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唐孽子

南山堂

歷史軍事

“妳說什麽,妳確定這詩是那個孽子寫的?” 太極宮中,李世民聽著百騎的匯報,怎麽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90章 新壹輪的出海熱

大唐孽子 by 南山堂

2022-3-15 20:40

  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賬下的將士,基本上都跟著李寬從遼東走陸路回大唐了。
  剩下的也被安排在漢城、平壤等新設的駐地或者鴨綠江、遼河出海口新設的港口,準備今後徹底將渤海灣變成大唐的內海。
  這麽壹來,反倒是讓隨軍的商家回登州的場景,變得更加熱烈了幾分。
  因為主角不在,他們就成為了今日的主角。
  何余生就是其中的壹員。
  作為背井離鄉來到登州討生活的他,在上識字班的地方認識了楊三娘。
  兩人眉來眼去的就看對眼了,之後楊三娘的弟弟楊七娃出海回來,楊家的日子壹下子就上了好幾個臺階,連帶著何余生的生活也發生了大變化。
  雖然何余生不是吃軟飯的人,但是不得不承認,他人生的第壹個躍變,跟楊家有著密切的關系。
  開著壹個雜貨鋪子的他,由於有著楊七娃的關系,總是能夠進到各種各樣的貨物。
  甚至是南洋來的香料,他那裏都有壹些。
  至於登州出產的鹽巴、鹹魚、鯨魚肉幹、鯨油蠟燭,就更不用提了。
  當然,雜貨鋪子更多的是售賣百姓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物品。
  靠著楊七娃資助的這個雜貨鋪子,何余生和楊三娘的小日子過得倒還算安穩。
  不過,大富大貴肯定也是指不上了。
  今年還不到三十歲的何余生,自然不希望壹輩子就守著壹個雜貨鋪過日子。
  這壹點,華夏大地的百姓跟倭國,乃至歐洲那邊的很不壹樣。
  在華夏,每個人都希望通過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願意認命。
  但是在倭國,情況卻是有所不同。
  哪怕是到了後世,許多人家的產業,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的壹代壹代傳下去。
  如果這個產業是規模龐大的企業,那麽這事肯定很正常。
  偏偏很多都是壹些小作坊,甚至連小作坊也談不上,只不過是個制作豆腐或者打鐵或者雜貨鋪之類的不起眼的“產業”。
  這種行為,在華夏是完全沒有市場的。
  不說很多富二代們連父親的大企業都不願意去繼承,更不用說這種“上不得門面”的產業了。
  所以,當李寬從登州出發,號召商家跟著大軍前往高句麗的時候,何余生動了!
  他把雜貨鋪子裏頭所有的東西都裝上了船,還去大唐皇家錢莊登州分號借了壹大筆錢財。
  嗯,以他的身家來看,算是壹大筆錢財。
  畢竟,五百貫錢對於他來說,如果不是因為錢莊的人知道他有個妻弟在東海漁業混的不錯,是借不出來的。
  “余生,這裏,我們在這裏!”
  等到碼頭上的熱鬧氣氛稍微消散壹些的時候,何余生才從船上下來。
  畢竟,船只不是他的,肯定要優先船主自己的東西。
  “三娘,我回來了!”
  剛剛下船就看到了自家婆娘,何余生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壹趟出海,可謂是無驚無險,最開始的擔憂全部都白費了。
  “我看看!”
  當何余生站在楊三娘面前的時候,她圍著轉了壹圈,確定自己的丈夫沒有受傷之後,心中壹顆才算是落了地。
  “沒有受傷就好!”
  對於楊三娘來說,何余生有沒有掙到錢是次要的,人是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三娘,走,我們回家!先去雇傭壹輛馬車,明天再來碼頭搬運東西,今天估計是輪不到我了。”
  何余生隨身背著壹個簡易的包裹,拉著自己婆娘的手臂,激動的就要往家裏走。
  當然,出去太長時間了,遵規守紀的何余生,難免心中也在蠢蠢欲動。
  但是,更多的是心中那些喜悅和激動,需要找壹個人分享。
  畢竟,在船上的時候,總不能到處跟人吹噓自己發現了多少商機,掙了多少錢。
  沒有幾個人會這麽幹。
  ……
  “呼!”
  壹陣運動之後,何余生心滿意足的開始講述起自己這壹趟的經歷。
  “六千貫?這……這麽多銀票?”
  楊三娘突然聽到這個數字之後,也不顧渾身疲憊,激動的從床上坐了起來。
  對於壹個月也就掙兩三貫錢的雜貨鋪子來說,六千貫實在是壹個天文數字。
  楊三娘從來沒有想到自家有壹天能夠掙到這麽多的錢。
  當初自己的弟弟那麽辛辛苦苦的出海去倭國,也沒有分到這麽多的獎勵啊。
  “余生,妳……妳沒有做什麽違法亂紀的事情吧?高句麗雖然跟登州不壹樣,但是如果妳做了壞事的話,最終朝廷肯定不會放過妳的。”
  楊三娘很是擔心的看著何余生。
  “楚王殿下號召大家去高句麗,我們的所有行動都是跟著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麾下的將士身後,哪敢做什麽違法亂紀的事情啊!”
  楊三娘的反應讓何余生很有成就感。
  雖然何余生也知道相思淳於家等大商家,在這壹次的高句麗之行當中,掙的錢財是自己的幾十倍,幾百倍,但是他並不羨慕。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對今後就沒有想法了。
  相反的,回來的路上,他就已經規劃好自己今後的安排了。
  “那怎麽能夠掙這麽多錢呢?妳只不過是帶著雜貨鋪子裏頭的壹些貨物去了高句麗而已,那裏兵荒馬亂的,妳那些東西也賣不起價錢啊。”
  “話可不像妳這麽說!高句麗雖然兵荒馬亂,但是局勢其實壹直都在楚王殿下的掌控之中。再說了,我們這壹次有上百艘商船跟在大軍後面,單單各家的掌櫃、夥計和護衛數量就已經超過了壹萬人。
  這麽多人也是要吃喝拉撒的,高句麗越亂,他們就越不敢隨意下船。這麽壹來,我就幹脆在船上開起了雜貨鋪子。剛開始的時候,我的售價也不算很誇張,但是沒壹會我就發現不對勁了,所以立馬開始提價。
  像是壹塊普通的小茶磚,剛開始是賣幾十文錢,後面提到壹百文、兩百文,壹個銀幣,居然壹會就賣光了。特別是大軍在大同江上遊弋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賣的非常好。等到順利攻下平壤之後,就更不用提了。我們那雜貨鋪子的貨物,原本的價值頂多就是壹百來貫,但是生生的賣了壹千多貫錢。”
  何余生覺得自己當初眼光還是不夠好啊。
  要不然直接多帶壹些雜貨鋪子的東西出發,哪怕是什麽不做,單單在船上開雜貨鋪子,也能掙到大量的錢財。
  “壹千多貫錢?這麽多?”
  利潤率超過百分之壹千,這個事情已經超過了楊三娘的想象。
  “沒錯!就是壹千多貫!”
  何余生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那……那也不對啊。妳剛才不是說掙了六千多貫嗎?”
  “是啊!後面幾千貫是大軍入城之後,查抄了大量的高句麗勛貴的家財,然後轉賣給所有商家。為了體現公平,所有跟著大軍出征的商家,都有機會以極低的價格收購這些財產。當然,根據各家的貢獻情況以及攜帶的錢財數量,情況會有所不同。反正我當時是低價買了壹套平壤城的院子,以前的房主是高句麗的壹個官員,連帶著院子裏的壹些財產也全部轉讓給我了。
  好家夥,妳是不知道,這個高句麗官員,別看級別不是最高的那壹批,但是家中的金器和銀器卻是不少。如果不是我在船上的時候就掙到了壹千多貫,又加上楚王殿下有意扶持我們這些跟隨出征的商家,我根本就不可能買得起那樣的壹處院子和裏面的財產。”
  “壹個院子壹千多貫?這得是多大的院子啊?”
  “財產,重點是院子裏的財產,那個才是最值錢的。當然,占地近百畝的大院子,放在平時,應該也是值個幾百貫錢的。只不過到了這個時候,除了金銀財寶,其他的都不值錢了。妳可能都想象不到,在登州的珍寶閣裏頭要賣十幾貫錢壹根的老山參,平壤城離壹個銀幣就可以換到兩根。”
  何余生說起自己的經歷,那是越說越激動。
  這壹輩子,他都還沒有碰到比平壤城處置戰利品更加激動的事情。
  作為高句麗的國都,平壤城有著幾百年的歷史,並且從來沒有真正的經歷過戰火。
  再加上平壤城方圓幾百裏,本身就有好幾個金礦,所以高句麗的勛貴們積累的財富,可想而知會有多少。
  金器銀器之多,超出了所有商家的預料。
  “這麽誇張?那豈不是大家都要搶瘋了?”
  楊三娘像是聽玄幻故事壹樣的聽何余生說著平壤城的事情。
  “搶倒是沒有人敢搶,楚王殿下身邊的王富貴親自操持著戰利品專賣的事情,誰也不敢亂來。當然,最主要的是戰利品太豐厚了,大家根本就搶不過來。別看我們有幾百個商家跟著去了,但是平壤城單單要出售的宅子就超過壹千處,這還是有名有號有規模的宅子。
  算上壹些底層犯官的住所,到底有多少房子在售賣,估計都沒有人搞得清楚。當然,最值錢的不是這些房子,而是這些房子裏的東西。很多時候,因為要處置的東西太多了,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麾下的後勤處也是直接設定壹個價格,壹口價將壹處宅子連帶著裏面的東西壹起賣了。我們家買的院子就是這麽買回來的。”
  “妳的錢都拿去賣院子了,那又怎麽變成多出了幾千貫錢了呢?”
  楊三娘腦子倒壹直都還算清醒,覺得有必要搞清楚自家的財富到底是怎麽來的。
  要不然,從今往後,她睡覺都要睡不好了。
  “這個還要從大唐皇家錢莊平壤分號說起。當初楚王殿下拿下平壤城之後,大唐皇家錢莊很快就行動了起來。不過是壹個月不到的功夫,平壤城最繁華的地段,錢莊的分號就設立了起來。而分號的第壹個業務就是借貸!”
  “借貸?”
  “沒錯!所有商家可以找大唐皇家錢莊借錢,錢莊根據他們掌握的商家的情況,確定最高可以借多少錢給妳。當然,因為是沒有任何抵押物的借貸,利錢比較高,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高。但是,跟大家在平壤城收獲的利益相比,這些利錢就不算什麽了。”
  何余生覺得大唐皇家錢莊還真是下了壹步好棋。
  要不是有這麽壹個分號的設立,已經花光了說有錢財的商家們,可謂是好長壹段時間都沒法有什麽大動作。
  甚至壹些交易都要通過以貨易貨的形式來展開。
  說白了,那時的平壤城,進入了壹個錢荒的狀態。
  說有大唐的金幣和銀幣、銀票,都流到了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這裏,偏偏大軍暫時沒有什麽特別需要向商家購買的東西。
  這麽壹來就尷尬了。
  這就相當於政府手中有非常多的錢,但是不花。
  而商家手中卻是全部現金流斷裂了!
  所以何余生才會佩服大唐皇家錢莊來的真是時候,壹口氣將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賬下的錢財全部都承接了下來。
  雖然大客戶有優惠,收不到保管費。
  但是,這麽大壹筆資金,壹轉手就借貸出去給商家,可以收獲大量的利錢不說,還把市場給盤活了。
  有了錢莊借貸的錢財的商家們,立馬就行動起來了。
  幾百個商家,基本上每家都在平壤城買了壹處或者幾處的宅子及裏面的財產。
  但是大家並不會真正的生活在這裏。
  至少是不會長期的生活在這裏。
  這個時候,裏面的財產處理就提上了日程。
  每家商戶做的生意都不完全相同,宅子裏的很多東西都不壹定是自己需要的。
  把東西賣個需要他的人,自然是壹個最佳的選擇。
  反正都是低價買回來的東西,以比登州低壹些的價格賣出去,大家也不會覺得心疼。
  再說了,低價賣出去東西之後,自己也可以低價的買壹些自己需要的東西。
  這麽壹番折騰之下,何余生的財富立馬就指數般的上漲了起來。
  在給楊三娘解釋了壹番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何余生的精力總算是被消耗壹空,迷迷糊糊的睡過去了。
  而在登州府中,類似的場景卻是壹點也不少。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跟著大軍出海的商家全部掙了大錢。
  這個消息,當天晚上就傳遍了登州府。
  雖然在大家回來之前,就已經有傳言說跟著楚王殿下前往高句麗的商家掙了大錢,但是那時候大家都只是聽壹聽,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可是,如今這些商家帶著實打實的各種錢財和貨物回來的時候,給大家的沖擊就不壹樣了。
  感受最直接的就是珍品閣的登州分號。
  船隊回來之後,各種奢侈品的銷售,直接上了壹個新臺階。
  而各處售賣四輪馬車和自行車的鋪子,生意也火爆的壹塌糊塗。
  “東家,我們可能現在就要開始重新進貨了,要不然鋪子裏的自行車,不用賣壹個月,壹個星期都可能堅持不下去了。”
  文登縣縣衙附近的壹處自行車售賣鋪子,是劉文飛開的。
  自從成為了永久自行車作坊的經銷商,劉文飛已經在登州等地開始了十幾家分號,生意雖然不算特別火爆,錢卻是沒有少掙。
  前兩天,長安城那邊還剛剛運來實際馬車的永久牌自行車,原本的訂購計劃是按照壹個月的需求來做的。
  現在聽到鋪子裏的掌櫃說馬上要追加訂單,他還是感到有點驚訝。
  “不是昨天剛剛到貨壹個月的量嗎?為什麽現在就要開始訂貨?”
  登州是劉文飛重點布局的壹個地方,掌櫃的自然也是劉文飛信任的老人。
  但是,劉文飛聽到這個要求,還是感到了差異。
  “是的!昨天就到了壹批貨,但是東家您有所不知,今天從早上開始,現在太陽還沒有落山,就已經賣出去了過去好幾天才能賣掉的自行車。我估計接下來的幾天,這個場面可能會更加瘋狂,很可能過個幾天,我們鋪子裏的自行車就全部售賣壹空,甚至連那幾輛售價最高的自行車,也會被人買走。”
  “嗯?”
  劉文飛不解的看著自家掌櫃。
  “東家,是這樣的。您今早剛剛到登州,可能還不知道這裏發生了什麽。楚王殿下帶領的大軍在高句麗取得了重大勝利!”
  “這個事情,我在長安城的時候就已經聽說了,《大唐日報》早就報道了啊。但是這跟我們鋪子裏的自行車售賣有什麽關系呢?”
  劉文飛顯然還是沒有搞清楚自家的自行車為何就熱銷了。
  “嘿,關系大了!當初跟楚王殿下去高句麗的,不僅有大唐的將士,還有我們登州府大量的商家。至少兩三百個商家,帶著大量的夥計和壹百多艘海船跟在大部隊後面,幫助大軍運輸壹部分後勤物資和打掃戰場、處理戰利品。
  您是不知道,昨天市舶司收稅的夥計,數銀票都要數的手抽筋了,不算壹些還沒有變現的物資,單單現在統計的市舶稅,就已經超過了壹百萬貫,可想而知這些商家跟著大軍掙了多少錢。”
  掌櫃的有點羨慕的說著自己了解的信息。
  這些信息,在登州不是什麽秘密,各個酒樓的說書人都把這些東西當做是最新的爆料來吸引顧客的註意呢。
  也就是劉文飛今天上午才來到登州,還沒有搞清楚情況。
  “壹天就收了超過壹百萬貫的市舶稅?真的假的?”
  哪怕是劉文飛見多識廣,也被驚到了。
  要知道,哪怕是朝廷的賦稅連年增加,如今也不過是剛剛突破兩千萬貫而已。
  結果這登州壹地,壹天的市舶稅就已經超過了壹百萬貫。
  “千真萬確!這些商家繳納了壹成的市舶稅之後,自然也會給隨行的夥計們發放大量的獎勵。少的可能是幾十貫,多的幾百貫,甚至幾千貫也是有的。這些夥計們,不見得有錢去買四輪馬車,但是買壹輛自行車,還是沒有問題的。其實,不僅我們的自行車賣瘋了,我們對面的那家售賣奔馳四輪馬車的鋪子,今天上午就直接賣斷貨了!”
  很顯然,登州府如今迎來了壹小波的報復性消費。
  壹個人的錢財,如果來的非常辛苦,往往會花的非常精打細算。
  但是如果這個錢是抽獎或者其他意外得到的,那麽很可能三下兩下就花出去了。
  這個行為習慣,不管是大唐,還是後世,其實都是壹樣的。
  “出海去高句麗的商機,居然也如此巨大?”
  劉文飛心中不由得暗自後悔。
  當年楚王殿下帶著壹幫人馬前往倭國,獲得了巨大的收益,這個事情他早就知道了。
  今年李寬離開長安的時候,也是放出風聲要帶著商家壹起前往高句麗,但是真正有行動的並不多。
  所以到了登州的時候,李寬還得親自去安排,讓更多的商家能夠跟著大軍出征。
  現在看來,那完全是在給大家送壹場天大的富貴啊。
  “聽說高句麗的金礦和銀礦數量不少,許多高句麗勛貴家中都有金器和銀器。如今高句麗的勛貴都被抄家了,自然會有大量的財物被查抄處理,這就給了商家非常大的機會。除此之外,高句麗畢竟也是壹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哪怕是如今被大唐占據了遼東,並且還分裂成三個國家,人口也還不少。”
  “那妳覺得我們要不要考慮在平壤城也設置壹個永久自行車的售賣鋪子?妳覺得那些高句麗人會買嗎?”
  劉文飛顯然是不想繼續錯過發財的機會。
  “自行車對於半島勛貴百姓來說,都是稀罕物件。如果我們把它運輸到平壤城售賣,雖然不知道賣的好不好,但是想來不會虧錢。聽說東海漁業和大唐水師在平壤城外都有駐地,單單這些人的消費能力,就足夠我們鋪子售賣許多自行車了。”
  很顯然,這個掌櫃的也想繼續擴大壹些業務規模。
  畢竟,作為劉家的核心掌櫃之壹,他可不僅僅是拿死工錢的。
  劉文飛的生意越好,下面的掌櫃們能夠拿到的分紅就越多。
  “好!有妳這話,我就放心了!我明天就去拜訪壹下熟悉的商家,同時讓人立馬從長安城運輸大量的自行車過來,盡快的把平壤城的分號給搞起來。”
  “東家,這自行車組裝好了之後,運輸的效率比較低。最近鋪子裏的幾名夥計,都已經數量的掌握了自行車的組裝技巧,我覺得可以把自行車拆分成幾個散件之後運到登州,然後運到平壤城。這麽壹來,我們的運輸成本至少可以降壹半,讓利潤變得更加豐厚。”
  對於古代的商品來說,物流成本的占比是壹個非常嚇人的數字。
  黃金珠寶之類的小件物品還好,要是大件的,從長安城運輸到登州,價格貴的離譜。
  就比如這永久自行車,平均壹輛的運輸費至少需要三百文錢。
  這還是使用了專門的自行車運輸四輪馬車之後的結果,否則的話,這個數字還能再翻壹番。
  可想而知,物流費對於大唐的商家來說,是多麽恐怖的壹個存在。
  “嗯?妳這個主意不錯,妳可以去試壹試!甚至後面如果我們在平壤城的生意做得好,我們可以直接找東海漁業造船作坊定制壹輛專門運輸自行車的海船,這麽壹來,我們的運輸成本就可能進壹步的下降。”
  作為壹個商人,沒有幾個人會對降成本的事情不感興趣的。
  畢竟,售價不便的情況下,成本降低的越多,就意味著利潤增加的越多。
  這可不是簡單的降低了幾百文錢的事情。
  打個比方,後世壹個售價兩千塊錢的手機,正常的純利潤可能只有壹百塊錢。
  但是妳把成本降低個壹百塊錢,看似只降低了百分之五,但是純利潤卻是差不多變成了兩百塊錢,翻了壹番。
  長期算下來,這絕對是壹個誘人的數字。
  “好的!那東家我立馬就開始安排,這壹次,我們絕對不會再次錯過出海熱潮。”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