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懷王

臘月青梅子

歷史軍事

“如果上天再給我壹個重來的機會,我壹定不會禽獸不如,而要做壹個貨真價值的禽獸。”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壹十四章 以吳制越

大楚懷王 by 臘月青梅子

2019-5-21 20:11

  見楚王點了點頭,昭滑繼續道:“大王,因季逢乃是吳侯之子,身份非比尋常,牽壹發而動全身,故而臣才如此小心翼翼。”
  熊槐壹怔,詫異的看著昭滑道:“賢卿這是何故,如今吳地為我楚國所有,別說區區壹個季逢,就是正是季氏壹族,也要聽從我楚國的號令,若是願意歸附我楚國,那季氏就可以繼續做吳侯,若是不願,那季氏壹族生死皆在我楚國之手。
  如此小心翼翼,可不像賢卿的風格。”
  昭滑搖頭道:“季逢誌大才疏,雖然不足為慮,甚至季氏壹脈對我楚國而言也算不得什麽。但是我楚國想要快速統治吳地,就需要季氏的支持。只要季氏不反對我楚國通知吳地,那麽吳地的吳人就更加不會反對,只要吳地之中占據多數的吳人願意聽從我楚國的統治,那麽吳地勢單力孤的越人就只能隨大流,而無法反抗。
  只要吳地能向我楚國歸心,那麽南方的越地也就可以迅速歸心。”
  說到這,昭滑拱手道:“大王,如今這天下,幾乎大戰不斷,長則三年兩戰,短則壹年壹戰。面對如此激烈的戰爭,若是將我楚國八萬精銳放在江東吳越這個大後方,以致我楚國面對各國時,常常力有不足。臣竊以為此舉十分不妥。”
  熊槐聞言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八萬大軍放在江東屯田,的確是極大的浪費,但是楚國為了徹底控制江東,短時間內還無法將這裏的大軍調走。
  並且,為了控制江東,熊槐還同時將昭滑唐昧留在這裏,兩大重臣坐鎮江東,實在太浪費了。但是江東新附,這還不得不讓他們留在這裏。
  當初秦國滅亡巴蜀,張儀與司馬錯就同時留在巴蜀,張儀在蜀地修建成都城,司馬錯在巴地鎮守。兩年後成都城完工,秦國關中萬戶百姓遷到成都,張儀這才返回鹹陽。而司馬錯則在巴蜀呆了十幾年,直到上次各國伐楚,秦國無大將可用,這才將司馬錯調回。
  但,司馬錯壹走,已經歸附十余年的蜀地立即發生叛亂···
  熊槐估摸著,江東雖不比巴蜀偏遠道路難行,但是,留下壹個重臣駐守十年,這還是必須的。
  當然,這壹兩年內,昭滑與唐昧都無法從江東脫身。
  另壹邊,昭滑見楚王點頭認同他的看法,心中竊喜,再次開口道:“大王,臣以為,為了快速控制江東,我楚國可以采取以吳制越之策。”
  熊槐壹怔,沒想到這昭滑又提出壹個快速消化江東的策略。
  對這,熊槐從來都不嫌辦法多。
  “以吳制越?請將軍細說壹二,寡人願聞其詳。”
  “唯!”昭滑拱手應了壹聲,然後開口道:“江東雖然是我楚國從越國手中奪取的,但是吳地與越地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況。吳地百姓多是吳人,雖然已經歸附越國,但是終究還是吳人,心中決然沒有為越國復國的意思。
  我楚國兵臨江東,江東吳人紛紛開門迎降,而沒有決死守城,這便是明證。
  同時,吳國為越國所滅,所以,雖然現在我楚國占據吳地,但是吳地的吳人卻沒有仇視我楚國的想法。而且,吳國被越國滅亡多年,吳人的反抗屢屢遭到越人鎮壓,直到近百年來,已經不見吳人有任何復國行動,這就說明大部分的吳人已經沒有復國的意思。
  是以,臣以為,我楚國要想在吳地建立統治,徹底控制吳地,這是壹件容易的事情。”
  說到這,昭滑咽了咽口水,繼續道:“但是,越地則不然,越人與我楚國有亡國之恨,而且越人以為若不是越國內亂,越王被叛逆所殺,越國還不至於壹戰亡國,所以許多越人還不服氣。
  雖然我楚國可以將那些表現出對我楚國即位不滿的越人遷到其他地方去,可以防範於未然,避免越人起來反抗。但是,亡國的刺已經紮在這代越人的心中,要想讓越人聽從我楚國號令很難,讓越人為我楚國而戰更難,非數十年之功不可。”
  熊槐點了點頭:“寡人也知道,短時間內讓越人不反抗我楚國統治,能按時交稅,能按時服徭役,這就夠了。想要讓越人為我楚國而戰,那就需要很長壹段時間。”
  說到這,熊槐看著昭滑笑道:“這些情況寡人知道,不知賢卿所說的以吳制越是什麽意思。”
  昭滑笑著拱手道:“大王,臣在江東多年,跟吳人越人都有所接觸,是以,臣在跟吳人越人交往之時,發現這江東雖有吳人越人,但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吳人越人,有的只有吳地人越地人,或者說吳國滅亡後,就只有越人,現在越國也滅亡了,吳人越人就都變成了楚人。”
  “嗯?”熊槐遲疑的看著昭滑。
  昭滑見楚王看過來,拱手問道:“大王,不知大王以為居住在吳地的人,與居住在越地的人,同樣吃著稻米,同樣出則乘舟,說著同樣的語言,用著同樣的文字,過著同樣的生活,還有同樣的風俗。
  如此,應該如何區分他是吳人還是越人。”
  熊槐聞言,頓時哈哈大笑。
  現在他明白昭滑所謂的以吳制越的意思是什麽了。
  不錯,雖然江東還有吳人越人之分,但是這只是因為原本的國家不同,而不是說他們有著本質的區別。
  或許吳國還沒有滅亡之前,吳人越人還有壹些區別,但是越國統治吳地兩百年後,尤其是越國將都城遷到吳城後,吳人與越人的區別基本上已經消失。
  而之前吳人與越人的爭端,更多是內部的地域之爭,就跟鄉黨之爭壹樣,而不是種族之爭。
  更何況,越人吳人的風俗本來就沒有多少差別,對普通的百姓而言,越王的統治與吳王的統治,都沒有多少區別,以前他們怎麽生活,現在他們還是怎麽生活。
  既然越人吳人本身沒有本質的區別,而越人與吳人對楚國的態度又截然不同,那麽,對楚國而言,就有了壹個更好的選擇。
  只要楚國先掌控難度較低的吳地,然後通過吳地制衡越地,必然可以加快越地歸化的速度。
  而且,吳地歸化後,還可以用吳人的力量來控制江東。
  如此,或許只需十年的時間,楚國就可以從江東抽走大部分的兵力,而不是白白的將兵力閑置在這裏。
  想著,熊槐看著昭滑不由露出壹股笑容。
  原本他還在考慮,等壹段時間後,究竟是將昭滑留在江東,還是將唐昧留在江東,現在,聽完昭滑的計策後,結果不言而喻,不用再遲疑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