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吃相

牧塵客

歷史軍事

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秦國大將王賁率領大軍由北方燕地迂回進攻齊國。 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82章 吊塔和滑輪

帝國吃相 by 牧塵客

2019-5-18 16:46

  ……
  因為黑火藥徹底研制成功,陳旭對於制作瓦罐手雷已經沒有了什麽興趣。
  這種土制手雷在眼下大秦這種原始的沖陣戰中用處並不大,而且瓦罐易碎,也丟不遠,手雷這種東西主要是用來突擊敵方固守的陣地才有用,但對於匈奴這種騎在馬上來去如風的原始部落來說,還不如用弓箭來的爽快,在戰場上亂丟手雷嚇壞自己戰馬的可能性比較大,就算沒嚇到,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
  何況眼下大秦有了新式裝備,在戰場之上可以玩命的追逐砍殺,匈奴馬快的這種優勢被迅速拉低了差距。
  因此眼下陳旭最想的自然是制做出來真正的火槍和火炮,不過眼下火藥嚴重不足,火炮就算了,幾十百八斤的火藥幾炮就沒了,於是他自然先把註意打到了土銃上。
  花了大半天時間,陳旭躲在科學院自己專屬的巨大實驗室中,根據自己小時候見過的土銃樣式,然後參照壹些記憶中網絡圖片以及電視電影中的情節,畫出來壹把步槍樣式的土銃。
  為了加大射擊距離,槍管自然要設計的很長,這樣才能在並不密閉的槍膛之中產生足夠大的動能推動彈丸飛的夠遠,因此陳旭設計的槍管足有壹米二,加上槍托等部件,整把火銃的長度超過壹米五。
  後世的土銃都是鴨嘴式擊錘擊發方式,引火也是專用的火泡,俗稱底火。
  火泡估計許多零零後的朋友沒見過,但在八九十年代還屬於兒童的玩具,就是兩層紙疊壓在壹起,中間就像塑料氣泡包裝袋壹樣,上面密密麻麻都是鼓起的小泡,裏面裝著定量的易燃火藥,撕下壹個火泡放在土銃的引火位置,然後扣下扳機的瞬間,擊錘重重的撞在火泡上,火泡中的火藥就會燃燒,火星通過引火孔濺入槍膛之中引燃火藥,彈丸就會被發射出去。
  火泡的火藥要求易燃易爆的屬性非常敏銳,類似於火柴藥頭,輕微摩擦就能點燃,穩定性比火藥差很多,用加大劑量的硝石和硫磺等物混合估計也能成功,因為即便是兩塊鐵塊速撞擊都能產生火星,只要瞬時溫度足夠高就能點燃,因此這些都不是陳旭馬上要考慮的,眼下要考慮的是要先驗證出土銃的威力。
  而且即便是弄不出來火泡,用燧石激發方式也基本可以替代,明朝後期全球開始盛行,西方首先發明,明朝中國也開始出現,因此明朝也有不輸於西方文明的強大火力,但然並卵,清軍因為在和明軍的戰鬥中吃夠了火器的苦頭,入關之後強制廢棄火槍火炮的研發,決定用他們最擅長的弓馬技術,民間更是連火藥都不能制造生產,於是整個大清朝兩百多年下來,西方火器發展日新月異,各種堅船利炮甚至機槍都開始出現,全世界的大國唯獨我們的大清還在騎馬射箭,而八裏橋壹戰,更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壹個恐怖絕倫的笑話,清軍三萬人進攻八千英法聯軍,以傷亡過半的英勇代價幹掉了對手五個人……五個人……五個人……
  因此從戰場的勝負數據來看,以火藥為驅動的熱武器就是冷兵器的終結者,從清朝開始,燧發火槍和火炮就成為了戰場的主力,冷兵器時代從此壹去不復返,而八裏橋壹戰也徹底把閉關鎖國的清朝統治者打醒了,決定開始發展火器,奈何大清帝國已經腐朽到了骨頭裏面,空有壹個帝國的架子,而沒有了帝國的靈魂,在八國聯軍的打擊下,皮囊都千瘡百孔,很快連底褲都沒有了。
  相對於後世的火銃,燧發方式就要簡單多了,就是壹塊固定在鴨嘴式擊錘上的燧石,激發之後燧石撞擊火藥巢,普通火藥也能點燃。
  但眼下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激發的方式,沒有彈簧什麽自動激發裝置都是個屁,因此眼下最主要的是先制作出來壹根強度很高的彈簧。
  但要制作出來壹根合格的彈簧……
  陳旭的牙又開始痛了。
  於是他把費力設計了半天的激發裝置徹底拋棄,改成了火繩槍。
  火繩槍就太特麽簡單了,就是壹根銅管或者鐵管上,在尾部有壹個小孔,先插進去壹截引火線,然後再從槍口裝入火藥和彈丸,原理就和陶罐手雷差不多。
  這下簡單多了,陳旭看著改完之後的圖紙,其實就是壹根管子加了壹個木頭把子而已。
  拿上幾張圖紙出門,喚來馬夫和護衛出城。
  雖然彈簧眼下沒有,但碳鋼已經有了,可以讓公輸勝和麻桿兩人精煉壹爐高碳鋼拉出細鋼絲制作彈簧試試看,畢竟要真的應用到戰場之上,火繩槍這種垃圾是不行的,遇到大風雨雪天氣就和燒火棍差不多。
  幾乎半個月沒來工廠,如今工廠變得井井有條多了。
  自從上次出現過火災之後,皇帝加派了兩百衛尉府的禁軍駐守工廠,不光是工廠裏面,外面也不斷有禁軍騎馬巡邏,工廠圍墻外壹百丈距離不允許任何人靠近,圍墻上還修建了箭塔,廠區裏面還有瞭望塔,大門也進行了改建,駐守了壹屯兵卒檢查進出的所有人員,管事、監工、工匠、幫工等都在檢查之列,沒有工廠的腰牌都要被緝拿審問。
  不過陳旭不在檢查的範圍內,馬車嘚嘚還隔大門壹裏遠,就有巡邏的兵卒迎上來,然後有人進廠通知迎接,很快工廠的安全部主管英布騎著壹匹裝配了新式馬鞍馬鐙,身著黑甲腰跨馬刀,頭上紮著皮質護額,壹身戎裝看起來英姿勃勃,顧盼之間和往日截然不同,很有幾分意氣風發的味道。
  “屬下參見侯爺!”英布下馬恭恭敬敬的抱拳行禮。
  “免禮,工廠最近情況如何?”陳旭坐在馬車上微笑點頭。
  “回侯爺,壹切尚好!”英布上馬之後跟在馬車旁邊說。
  “嗯,平日勿要大意懈怠,新式馬卒裝備眼下都是機密之物,切莫流落出去!”陳旭叮囑說。
  “侯爺放心,現在武器和裝備的圖紙都存放在專門的密室之中,十二個時辰都有禁軍守護,所有工匠和監工也都不能輕易離開工廠,絕對不會流落出去!”英布趕緊說。
  “那就好!”
  陳旭壹邊走,順便詳細詢問了壹下工廠最近的情況,等進入工廠大門之後,迎面就看到空地上修建了兩堵近十米高的土石墻,兩邊還有近二十米高的巨大腳手架,上百位工奴和幫工在軍卒的監視下正在在鋸木頭,腳手架上還有數十個工奴正在工匠的指揮下用粗繩吊裝木頭和木板,號子聲和呵斥聲此起彼伏,喧鬧的場面看起來非常的火熱。
  “侯爺來了!”胡寬抱著壹疊圖紙氣喘籲籲的跑過來行禮。
  “怎麽樣,水車模型修建有沒有什麽困難?”陳旭從馬車上下來,看著已經有了幾分水車雛形的半個巨大的木輪問。
  “主軸和活環都已經安裝成功,但因為是壹比壹制作,因此工程量很大,要全部完成估計還得半個月時間,至於配套的傳動裝置,至少還需要壹個月才能完成,到時候恐怕要開春了。”胡寬有些不安的說。
  “慢慢弄吧,這就是壹個積累經驗的過程,反正眼下精通水利建造的工匠都還沒找到,何況也並不急用!”陳旭拍拍胡寬到肩膀安慰。
  “侯爺不急我卻很急,寬非常迫切的想看到這架水車的力量是不是像侯爺說的那樣方便省力!”胡寬搖搖頭,然後略有些躊躇的接著說,“眼下在平坦寬敞之地建造都如此費時費力,到時候恐怕在河岸邊制造更加困難,水車完全安裝成功估計得數月時間。”
  “水車省力是肯定的,不過妳這吊裝方式不對,所有才會如此費時費力。”陳旭笑著說。
  “建造房屋和城墻都是這般,全靠人力擡拉,何來輕松省力之說?”胡寬疑搖頭苦笑。
  “非也,妳這方法太過粗苯了,而且容易失手,壹旦木頭掉落下來會造成人員死傷,如果動用吊塔和滑輪組就可以安全輕松許多!”陳旭笑著說。
  “吊塔和滑輪組是何物?”胡寬聽見兩個新名詞,眼睛變得賊亮賊亮的激動的問。
  “來,我畫給妳看,非常簡單而且實用!”陳旭隨手撿起壹根木棍,用腳將地上的沙土掃出來壹片平整的空地,然後隨手畫了壹個吊塔的樣子。
  “看見沒有,這就是吊塔,塔身可以用粗木搭建,就是腳手架的樣子,頂上壹根長木作為塔臂……”
  “中間部位安裝壹個可以左右上下轉動的支點,塔臂前後兩端都有繩索和鐵鉤,其實就和秤的原理差不多,只不過把撐桿上的提繩換成了支點而已……”
  “塔臂後端的鐵鉤用來懸掛重物,就仿若秤砣,掛的秤砣越重,塔臂另壹端吊起的重物也就越大,幫工在地上扯動繩索可以擺動塔臂,自然就可以將重物吊到需要安放的位置,只需要有壹個人站在吊塔頂上搖旗指揮就行了……
  “為了省力,還可以在塔臂上加裝滑輪組,滑輪就是鐵質的活環,分為動滑輪和定滑輪兩種,滑輪的構造是這樣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