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武獵

歷史軍事

女人追男人,其實也很難。
比如,壹個女警追男逃犯。
“李洛!妳再跑我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59章 無奈的戰術

葬元 by 武獵

2021-6-15 20:17

  進入九月,在特察局和趙顯的作用下,河南江北超過九成的州縣易幟歸唐。這使得北伐軍成為主場作戰,而原本是“主人”的元軍,卻成了孤軍深入敵境。
  絕大多數的驛站通道,都控制在歸唐州縣手中。就是大都的聖旨,都無法通過驛站傳遞到信陽、澠池、瀘州三處元軍大營。
  元廷傳遞聖旨的侍衛剛進入河南,就被唐國特務和地方官擒獲,送往開封關押。
  驛站被掐斷,這三處元軍無法接到大都的旨意,當然不能擅自撤軍,只能按照既定方略和唐軍決戰中原。
  信陽東北,佛貍原,唐軍大營。
  佛貍原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南征時駐軍之地,所以被稱為佛貍原(太武帝字佛貍)。
  之前,佛貍原是壹片牧場。元廷假惺惺的“中原歸宋”之後,佛貍原又改回耕地。如今,又成了唐元兩軍對峙的戰場。
  十余裏方圓的佛貍原上,兩支大軍氣勢幹雲的相隔五裏對峙,讓秋高氣爽的原野充滿無邊的殺氣。
  壹桿高高的龍鳳呈祥大纛,佇立在唐軍大營前。整個營盤連綿七八裏,旌旗如林,氣度森嚴。
  五裏之外的元軍大營,則只是壹圈圍起來的闌珊,裏面是密密麻麻的蒙古包。看似簡單,其實隨時都能夠拔營,簡而不凡。
  這片原野上,整整駐紮了雙方三十萬大軍。
  其中,元軍騎兵是十萬人,步兵五萬。唐軍騎兵八萬,步兵七萬。
  很明顯,雙方都是以騎兵為主。
  但是元軍騎兵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要強出壹籌。
  唐軍大營內,唐主李洛正在召開戰前軍議。
  對於李洛來說,這是壹場最難打的仗。
  因為李洛還是第壹次面對高達十萬的蒙古色目騎兵集團。
  這十萬大軍可沒有土司騎兵,也沒有南蠻騎兵,而是純粹的蒙古色目騎兵,實打實的北方精銳。
  而且數量高達十萬,還是在有利於騎兵的中原地區。
  這是壹支極其可怕的,足以滅國的騎兵力量。
  光看對方十萬騎兵,二十多萬匹戰馬,就知道此戰有多難打。
  中軍大帳之內,騎兵大將虎古正在建言。
  “陛下,元軍騎兵士氣旺盛,騎射精強,其中純粹的蒙古騎兵就有三萬人。要是他們散開軍陣,以散兵之勢對我軍包圍騷擾,逼迫我軍只能壹直保持陣型,則日子壹長,我軍就不堪其擾了。”
  “可要是主動接戰,對方未必會給我軍機會。更討厭的是,元軍完全可以不和我軍決戰,而是四處出兵,對中原百姓燒殺搶掠,以補充糧草。而我軍將無可奈何。此戰,是否要不惜騎兵損失,硬生生的拼消耗,先滅了元軍步兵?”
  李洛聽著虎古的話,皺眉思索,陳淑楨等將帥也苦苦思索。
  北伐之前,雖然也想過這些問題,可始終抱了元軍主動決戰的心思。
  但如今,元軍遲遲不主動決戰,這戰局就玄妙起來。
  元軍騎兵更多,騎射更強。唐軍要是主動接戰,元軍騎兵完全可以無視的避戰,甚至脫離戰場,四處殺燒搶掠。
  這是李洛最擔心的。
  元軍騎兵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元軍騎兵壹人雙馬,甚至壹人三馬。而唐軍騎兵是兩人三馬,最多就是壹人雙馬。
  這機動性,還是要差不少。
  唐軍騎兵雖然超過二十萬,可是益州、雍州、恒北、南洋、瀛州、東州等要地,哪裏不需要壹些騎兵駐守?就是越州荊州等內地,也不能壹點騎兵都沒有啊,每個州總要留下壹兩千騎兵應急。
  這次北伐,唐軍抽調了十三萬機動騎兵,已經是最大限度了。
  沒辦法抽調更多了。
  “大汗。”哲劄站起來,“蒙古騎兵的控馬帶馬本事,那的確是無人能比,只要他們不想決戰,要消滅他們是不可能的。”
  控馬很好理解,帶馬是什麽鬼?
  所謂帶馬,就是蒙古騎兵剩余的壹匹馬或者兩匹馬,能夠牢牢跟著主人,不會亂跑。壹萬蒙古騎兵,往往帶著兩萬甚至三萬的戰馬作戰,要是沒有帶馬的本事,那不是亂套了?
  高超的帶馬本事,不但讓蒙古騎兵的貳馬不離不棄,還能隨時換馬。蒙古騎兵在馳騁當中,往往能從壹匹馬上跳到另外壹匹馬。兩三匹馬輪流騎乘,壹日能奔馳數百裏!
  如此恐怖的機動能力,天下無出其右。
  別說唐軍騎兵做不到每人兩三匹,就算有,也沒有這個帶馬本事。結果就是貳馬找不到主人,會走丟掉,騎士想要換馬時,發現貳馬沒了。
  這個問題,唐軍騎兵已經多次發生。雖然唐軍騎兵也會訓練帶馬,可這帶馬的本領與騎射壹樣,絕不是幾年內就能訓練出來的。
  哲劄的話意思很明確,要不解決這個問題,決戰主動權就在元軍手裏。
  那麽,先滅掉元軍步兵,可能就是最好的方案。
  “但以臣所見,滅掉元軍步兵並無大用。”哲劄繼續道,“大汗也看見了,元軍騎兵忌憚大唐火器,壹直保持距離。等到他們糧草耗盡,就會分兵幾十股,去各地打草谷,到時更難對付。”
  “壹定要趁著他們聚集在壹起,誘使他們主動決戰。”
  讓元軍主動決戰!
  這個問題,竟然成為比戰役本身更重要的問題。
  李洛沈思不語,覺得很是棘手。
  如何才能逼迫元軍騎兵主動決戰?
  元軍統帥麻素並不是庸才,而是壹個老將了。他就算接不到忽必烈的聖旨,也知道這仗怎麽打更有利。
  元軍如今算是“深入敵境”,加上軍需倉庫都被焚毀,按理說是耗不起的。
  可其實不是這麽回事。
  元軍壹定耗不起,會怎麽做?
  當然是四出打草谷啊。
  十萬鐵騎壹旦分成幾十股馬隊,到處燒殺掠奪,這河南江北就完了。
  就算唐軍贏了,那中原也會滿目瘡痍,生靈塗炭。
  變成馬匪的蒙古騎兵,只會更可怕。地方官府固然沒有能力剿滅,機動性跟不上的唐軍,也難以剿滅他們。
  “大汗,臣有個主意。請陛下讓臣所部壹人三馬,直接沖擊元軍中軍,死死咬住。這樣,元軍中軍無法逃走,勢必只能合圍臣的壹萬騎兵。”
  “那麽,大汗再趁機發動決戰!”
  李洛眼睛壹亮,沒錯,這個法子,是唯壹能逼迫元軍快速決戰的方式。
  “好。朕就讓妳壹萬蒙古色目騎兵壹人三馬,死死咬住麻素的中軍,等到妳陷入重圍,朕再派大軍給妳解圍!”李洛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只好答應了這個方案。
  李洛當然有其他方案。可是這個方案無疑是最有效的。
  現在陰謀詭計不好使了,只能打硬仗,拼實力。
  “喳!謝大汗!臣先下去準備!”哲劄行了壹禮,就告退出帳。
  “陛下。”陳淑楨露出擔憂之色,“哲劄壹萬騎兵,畢竟當年是蒙元精銳,他們不是蒙古人就是色目人,這當口,萬壹……”
  其他將領也露出憂慮之色。
  “是啊陛下。”顏隼說道,“不得不防啊。順義侯(哲劄)畢竟是蒙古將領,他的騎兵又訓練了三眼手銃,要是再讓他們壹人三馬,萬壹,萬壹他們臨陣倒戈,那就危險了啊。”
  李洛微微壹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順義侯和他的騎兵雖然是蒙古色目人,可朕是信任他的。這壹萬騎兵歸唐數年了,在南方都有了妻兒,如何還會背叛大唐?”
  李洛之所以相信哲劄和他的壹萬騎兵,還有壹個原因是,哲劄軍中既有特察局的特務,又有洛寧社組織。加上唐軍的待遇優厚,就算哲劄想叛變,那也很難做到。
  別說哲劄的確忠心。
  很快,壹萬匹戰馬就撥給了哲劄所部。如此壹來,很多唐軍騎兵就只有壹人壹馬了。
  與此同時,對面的元軍統帥麻素,也在召開軍議。
  “勇士們每人只有五十支箭,馬料也不夠,就是補充也難了。怎麽辦?先不和唐軍決戰,本帥打算分兵五十隊,四處打草谷,哪裏有漢人,哪裏就有馬料,將河南打爛,再慢慢北歸。”
  “大不了,這河南江北這個亂攤子讓給李洛,我們只要保持實力就成。至於那五萬步兵,我們也顧不上了。”
  麻素毫不留情地說道。
  參加軍議的,都是騎兵將領。統帥步兵的漢將,竟然沒能參加。可見麻素早有拿漢奸軍當棄子的打算。
  蒙古色目將領們紛紛點頭。
  “大帥說的不錯。大元有的是土地,有的是奴隸,不說河北河東漠南漠北遼東,就是西邊,也有萬裏疆土,幾千萬人口,根本不在乎這塊地!大元最寶貴的,就是我們的騎兵!”
  “只要保留騎兵,就不會輸!只會贏!”
  “好!”麻素站起來,“那就這麽幹了!我麻素是了解大汗脾氣的,大汗絕對不會怪罪我們不決戰,只會高興我們這麽做!”
  “分兵之後,全部往北,見到百姓就殺,見到東西就搶奪,見到女人就扒,見到房子就燒。妳們的戰馬,要從麥田上踩過去,妳們的彎刀上的血跡不能幹涸!壹邊打草谷,壹邊北上洛陽,參與圍殲文天祥。這就是我給妳們的軍令!”
  不過,還是有將領提出了反對。蒙古軍隊在外是軍事民主,統帥很難壹言堂,將領都有反對主帥戰略的資格。
  “那顏,末將認為,還是應該狠狠和李洛打壹仗,打出我蒙古大軍的威風。這樣分兵打草谷,固然能打爛中原,可是我蒙古大軍的威風呢?難道我們要想懦夫那樣,不敢和敵人硬碰硬對決麽?蒙古大軍怕過誰?要是斬殺李洛,那偽唐不就完了?”壹個名叫博術歹的萬戶說道。
  “我的博術歹啊。”麻素沈下臉,“勇士是什麽?勇士難道只有勇氣,沒有智慧麽?我比妳更了解大汗!”
  “決戰?就算打贏了李洛,我們的損失絕對不會小。只要我們的羽箭壹用完,馬料壹用完,就會成為被拔掉牙齒的老虎。我不能拿十萬鐵騎來賭!妳告訴我,對大元來說,是蒙古騎兵重要還是中原重要?”
  博術歹道:“當然是蒙古騎兵重要。可是,只要我們打贏李洛,就能繳獲唐軍的羽箭和火器,就能滅了另外兩路唐軍,就能重新掌控中原。只要發揮騎射的本事,不給唐軍火器機會,唐軍根本打不贏!”
  “妳糊塗!”麻素怒了,“要是打,那麽我們必須主動進攻!唐軍的火器就能發威!不讓唐軍火器發威,我們就無法進攻!這麽簡單的道理,妳為何想不明白?難道妳的智慧被毛兀思婆吃掉了麽?”
  “那為何我們還要來這裏匯合?”博術歹梗著脖子亢聲道,“要是早知道打草谷,我們就沒必要來這裏匯合。不來和唐軍決戰,來這裏幹什麽?”
  麻素哈的壹笑,“問得好!因為,我要逼得唐軍也匯合。只要唐軍匯合,他們的大軍就會行動緩慢,只要他們敢分兵,我們就回來。要是他們不分兵,那速度就和烏龜壹樣。”
  “等我們打幾天草谷,攢夠了馬料,就突然在洛陽匯合,參與圍殲文天祥!能吃掉壹路就吃掉壹路,軍無定勢,水無常形,讓李洛完全跟不上。”
  博術歹想了想,也覺得麻素說的有道理。
  “好吧那顏,是我糊塗了。那就分兵打草谷,再圍殲文天祥吧。”
  可是麻素還沒有正式下令分兵,就聽到外面的軍號聲。
  “哼,唐軍騎兵來了!傳令後撤,不給他們接戰的機會,分兵打草谷!”麻素壹邊往外走壹邊下令。
  他很自信,只要大元鐵騎想走,就無人能夠阻止。當然,這五萬步兵是包袱,幹脆犧牲掉。
  只要壹路北上打草谷,就能和洛陽大軍壹起圍殲文天祥,到時在回過頭對付李洛。
  利用騎兵優勢,利用唐軍分為三處的機會,各個擊破!
  這才是他麻素的真正用意。
  然而,麻素剛剛上馬,看到的竟然是只有上萬唐軍騎兵沖過來。
  怎麽只有壹萬人?
  麻素壹楞,難道是來送死的?
  可當麻素看到這股騎兵熟悉的馬術動作,立刻明白過來了。
  那是投降李唐的哲劄所部。
  該死的叛徒!
  “轟隆隆——”壹萬唐軍騎兵沖來,幾萬匹戰馬的聲音驚天動地。
  更遠的地方,剩下的七萬唐軍也壹起上馬,緩緩沖過來。
  麻素的大軍紛紛後撤,只留下列陣以待的五萬步兵。
  唐軍騎兵當然不會傻傻的沖擊步兵方陣,而是死死咬住元軍中軍不放,壹路追擊下去。
  麻素還沒有分兵,此時也來不及了,只能往北退卻,想拉開距離之後,再從容分兵。
  可是哲劄的騎兵壹直咬住不放。
  壹萬騎兵追著十萬元軍五十余裏,由於哲劄所部壹人三馬,麻素始終沒能擺脫哲劄部。
  “轟轟——”十余萬騎兵,幾十萬戰馬奔馳起來,當真連大地都在顫抖。不知道多少麥田,被毀於壹旦。
  又是小半個時辰過去,追出去八十余裏了,麻素仍然沒能擺脫哲劄,也就無法執行分兵的戰術。
  而且,哲劄不追別人,只追著他的中軍。
  “滅了這個叛徒!”追到百余裏後,麻素再也無法忍受的停止撤退。
  此時唐軍騎兵主力被扔出去老遠,只有壹萬騎兵追了上了,剛好趁這個當口,圍殲!
  麻素當然知道唐軍這麽做的目的,可是他也樂的將計就計吃掉這壹萬騎兵。
  “嗚嗚嗚——”
  停止撤退,轉為攻擊的號角壹吹響,十萬元軍騎兵壹起調轉馬頭,往兩邊兜圈子,企圖將哲劄包圍起來。
  “滅了大元的叛徒!半個時辰之內,滅了他們!”麻素下令。唐軍騎兵主力就在幾十裏外,壹定要速戰速決。
  很快,高速奔馳的哲劄所部,就被十萬元軍鐵騎包圍。
  然後,此時哲劄所部竟然不管不顧,仍然直沖麻素的中軍,毫不顧忌陷入被包圍的絕境。
  “嗖嗖嗖!”雙方騎士紛紛發射箭雨。
  等到哲劄所部騎兵沖到數十丈之內,馬上的騎士就紛紛收起弓箭,舉起三眼火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