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斬關羽

煙雨莽蒼蒼

歷史軍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董卓占據洛陽,廢天子,立年紀更小的陳留王為天子,將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六十章 激情四射,眾誌成城,震撼人心

三國開局斬關羽 by 煙雨莽蒼蒼

2024-2-17 20:21

  盧植坐在枝葉卷曲起來的壹叢翠竹旁,手裏面拿著壹個蒲扇,輕輕的搖晃著。
  他的思緒飛得很遠,眼神顯得有些空洞,坐在這裏發呆。
  天氣變得更加炎熱,也更加的幹旱。
  讓人擔心似乎這世上生活著的壹切,都會被無情的太陽,給炙烤幹枯。
  盧植這位漢朝的尚書,可以說是大漢最後的光彩耀目之人,真正的漢臣,有大才能。
  他得知了華雄所頒布的命令,也知道了華雄命令下達之後,關中各地對華雄命令的執行。
  整個人都充滿了感慨。
  他是漢朝老臣,而且之前待著的位置很高。
  他知道這樣的事情,放在原來的大漢根本不可能。
  推行以工代賑,這個明顯有著諸多好處的事情,僅僅是通過會議,作出這個決定,就極為困難。
  需要長時間,經過各個方面的扯皮與爭鬥。
  將這個決意通過之後,進行執行,面臨的困難更大。
  效率至少要比現在慢上十倍。
  而且所執行的效果,和現在華雄這裏執行出來的,相差十倍都不止!
  眾多原本用來賑濟災民的錢糧,還沒有真的開始以工代賑,就已經進入到了很多人的腰包之中。
  至於接下來的以工代振的事情裏,也必然會發生諸多的齷齪……
  二者根本沒有辦法相比。
  原本的時候,盧植對於大漢的傾頹,非常的無奈,格外的痛心。
  恨自己回天乏術,恨自己無力報國。
  可是現在,將關中華雄這裏發生的種種事情,和原來大漢,進行對比之後,他發現其實大漢,已經確實到了回天乏術的地步了。
  大漢的傾頹,看似突然,其實並不意外。
  從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醞釀了。
  壹點點的累積,累積到了壹個積重難返的地步。
  不論是誰,在這種情況之下,想要大漢重新強盛起來,也都不可能。
  更不要說大漢還換治者,更換的十分頻繁。
  外戚,宦官,黨固……
  年幼的天子,根本不足以面對這極其復雜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之下,皇權旁落乃是必然。
  和華雄這裏的行政效率等等相對比之後,他就更加覺得,大漢的傾頹不可挽回……
  走出自己的院落,來到書院之中。
  看到書院裏有不少學子,此時都面色緊張,或是神情凝重,或帶著壹些振奮的談論著事情。
  有的人,振臂高呼,要投身於這偉大的抗旱救災之中,盡壹份綿薄之力。
  也有人說人定勝天,值此危難之時,我輩學子,不能在此只看書,更應該投身到這場戰鬥裏,去戰天鬥地!
  壹起來應對旱災,保量保收,保護住關中的眾多百姓。
  如此激情,如此神采飛揚,令的盧植晃了神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書院裏上課的學生越來越少。
  更多的學子,此時都請了假,投身到了關中所進行的抗旱救災之中……
  盧植看著在烈日當中,顯得寂寥的書院,思緒飛得很遠。
  他心中不止壹次,有著壹些沖動。
  想要隨著眾多的學子們壹起,投身於關中的抗旱救災之中。
  也將他的壹些本事。給用出來。
  只是……只是在想起了華雄是如何對待如今的天子之後,他又為之沈默了。
  從華雄此人的種種表現來看,今後華雄做大之後,必然不會再尊天子,尊大漢。
  將會自己開啟壹個新的時代。
  而他乃是漢室老臣,心中自有自己的堅持。
  此時前去幫助華雄做事情,那豈不是說是背叛了大漢,背叛了劉家?
  這違背他心中壹直以來所堅持的道義。
  此等事情,令他格外的糾結,不安。
  整個人也特別的痛苦。
  這種糾結,早已經在他心中持續了很久了。
  不過壹直以來,都被他用各種事情給壓住。
  可是現在,出現了這麽大的旱災。
  而華雄治下,眾多的人,又如此眾誌成城,抗旱救災。
  讓他心中的壹些想法,發生了改變。
  那些原本用來壓制,這種極其嚴重精神內耗的‘封印’,再次被撕開。
  到底是幫著華雄做事情,還是忠心耿耿為大漢?
  再壹次的在他的心中,激烈翻湧,令他十分痛苦和糾結。
  看著書院當中越來越少的人,又見到壹些白發蒼蒼,和他壹起在書院中教書的人,拄著杖自書院之中而出,前去關中各地報道,自願加入到抗旱救災之中的情形。
  盧植壹把將手中的書,給丟在了桌案上。
  而後拿起掛在墻上的劍,垮在腰間,走出了房間,走出了書院。
  他也要加入到此事之中!
  只是,走到門口之時,又忽然頓住了腳步。
  擡頭望向了長安皇宮的方向,最後又看向了洛陽所在的方向,壹時間覺得仿佛劉家的眾多帝王,都在冥冥之中看著他。
  讓他又壹次的猶豫不前起來。
  良久之後,盧植耷拉著腦袋,壹步壹挨,垂頭喪氣的緩緩走了回來。
  整個人看上去有氣無力,壹下子像是蒼老了十來歲壹般。
  他腳步沈重,壹步步的走回居住的房屋裏,頹然的坐了下來。
  低著頭,壹聲不吭。
  良久之後,有壹滴滴渾濁的淚水,順著他那顯得有些溝壑縱橫的臉,往下滴落。
  他很想像那眾多學子,以及蔡邕等人壹般,瀟灑,義無反顧,不用考慮太多的,便投身到這個事情當中。
  可是……可是他真的做不到。
  嚴重的精神內耗,幾乎要將盧植這樣壹個人給擊倒。
  令他活在極其嚴重的痛苦之中……
  “子幹為何還要坐在這裏,不去盡壹份綿薄之力?”
  兩日之後,蔡邕返回到了書院,推開盧植的房門,看著形容有些枯槁的盧植,吃了壹驚。
  而後便望著盧植,如此詢問。
  盧植擡頭看了蔡邕,只見此時的他,雙目血紅,布滿血色,整個人極為憔悴。
  盧植緩了緩之後開口,聲音極為沙啞的道:“自然想要出去做些事。
  可是我為大漢之臣子,做此事又違背大漢,違背先帝……”
  蔡邕本身不用詢問,就知道盧植為何會如此。
  盧植的心結,他壹直都知曉。
  所以才會不放心的,返回書院來看盧植。
  見到盧植的這個狀態,他暗自慶幸,還好自己回來了。
  不然這盧子幹,能將自己給內耗死。
  當下就道:“子幹,妳何其糊塗?
  如此聰明的壹個人,怎麽在此時就分不清了呢?
  此時的大漢,是不是大漢?
  大漢有沒有滅亡?
  漢天子是不是還在?”
  盧植點了點頭。
  蔡邕道:“華將軍是不是依舊是大漢的臣子?
  有沒有裂土稱王?
  有沒有自立為帝?
  此時他官職,是不是還是大漢的?
  他有沒有說不尊大漢,不尊漢天子?”
  盧植又搖了搖頭。
  蔡邕道:“既如此,那這關中以及涼州等地,依然還是大漢的地方。
  這些地方的眾多百姓,還是大漢的。
  既然如此,關中出現了這樣大的旱災,妳出去做事情,是在幫助華雄還是在幫助大漢?
  而且,此時乃是救人性命之時,哪裏還有這麽多的猶豫?
  在我看來,別管是華雄,還是大漢,這些人都沒有區別。
  只是換了壹個稱呼而已。
  都是我們漢人,是漢家的天下,而非胡人之天下。
  既如此,出現了這種事情,我等便義不容辭!”
  聽到蔡邕如此說,盧植雖然覺得蔡邕說的有些不對。
  可是心中到了這個時候,也有了壹定的支撐。
  當下便站起身來:“伯喈妳說的很對。
  此時大漢還沒有亡,這裏依舊是大漢。
  我出去做事情,為的不是華雄,而是大漢的臣民。
  如此便足夠了。
  走!
  我這便隨妳壹起出去做事情!”
  說著,便將丟在壹邊的劍撿起,來掛在腰間,大踏步的朝著外面而去。
  蔡邕忙拉著他道:“妳狀況不佳,此時出去可莫要病倒了。
  不若先好好休息壹晚再說。”
  盧植搖頭道:“不必,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
  更多的是有心結,想不開,只要心結能解開,便能無大礙。
  況且我已經耽誤了很多時日,此時災情嚴重,救災如救火。
  能夠早壹點出力,便有可能少的讓壹些人,免受旱災之苦。
  我已經耽誤了諸多時日,不能再耽擱了。
  越在這裏耽擱,我心中越是焦躁不安。”
  聽到盧植如此說,蔡邕便不再多言。
  他和盧植壹起出去做事……
  五天之後,盧植親自將壹些錢糧,給了前來領取的人。
  這幾天以來,盧植做了不少的事情,可以說是忙的連軸轉。
  但是他的精神狀態,和之前相比卻好了很多。
  整個人神采奕奕,與兩天之前相比,完全是判若兩人。
  真的投身到這個事情當中,他才能感受到,如今的關中,民心有多凝聚,有多大的活力!
  大漢和現在的華雄治下相比,壹個是暮氣沈沈,垂垂老矣。
  日暮西山。
  另外壹個則是朝氣勃發,擁有著無限的活力。
  正宛若初升的太陽壹般,冉冉升起,不可同日而語……
  盧植用力搖頭,將心中的這些念頭壓下。
  讓自己不要多想。
  此時,只需要好好的做事情,也就是了……
  兗州,曹操的眉頭皺了起來,壹雙瞇瞇眼變得更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