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吟的壹手好詩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1
翟亮這個人的心還是很大的。
先前說起書院的事情,那叫壹個愁眉苦展,那叫壹個恨不能死。
可壹旦說起了詩會,整個人卻瞬間跟換了個人似的,先前的烏雲密布瞬間變成了壹副晴朗的天空。
可以看的出,翟亮這個人的口才還是挺不錯的,至少沒有給人壹種書呆子的感覺。
“這詩會的白天,其實也就是用來交友的,另外就是早上的時候出了個題目,若是有什麽想法,可拿出壹幅作品出來,只要在今夜結束之前交給他們,他們就會拿給青禾親自審核,倘若是能夠得到青禾的認可,第二日若是再來,便可免票,並且還能獲得與青禾共進晚餐的機會。
而今日晚上將會有壹場表演,不過這些都是青禾之前的作品,只有明日晚上,得到認可的人,將會獲取登上遊船的資格,青禾最新的作品將會在那裏進行展示,而共進晚餐,也同樣是在遊船上,登上遊船的名額只有三十個,與青禾共進晚餐的卻只有壹個。
兄臺若是有想法的話,不妨盡快想壹幅作品出來,說不定還有機會抱得美人歸。”翟亮吧嗒吧嗒的說著,絲毫不去掩飾自己對於青禾這位才女的向往。
雖然從未有人見過青禾的真面容,但是能被老鴇看中的,並且花費巨大代價培養的,姿色又怎會差的了?
當然了,沒見過面容,不代表沒見過真人,單單只是那身材,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足夠他們玩壹年的。
這種若隱若現的方式,才是真正吸引這些文人騷客的手段。
而當青禾摘下面罩的那壹刻,雖說還會吸引很多人,但絕不會像現在這樣有如此火爆的場面。
“賢弟可有作品?”李元吉呵呵笑著,作品自己有,唐詩三百首不是白背的。
雖說大唐的習慣被自己改變了不少,就連文風也有所改變,但是壹些真正精華的東西,還不是壹時半會兒的就能改變的。
詩,依舊是那些文人騷客們最喜歡的娛樂會友方式,只不過是將其的重要性擺在了第二位而已。
“兄臺還是莫要臊氣弟弟了,弟弟雖為天子門生,可畢竟術業有別,說起算術治理,弟倒是有些心得體會,至於這詩嘛……便是拿出來了,也只能是丟人現眼,這趟弟只是來看看就行了,沒打算出面的。”翟亮微微壹笑,坦然相告道,“弟說真的,兄臺若是真有想法,大可展示之,據說這青禾姑娘的脾性可是很好的,且自身也有壹定的財力,倘若能將青禾姑娘收入懷中,便是不好向嫂嫂交代,也大可在外買壹座宅院,來個金屋藏嬌嘛……”
說到這裏,李元吉若是還不明白翟亮的想法那就算是白來了。
這貨恨不能直接告訴妳,有想法就要趕快上,妳有錢的話,可以買個院子養著她,沒錢也不要緊,用青禾自己的錢去買個院子,將這種大美人收入懷中,是多少男人畢生的夢想啊……
當然了,李元吉也不可能知道翟亮的真實想法。
按照翟亮的說法,他來這裏只不過是為了結交人脈的,並沒有打算出風頭。
可抱著這樣的目的,翟亮又為何舍去壹片森林,而獨抱李元吉這顆大腿呢?難道是他認出了李元吉的身份?
當然不是,雖然見過李元吉的人有很多,可沒見過他的人更多,不要覺得皇帝壹出來,那必定是王霸之氣擴散數十余裏,人人顫抖相迎之。
事實上,李元吉不說,這裏又沒人認識他,所以這裏有些人倒是想來打個招呼,也有些人對他根本不屑壹顧的,甚至還有些人在等著李元吉來打招呼呢。
雖然李元吉才剛來壹會兒,也只是跟翟亮聊了會天,可他外來者的身份,卻早已傳遍了整座酒樓。
至於翟亮為什麽對李元吉這麽熱情,原因無他,放眼整個酒樓,誰是帶著下人壹起進來的?
人家詩會可不管妳是不是下人,進來就得交門票,李元吉能給他的下人交門票錢,其自身的能量還用多說嗎?
雖然翟亮不知道李元吉這顆大腿到底有多大,但至少比自己能耐強的多,管他日後能不能用得上,先結交了再說。
“妳呀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管他自身水平如何?興許人家青禾姑娘就喜歡妳的作品呢?畢竟眾口難調嘛。”李元吉指著翟亮,壹副妳小子壹肚子壞心思已被我看穿的樣子。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詩!好詩!”人少的地方不代表沒人,李元吉和翟亮的談話,自然也會被旁邊人聽到,之前沒人來打擾,只是出於禮儀方面,但是當李元吉念出這麽句好詩的時候,卻讓周邊的人不由得楞了下,也似是顧不得什麽禮儀,直接開口打斷問道:“敢問這位兄臺,此詩出自何處?亦或者是兄臺撰寫?可有全文否?”
對於這人很不友好的行為,李元吉直接選擇了忽視,直接微微壹笑,壹副高逼格的自身涵養便展現了出來:“此詩出自,國風,周南,其名為關雎。全文內容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李元吉吧嗒吧嗒的將整個詩文念了壹遍,關於這個詩文,怎麽說好呢?
難度還是有壹些的,好像是初二的時候語文課本的內容?當初第壹眼看到這篇詩文的時候,李元吉整個人都是懵的,因為有很多字都不認識,廢了好大勁兒才背下來,並且又零零散散的用了壹個月的時間才徹底鞏固下來。
“好詩!好詩!”在李元吉念詩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圍了過來,壹個個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出些什麽動靜而饒了清凈,當李元吉念完整首詩的時候,這些人才反應過來,緊接著,更是壹整片的掌聲與興奮。
而當李元吉念完全詩的時候,翟亮整個人卻是懵逼的。
他聽說過,可從未見過真正的全文,書院的那些先生們也很少提及這些東西,而這東西,其實大多數都是從壹些大儒那裏傳出來的,但卻很少有完整的,分為不同的派別,然後斷斷續續的,每個派別之間或許有相同的,但也有可能完全不同。
而這些大儒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更是從未想過要與其他派別進行整合,不對,是他們想吞並其他派別,壯大自身。
所有人都是這麽個想法,其結果自然只能不了了之。
“這名字好奇怪啊?”懵逼歸懵逼,意識到自己可能逮到壹條大魚的翟亮,也還是連忙趁機開口怒刷存在感。
在古代,在李元吉時代以前,知識是被那些豪門世家壟斷的,很多書生別說是沒有錢去讀書,就算是有錢去讀,也無法讀到更多的書籍。
之前很多私塾讀的,也就是先生曾經讀過的,甚至還有些是自編的,管他有用沒用,萬壹真的有用,自己豈不名垂青史了?
而像這種高大上的東西,壹般人還是很難讀到的,就算是讀到了,也不會在這種場合表現出來。
用那些牛逼人物的話來說,就是自己已經這麽牛逼了,為什麽要在這些土鱉們面前炫耀?要炫耀,自然就要到跟自己壹樣牛逼的人面前去炫耀。
其實也不難理解,壹個億萬富翁,是不會跟壹個全身上下只有壹塊錢的主去比有錢,比身份的,那樣只會顯的自己沒身份,掉價。
知識是壟斷的,能夠讀到這種高級貨的主,其自身的身份也必然是整個大唐最頂端的那壹類人。
於是,這會兒也就沒人敢去用之前的想法去看待李元吉了。
對於這個剛壹來就很熱情的翟亮,李元吉對他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至少他看到了翟亮的為人真誠,不做作,不過度的去炫耀,於是也就開口解釋道:“這個名字其實並不算奇怪,在內容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是指周代各地歌謠,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為和,則是指周王室與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
“篇包括了十五個不同地區的民歌,也被稱之為十五國風,這便是國風二字的由來,周南則是指此片具體的時代,它更重要的意義,是用來對這邊關雎進行歸檔劃分的,可以看做是壹個目錄,讓人知道它出自哪裏?收錄在何處?”
李元吉這壹番解釋下來,更是引起了現場熱烈的掌聲。
翟亮整個人都處於幸福的懵逼之中,沒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抱上了大腿。
而其他人則是壹臉的惋惜,暗嘆自己竟然錯失了壹個這麽好的機會。
而最為後悔的,就是那些早就看到了,卻又覺得自身高人壹等,所以想要等著先讓李元吉過來打招呼的那些人。
雖然到目前為止,李元吉的身份還沒有真正的透漏出來。
但這些重要嗎?僅僅只是他這壹番話的內容,就已經證明了這數百在場的人都是辣雞。
是的,還是那句話,知識是壟斷的,讀到的內容越高級,就代表著身份越尊貴,很多大儒都讀不到這種作品,不是沒有資格,而是找不到。
平民看身份,文人看墨水。
墨水分為兩類,壹類就像李元吉這種,能夠讀到這些高級貨的,明顯的屬於權貴階級。
另壹類就是那種才子型的,讀的書不壹定多,也不壹定高級,但做下的作品卻很厲害。
“妳並非儒家人士,又為何要窺我儒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