之這片土地最終會被固化下來成為我們不可分割的壹部分。”
  至於說墾荒的居民從何處而來,呵呵,當然是從遠東送往本土的移民中挑選了(南非壹般會截留5-10%的人口,差不多三五千人的樣子);另外,河中縣的人口極為稠密,即便已經分流了壹部分到北邊橙河壹帶設立定居點,仍有充足的富余人口支援東山山脈間的屯墾,因此,人口完全不是問題:就在本月(12月),已經陸續有船經新華夏島開到河中港、大圓港壹帶了,南非截留個三千人完全不是個事,畢竟剩下的絕大部分(今年大約是3.3萬人)都將送回本土安置嘛——為此,本土除在蛟河地區新設了多個鄉鎮安置外,還在西南鐵路附近設立了多個鄉鎮,分別是位於後世黑河河畔的永利鄉(帕爾馬小城)、位於索裏亞諾省帕爾米塔斯小鎮附近的永惠鄉、位於安德烈西托附近的永津鄉,以及位於後世科洛尼亞省科亞附近的新園鄉。
  1658年12月30日,在將囤積於高達鄉的大批物資運至得勝堡後,謝漢三帶著主力部隊四千余人再度出發,他們將沿著布裏厄河壹路搜索前進。這個地方已經是荷蘭、英國勢力犬牙交錯的地方了,壓根就沒卡瑪王國的蹤影,不過謝漢三還是打算率軍到此壹遊,以震懾壹下這兩個不安分的鄰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