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門

叨狼

都市生活

頭痛欲裂,生不如死。
葉開的腦子裏面亂得很,有壹種錐心入髓的疼痛,好像被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55章 別拿村長不當幹部!

官門 by 叨狼

2022-5-1 21:55

  獲得了葉老爺子的授權,葉開的心中也是有些躊躇滿誌的感覺。
  在他的印象當中,通訊行業與計算機行業,是非常賺錢的兩個行業,但是具體怎麽來操作才是最合適的,仍然需要好好地籌劃壹番。
  這三個行業的龍頭城市,自然就是京城、明珠、以及江口市。
  如今國內這兩個方面的行業依然是處於蹣跚起步階段,隨著國際市場的走強,國內也有很多本土力量和海歸力量們,開始大舉入市,這也是得益於國內政治環境好轉,經濟形勢有了明顯的轉機。
  京城的形勢復雜,葉開並不想在京城大張旗鼓地去搞壹些事情,他只想要在京城搞搞娛樂業和餐飲業,至於說江口那邊兒雖然是小企業眾多,但是自身的研發力量也就壹般而已,更多的是壹種代工模式,也不是葉開所希望的那種。
  所以葉開選擇了明珠市作為老葉家在通訊行業和計算機行業的突破口,計劃在明珠市大顯身手,葉子平主政明珠市,也給葉開大顯身手帶來了體制上的保障。
  實際上,明珠市自八十年代發展壯大至今的民企,能夠聞名全國的似乎也數不出幾個,能夠讓人覺得耳熟的很少很少。
  不過進入九十年代,由知識商人經營的新型企業,趕上了兩次發展的絕佳機會。
  壹次是南門事件前後,抓住國內經濟變動產生的新行業,還有壹次就是互聯網技術大潮帶給知識界的財富機會。計算機興起帶給京城巨大的行業機會,大浪淘金之後聯想在PC行業興起,王選在激光制版印刷方面建功,明珠市卻在這些行業中無所建樹,也是怪事。
  這批知識商人分兩類,壹類活躍在傳統產業領域,生存能力強,依靠政治上的敏感,借著共和國幾次大勢變遷,完成了第壹桶金的儲備,或得以超常發展,企業發展過程中政商分寸拿捏得相當合適。
  實際上,作為已經登上神壇的江成同誌,他也有心培養本土技術民企,當年他在明珠的時候,有壹家文化人創業的企業安排視察接待。
  當時江成同誌坐定主席位置,管理團隊兩邊落座,左手邊是文史哲本科碩士背景的管理團隊,右手邊是生物物理出身的管理團隊。
  這位企業老總對國家發展科技的政策極為贊同,認為國內也該到知識分子擁有財富的時代了。當時江成同誌見他應對得體,滿目青春年少,學識整齊,不由得印象不深刻,不由得不生好感。
  當然了,這些人手裏面並沒有多少現金流,他們如此苦心應對領導,當然有借重江成同誌名聲,打造自己事業的想法。
  在商言商,眾多技改資金項目,那都是不用還的貸款,只要妳有本事從政府那裏把錢弄出來就行。
  不過這壹類人,後來成了大器的並不多,給人的感覺有點兒像空手道。
  另壹種則是新興產業的新商人,基本是被互聯網和國際風投資本打造出來的財富神話,他們多數屬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壹批,如易趣邵亦波(海歸),攜程沈南鵬季崎(本土),盛大陳天橋。
  有人評價他們是手上最幹凈最陽光的中國新富人,其財富爆炸性增長源自外部能量。
  這類商人很適應在大都市的生存,與掌握國際資本的MBA畢業的各投行人士與風投家們講故事賣概念,直接對接國際商界是他們最鮮明的特色:經濟模式類似,經商理念傳承,發展資金也是來自於國際融資渠道。
  他們的出現,就把由港澳臺商人在高科技領域充當歐美二傳手的角色給取代了,從此大陸有了自己的行業翹楚。
  但是不管怎麽說,如果沒有技術革命帶來的新產業,沒有經濟變革帶來的新行業,就沒有這些商人們期盼的機會之窗。
  而隨著時代演變,這種機會也會逐漸趨向消失,這兩個時間窗口關閉之後,想要通過知識創富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
  不出現新的技術變革浪潮,知識青年就好比野百合壹樣,必須靜靜地等待春天。
  葉開考慮著這些事情,心中大概就為自己在明珠市的企業做好了定位。
  如今應該說時間之窗還是停留在第壹個窗口上,明珠市這邊兒正處在大搞城市建設的時期,說實在發展環境並不是很好,而且明珠市的地價也是壹個很重要的問題,相對投入成本有點兒太高了。
  葉開也有考慮過,自己好歹是當著聖王村的村長,如今那邊兒倒是有很大的壹片地方,是可以利用起來的,如果開發壹個高科技投資企業園區什麽的,距離明珠市也不遠,同時又可以享受山區的特殊優惠條件,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能夠將聖王村打造成為高科技企業園區,那麽村民們的生活自然水漲船高,也有可能在國內創造壹個新的歷史高度,高科技村!
  相對而言,中關村就是壹個電腦城,華西村不過是借著鄉鎮企業的名目發展旅遊業,葉開倒是想要讓聖王村變成共和國的矽谷,成為真正的高科技園區。
  只是這個目標雖然夠遠大,但是具體要實現起來仍需時日,而且需要投入的資金也會很多,當然了,壹旦科技園區發展起來之後,所能夠創造的利潤,那可真的不是幾個億幾十個億那麽簡單了,有可能催生的就是壹個又壹個的新興行業!
  葉開是坐著葉老爺子的車,直入大內的。
  因為他並沒有官方身份,雖然說是壹個村長,但是村長在共和國的最高權力面前,真的是很扯淡的壹個職位,村長能算幹部嗎?這個真的不大好說。
  不過誰也不能夠忽視村長所起到的重大作用,畢竟這是最基層的民選代表,說起來也是最能夠體現基層民意的壹類人。
  “對了,好像咱們家有個遠房的親戚,自稱搞出了新中國對世界文明的最大貢獻。”葉老爺子忽然對葉開說道。
  “什麽東西?”葉開聽了頓時壹楞,這個口氣有點兒大啊,不是騙子,就是真正的牛人,他倒是沒有聽說過,老葉家的親戚當中,出現過什麽高科技人才,更別說什麽堆世界文明的最大貢獻了。
  “具體是什麽我也不清楚,不過上次見我的時候,留下了他的名片,壹直扔在車裏的。”葉老爺子讓秘書翻了翻,找出壹張名片來,上面寫著這位遠親的名字,葉景升。
  “同宗同姓啊……”葉開見了之後就笑了笑,轉手就把電話打了過去。
  “妳好,我是葉景升。”對面的聲音倒是有點兒麻省理工味兒。
  “我是葉開。”葉開開門見山地問道,“妳跟我爺爺說的那個新中國對世界文明的最大貢獻,到底是什麽東西?”
  “原來是葉二少,呵呵。”對方顯然是知道葉開身份的,他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道,“見笑見笑,那個,就是自動麻將機啊!”
  葉開聽了,頓時良久物語,這東西,倒是也能夠算是對世界文明的壹大貢獻了,既體現了傳統文化,又跟最新科技接軌,而且也有廣大的市場需求,嘿。
  葉開掛了電話,對葉老爺子說道,“這位真是個人才啊!”
  葉老爺子也聽到了葉開跟葉景升的對話,黑著臉半天都說話,這都是什麽人啊,還自稱是高科技海歸人才,做麻將機也能算是高科技項目?
  “我是說真的……”葉開笑著對葉老爺子說道,“單純的高科技技術其實很枯燥的,但是能夠將傳統行業跟高科技技術結合在壹起,都是需要壹些天才的頭腦來進行規劃的,咱家這位親戚,雖然算不上大才,但是小聰明總是有壹些的,至少他辦到了這壹點嘛。”
  兩人的車子進了大內,停下來之後,葉老爺子領著葉開,直接去了他的辦公室。
  又過了壹陣子,二老爺子和葉子平的車子,也分別抵達。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京的中常委和中政局委員們紛紛趕來,大概有二十多位參加今天的會議,規模不算很大,但是影響卻非常深遠。
  因為在今天的會議上,多出了壹個不是中常委、不是中政局委員、不是中央委員,甚至也不是正式在編的國家幹部,葉開葉村長!
  當然了,之前的會議都是討論大政方針的,葉開自然無緣參加。
  等到會議開了壹個多小時,基本上沒有什麽事情之後,中辦主任翁清源就壹臉和氣地走了過來,找到在休息室中喝茶吃點心的葉開,“小葉,領導們喊妳過去說話了。”
  “好的。”葉開擦了擦嘴巴,站了起來,隨同翁清源主任走進了會議室。
  “小葉……”
  “小開……”
  “又長個子了……”
  中政局的委員和常委們,認識葉開的為數不少,甚至有很多還抱過小時候的他,因此見到了葉開之後,都是笑嘻嘻地跟他說話。
  葉開壹壹答禮之後,終於來到了答辯席上,站定之後,先向眾人躬身施禮,然後才板著臉說道,“諸位叔叔伯伯,老爺子們大家好,閑話先不要提起,請大家保持肅靜,別拿村長不當幹部,我小葉好歹也是壹基層民意代表了!”
  他這話壹說,眾人頓時哄然失笑,就連五位中常委,也都揉起了肚子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