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

南山堂

歷史軍事

“妳說什麽,妳確定這詩是那個孽子寫的?” 太極宮中,李世民聽著百騎的匯報,怎麽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63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壹些決斷了

大唐孽子 by 南山堂

2022-3-15 20:41

  李世民所在的車廂,人員並不多。
  所以壹點也不會有什麽擁擠的感覺。
  甚至連李寬在這裏待了壹會之後,也選擇了去其他車廂轉壹轉,留下李世民跟房玄齡、長孫無忌幾個靜靜的坐在那裏欣賞著外面的風景。
  看了壹眼車廂裏頭只有蘭和和李忠帶著幾個人在那裏站著,李世民忍不住有了跟房玄齡好好暢談壹下的想法。
  “玄齡,妳覺得這個鐵路的修建,對於大唐來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很顯然,在剛剛的儀式上李寬的講話,李世民也是聽進去了的,但是他也沒有完全聽李寬的壹家之言。
  現在房玄齡這個支持李寬的人和長孫無忌這個反對李寬的人都在車廂裏頭,李世民有趁著這個機會跟他們兩個好好敞開心扉的交談壹下的想法。
  “陛下,鐵路的修建,對大唐來說肯定是有好處的,具體的好處剛剛楚王殿下也已經說過了,微臣就不再贅述。
  但是如果鐵路的修建計劃非常的激進,那麽對於大唐來說又會帶來很多副作用,這也是需要註意的。
  就像是隋煬帝修建大運河,從長遠來說對於國家肯定是很有好處的,但是因為修建計劃太過激進等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卻是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甚至間接的導致了隋末大亂。”
  房玄齡看了看李世民,再看了看長孫無忌,斟酌了壹下用詞。
  聰明的房玄齡,很敏銳的感覺出了李世民的這個問話沒有那麽簡單,似乎不僅僅是真的想要問鐵路好不好。
  “陛下,玄齡說的沒有錯,沒有人否認鐵路的出現對於大唐會有壹定的好處。
  但是這個好處到底怎麽樣,會不會引起壹系列的其他問題,這是大家現在還不清楚的。
  我聽說在長洛鐵路修建的時候,沿線好些村子裏頭就有人鬧事,認為鐵路的修建破壞了他們的風水。
  但是最終都被南山建工強勢的給處理下去了,甚至當地的縣衙還把這個村子裏頭的許多人都搞去各地移民了。”
  借著這個機會,長孫無忌自然要給楚王府上壹上眼藥。
  “這個事情我也聽說過,《長安晚報》還專門多次報道過相關的情況。不過後面《大唐日報》上面也綁著南山建工澄清了相關的情況。
  這些村民會出來鬧事,完全是因為拿了壹些人的好處,故意想要拖延南山建工的施工進度,所以最終才會被縣衙判處流放蒲羅中的。”
  房玄齡說話說的很委婉,但是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聽懂了。
  把《長安晚報》點出來,表明這個事情之前長孫家就是唱反調的。
  而再把《大唐日報》的澄清拿出來,也告訴李世民這個事情之前兩邊已經鬥爭過來,算是有了壹個結果了。
  “根據戶部匯總各州縣統計的數據來看,大唐各地的人口都有了明顯的增加,再加上我們大唐對於番邦屬國的吸引力非常強,現在長安城各個作坊用工緊張的局面應該是大大的緩解了。
  如果人口繼續高速的增加下去的話,那麽要想所有的百姓都能過好日子,那麽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就變得越發的有意義。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是修建水泥道路還是修建鐵路,意義都還是非常不凡的。”
  李世民倒也沒有糊塗到長孫無忌說什麽就是什麽的程度。
  反正楚王府跟長孫黨不對付,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這段時間但凡是有機會,彼此都是要踩壹踩的。
  不過,房玄齡現在旗幟鮮明的站在了李寬這邊,倒是讓李世民感到有點意外,又覺得理所當然。
  如果沒有李寬搞出來的青黴素,房玄齡估計已經是不在人世了。
  這個救命之恩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再加上房家本來就跟楚王府走的非常近,房遺愛更是李寬的跟屁蟲。
  所以房玄齡現在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倒也不算壹個讓人感到詫異的事情。
  就連長孫無忌都沒有覺得有什麽不能接受。
  “話是這麽說,但是我大唐地大物博,不管是遼東道還是鎮北道,亦或是江南道,都有大量的田地可以開發。
  之前在朝廷的推動之下,不少突厥人移民到了江南道,對於江南道的開發起到了壹定的作用。
  但是江南道中西部地區,仍然還有大量的田地沒有人耕種。
  哪怕是再多的人手,我們都是有辦法消化的。再不濟,也可以送到澳洲或者美洲,絕對不用擔心人太多的。”
  長孫無忌的這個反駁,倒也很難讓人找到什麽不是。
  這話本身是沒有錯的,甚至是李寬壹直鼓吹的。
  那是現在被哪來反駁,房玄齡還是有點不舒服的。
  “雖然海外還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發展,但是對於大部分的百姓來說,只要沒有到走投無路的地步,是沒有幾個人願意去海外的。
  如果在大唐就能有足夠的優質工作崗位,自然是比去到海外要更加吸引人。
  大唐要發展,海外要擴張,但是也不能出現外強中幹的局面。”
  房玄齡難得的跟長孫無忌在李世民面前直接鬥了起來。
  看到這壹幕,李世民也頗為無奈。
  如果不是長孫無忌現在力挺李治的話,李世民都已經下定決心要再次的易儲了。
  但是現在因為長孫黨的問題,讓李世民心中多少還是有壹點顧慮的。
  畢竟,他也不想看到朝中出現亂局。
  “在長安城跟洛陽之間,人員和貨物往來非常的頻繁,所以修建鐵路的話有壹定的意義,也能有機會收回成本。
  但是修建其他的鐵路,有那個錢財的話,倒是不如去修建更多的水泥道路,然後順便把沿線的水利設施搞壹搞,這才是正道。”
  雖然大唐的工業發展也很快,但是本質上還是壹個農業國家。
  至少絕大部分人都認為農業才是最重要的壹個產業,不能出任何差錯。
  否者就是地動山搖的局面。
  “水泥道路要繼續修建,並且擴大修建規模,這個我是完成認可的。不過這並不耽誤鐵路的修建,楚王殿下已經給出了三種融資的方案,如果朝廷有顧慮,完全可以壹文錢不出的。”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就這麽壹路上鬥著。
  在“哐當哐當”聲中,李世民越發的覺得有些事情需要做壹個決斷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