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閑王

末日遊俠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大唐武德九年,準確的說應該是六月初三,玄武門事變的前壹天。
燥熱的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九七章:邊關急報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0

  天氣壹天比壹天還要寒冷,空中陰霾不斷,空氣中攜帶著絲絲的潮濕。
  “要下雪了!”出了大帳,望著黑壓壓壹片的天空,李元吉不禁感嘆著。
  這裏的冬季很少有不下雪的時候,更多的時候,還是整個冬季都被銀裝素裹著,看起來很美,但對生活在這裏的人來說,卻是壹場災難。
  “殿下,照這個天氣下去的話,咱們怕是要下令搶收了,不然今年有可能會顆粒無收!”馬周也深深的感慨著,自己剛剛進入大營的時候,天氣還不是這樣的,眨眼間的功夫,烏雲便密布整個天空。
  從雲層的密布上來看,有些像雨,但詢問過常年生活在這裏的百姓,雨後便是雪,氣溫會直線下降,直到來年的三月才會有所回升。
  “糧食不是還沒熟嗎?”李元吉楞了下,前往鎮北的途中,到處可以見著還沒有熟透的糧食,產量不高,但總好過沒有。
  “壹旦這雪下了下來,那可就不是熟不熟的問題了,咱們的存糧可支撐不到來年的秋收!”馬周搖了搖頭,相國也不是白當的,農業上的壹些知識,自己也是有過深入了解的。
  似是擔心李元吉不太明白,馬周繼續說著:“臣聽老農說過,這個時期的麥子可以直接放在火上烤著吃,味道很不錯,今年的收成磨面是不太現實了,勉強熬到明年應該還不成問題。”
  受制於移民的耽誤,鎮北的耕種時間很不統壹。
  府兵們率先開墾出來的農田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全部收了回來,產量並不比中原那邊高多少,但也不算太少。
  百姓們來的晚,又是分為幾批來的,最晚的壹批甚至沒能趕上開墾的季節,但還是有人不死心的種下了種子,到現在田中的糧食都還沒有長實,更不要說收成。
  本想依靠著今年的這些收成,再加上手中的存糧,可以輕而易舉的熬到明年的秋收。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壹場雨或者雪,便徹底的打破了自己的計劃。
  李元吉深嘆了口氣:“下令搶收吧,不管是直接放在火上烤,還是放在屋子裏用火烘幹,想盡辦法,壹定要把那些糧食弄幹,吃的時候直接用水多煮壹會兒就好,另外……傳令下去,正旦的時候,每人分壹兩肉!另……傳本王令,鎮北附近所有閑著的府兵,以隊為基礎,到附近百姓家幫忙搶收。”
  “諾!”馬周心情沈重的應了聲。
  秋收,壹個全靠人力幹的體力活,天又這麽冷,百姓家裏甚至沒有足夠的禦寒衣物,不可能全員到地裏去忙活,就算是有府兵的幫助,至少也需要壹個月的時間才能勉強完成。
  只是這老天爺卻不會給他們壹個月的時間。
  ……
  “妳們幾個把衣裳都脫下來,老大妳穿上,跟著到地裏收糧去,他娘,把家裏收拾壹下,用土做壹個竈臺,點上火,別把這幾個小崽子凍壞了,等晚上就把糧食烤烤!老二,妳去村裏喊壹聲,讓大家抓緊準備搶收!”老府兵張力在家中指揮著壹家老小,府兵既是兵,也是農。
  況且張力現在已經不是府兵了,之前北征的時候受了傷,雖然經過幾個月總算是恢復了過來,但身體已經不再適合繼續上戰場。
  張力也不想走了,於是便留了下來,後來家眷也壹起移民到了這裏,壹家人在這座名叫張家村的地方住了下來,村子裏壹共有九十戶人家,姓張的人最多,張力因為當過府兵,所以被推舉為裏正,負責村子與上面的溝通,眼瞅著要變天,盡管糧食還沒有長成,但也到了不得不收的時候。
  兩個竹筐,兩根扁擔,壹把鐮刀和壹把菜刀,這就是張力的農用工具。
  鎮北什麽都缺,鐮刀都不能滿足,各家各戶家裏能用的東西,幾乎全都會派上用場,雖然不是那麽的順手。
  幾匹戰馬吭吭乏力,鼻孔中喘著重重的粗氣,兩道白色的哈氣雙目可見。
  戰馬上的士兵神色稍顯疲憊,見到這壹幕,張力連忙站到了路的兩邊,但身後的百姓卻有些茫然,大家也都知道要搶收,時間是最緊要的,讓開壹條道讓他們能過去就行了,完全沒必要站在這裏等著他們走。
  “大家快到路的兩邊!”
  “邊關急報!”
  幾乎與此同時,張力吆喝著百姓讓路,距離還有數百步遠的騎兵也朝著人群大聲的吼了句。
  百姓們這才恍然大悟,連忙退到道路的兩旁,給這幾個騎兵讓開了壹條通道。
  戰馬上的士兵沒有多看這些百姓壹眼,他們的目光始終都在路的前方,胯下的戰馬已經不知道跑了多久,但還是要繼續賣力的往前跑著。
  戰馬呼嘯而過,短短的壹句話,卻給這些百姓們心中留下了異常沈重的打擊。
  “老張哥,這是咋回事啊?該不會又要打仗了吧?”從內地遷徙過來的趙大海滿臉的憂愁,搶收就夠讓人郁悶的了,在打仗的話,這是要讓他們死啊……
  “應該是突厥人來了吧?”張力稍稍有些楞神。
  “什麽?突厥人?”
  “他們不是被打敗了嗎?”
  “大家別管這些了,齊王在北邊駐紮的有壹萬大軍,大將軍蘇定方親自統帥,鎮北也有壹萬多大軍鎮守,突厥人也並沒有什麽好害怕的,有這兩萬大軍在,突厥人別想南下壹步,他們打不到咱們這的。”張力搖了搖頭,朝著眾人鼓氣道,“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搶收,趁著下雪前能收多少收多少,齊王那裏雖然準備了不少的糧食,但齊國有這麽多人,到時候能分多少還不壹定呢,這靠人始終不如靠自己。”
  “打不到這裏就好!還是趕緊幹活吧!”作為參與了北征的老兵,雖然已經不再是府兵,但他的話依舊很有影響力,如同定海神針壹般的紮在眾人的心中,原本的擔憂也逐漸的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滿眼的糧食,還沒有完全成熟的糧食。
  ……
  從北往南,最短的路程便是從鎮北的北門進入,從南門離開。
  幾匹戰馬壹路上風雨疾馳,遇人便喊,在引起百姓慌亂的同時,也在迅速的接近著黃河南岸的大營。
  邊關急報?
  隱隱的聽到了騎兵的喊聲,與李元吉同去鎮北城的馬周黯然壹楞。
  李元吉也微微瞇著眼睛,看著前方不遠處的幾個騎兵,壹張臉被凍的有些發白,雙手也更是有些僵硬,若不是依靠著高橋馬鞍與鐵馬鐙支撐,怕是早已從戰馬上跌落。
  “邊關急報!頡利率部七萬正逼近邊關,大將軍以率北軍嚴陣以待!”
  “什麽?頡利不是敗了嗎?他竟然還有心思南下?”馬周覺得震驚不已,夷男南下他還不會覺得這麽震驚,可頡利敗的連底褲都輸得壹幹二凈,拿什麽南下?
  接過戰報,李元吉沒有理會馬周的質疑,直接打開。
  頡利部和梁師都部同在壹起,共計約七萬大軍,少量後勤,正在南下,具護北城約有兩日的路程,昨日蘇定方便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四散偵查,但卻沒有發現異常,這才發出了這封急報。
  “頡利只是敗了而已,又不是徹底的失去了他的實力。當日本王戰勝頡利之時,他與梁師都部匯聚壹起,大約還有十萬左右的兵力。”李元吉微微瞇著眼睛,眼光不由的看向北方。
  “殿下曾說過夷男的野心,難道是……?”李元吉這麽壹說,馬周瞬間想到了當日李元吉與自己提起過的北征,不由為之壹驚,滿臉質疑的看向李元吉。
  “不錯!夷男早就想幹掉頡利,然後好讓他的部落有壹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痛打落水狗,夷男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當日的十萬,如今的七萬,答案已經很清晰了。”漠北的事情自己沒怎麽關心過,壹是沒有時間,而是沒有精力,只是向北偵查七日的距離做好警戒即可,然後跟隨著築城的速度,壹步步的將腳步向北踩去。
  頡利失去了後勤,這麽壹個大好的機會,機關算盡的夷男又怎麽可能會放棄?
  很顯然,當日自己撤軍以後,夷男率部繼續圍追堵截頡利部。
  雙方肯定經過大戰,不然不可能壹個夏天過去,頡利部就損失近三萬兵力,這又不是冬天。
  忙於躲避夷男的攻擊,沒有時間去掃蕩周邊的弱小部落,頡利能將那十萬人帶到現在已經算是不易,但眼瞅著冬天要來了,打了整整壹個夏天的頡利,若是在搞不到後勤,他的這十萬人怕是熬不過這個冬天。
  所以,南下的事情就能解釋的通了。
  壹個是兵力比自己多,什麽也不缺的夷男部,壹個是僅有兩萬兵力,卻還處處受朝廷排擠的齊國,選哪個?這還用選嗎?
  “看來本王的計劃又要泡湯了!”李元吉甚感無奈,留著頡利與夷男不停的爭鬥,消耗他們的實力,等自己發展好了以後在北上漁翁得利,但是現在看來,這個如意算盤顯然已經不靠譜了,繼續淡淡的說:“傳本王令,召集南軍,明日於鎮北集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