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趙為王

熙檬父

歷史軍事

壹陣劇烈的疼痛之後,他緩緩的睜開了眼睛。覺得腦袋裏昏昏沈沈,似乎多了壹堆不屬於自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59章 河東郡分田

戰國趙為王 by 熙檬父

2019-2-4 09:45

  河東郡。
  現在還是初春,正是春寒料峭的時節,但是壹大早,河東郡翼城滑莊的田野上就已經熱鬧了起來。
  壹名趙國的官吏身著官袍,手中還捧著壹份簡牘,對著圍在自己身邊的諸多趙國民眾喝道:“什長、伍長何在?”
  官吏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不少人出列:“什長宋武在此!”“伍長陳言在此。”“什長……”
  片刻之後,二三十名什長伍長就都喜氣洋洋的站到了這名官吏的面前。
  趙國官吏看著面前這些人,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河東郡之戰勝利之後,趙國國君趙丹就給出了立功將士兩種選擇,壹種是金錢實物獎勵,壹種是以河東郡的土地作為封賞。
  根據趙丹特地頒布的命令,如果願意遷徙到河東郡的話,那麽根據軍功獲得的土地會比之前要更多。
  不僅如此,趙丹更宣布除了犯下殺人罪的罪犯之外,城旦、舂、鬼薪、白桀、贅婿等等只要願意來到河東郡,那麽統統都可以赦免罪行,以趙國良民的身份進入戶籍之中。
  在種種政策的刺激下,大量的趙國立功將士和犯人們開始拖家帶口,穿過太行山的險峻道路,從趙國的各個地方來到了河東郡之中。
  這翼城滑莊便是趙國移民剛剛建立起來的壹座村莊,今天便是趙國官吏來滑莊分田地的日子。
  趙國的戶籍法律制度和秦國類似,乃是所謂的“什伍制”,每五家人為壹伍,設壹名伍長(伍老),十伍為壹什,設壹什長。
  這個制度說起來其實還是學的秦國我不知道,也沒有什麽好意外的。已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僅僅限於軍事方面,關於制度方面,趙國幾乎是全盤照搬了秦國的制度,只保留了趙國自身比較有特色的壹些東西。
  在這些伍長和什長的簇擁下,這名趙國官吏昂首闊步的來到了田野邊上,將手中的簡牘捧了起來,高聲念道:“什長宋武何在!”
  壹名身材高大的,年紀大約在四十左右的男子急忙出列。對著面前這名趙國官吏說道:“宋武在此。”
  趙國官吏高聲念道:“宋武,爵位不更,依律應授田四頃,依照大王所頒布之恩田令,現授田六頃!”
  所謂的恩田令,指的正是趙丹不久之前所宣布的那個搬遷到河東就能多分土地的命令。
  聽到了這官吏說出來的話之後,宋武立刻便是喜上眉梢。
  管理著醫生電線,自然便由手下之人開始丈量土地。
  在眾多人所期盼的目光之中,土地很快就被丈量完畢。
  隨後四塊界碑就被安放在了宋武所擁有的這片土地四個方向,只需要過幾天再找石匠前來將宋武的名字刻上去,這片土地就是徹底的完成了手續,成為了宋武所有之地。
  宋武看著自己面前的這六頃土地,不由得喜上眉梢。
  根據趙國的度量衡單位,壹頃就是百畝土地,壹畝土地則是百步距離,所以說宋武分到的就是整整六百畝土地。
  六百畝土地,這可不是壹個小數字。而且這六百畝還是正兒八經的六百畝實授田,完全沒有任何克扣的那種。
  要知道宋武原本是邯鄲人,而經過趙國這幾百年的發展邯鄲附近的土地早就已經被瓜分得差不多了。
  如果宋武執意要留在邯鄲附近的宋莊老家的話,那麽宋武這個不更的爵位就只能夠授田四百畝,而且這四百畝還只是名義上的,實際分到手的土地起碼要打個對折,到手不過二百畝左右。
  如今雖然遠離了家鄉邯鄲,但是宋武到手的土地卻變成了六百畝,是留在邯鄲二百畝的三倍,這如何不讓宋武滿心歡喜?
  看著在身後的人群之中,同樣是滿臉雀躍的幾個兒子女兒和老婆,還有自己的幾名隸臣。宋武臉上的笑容幾乎都要滿溢出來了。
  四周的鄰居們也是紛紛壹擁上前,齊聲恭賀宋。
  宋武心情愉快,哈哈大笑的對著四周的鄰居們拱了拱手道:“多謝諸位。”
  分完了宋武的土地之後,那名趙國的官吏又帶著人群繼續向前,朝著另外那些還沒有分封的土地去,口中還在高聲的念著姓名:“伍長陳言何在?”
  人群很快就跟著官吏而去,只有宋武的老婆兒子女兒以及幾名隸臣興奮的將宋武圍在中間。
  孫武的小兒子十分高興的對著孫武說道:“翁,這可是整整六百畝畝土地,比起邯鄲卻要多出許多!”
  壹旁宋武的二女兒插嘴道:“說起來也是父親作戰勇猛,能夠晉升到這不更之爵位,才方能得如此多土地。”
  宋武點了點頭,十分驕傲地說道:“那是,這壹次吾在岸門關壹戰中可是第壹批隨著趙括將軍登上關墻之人,還斬下了五名秦人首級!”
  宋武又對著身邊已經成家的大兒子和二兒子說道:“汝二人也趕緊跟上去,壹會應當便分到汝等的土地了。”
  和宋武壹樣,宋武的大兒子和兒子都同樣是在趙軍之中效力,爵位分別是二級的上造和三級的簪裊,這壹次也各有封賞。
  等到大兒子和二兒子離去之後,宋武突然沈下臉龐,狠狠的壹巴掌就扇在了還站在那裏傻笑的小兒子臉上。
  “吾平時命汝勤加練習武藝,汝就是不肯放在心上,汝倒是說說,若是不參軍立功,汝以後如何有田地能分?”
  小兒子被宋武這冷不防的壹巴掌給扇的臉直接腫了起來,但是卻根本就不敢還嘴,只是捂著臉賠笑道:“翁,吾的心中實在是有些害怕……”
  “害怕個鳥!”宋武的唾沫星子直接就噴在了小兒子的臉上:“若不勤加練習武藝,汝以後就連汝的孩子女人都養不活哩!”
  壹旁宋武的妻子有些看不下去,便勸道:“良人何必如此,即便妳我二人老死,仲兒亦能夠繼承這六百畝土地,想來養活壹家人不成問題。”
  宋武嘆了口氣,道:“妻有所不知也,吾趙國爵位素來乃是降三等而襲爵,如今吾不過四等爵不更,若是待到吾死後這逆子襲爵,便只有壹等公士之爵矣。這壹等公士之爵不過百畝土地,每年歲俸不過五十石,宅不過壹處,如何能養活壹家人?”
  宋武此言壹出,壹直在旁邊不敢說話的小兒子頓時就呆若木雞。
  其實宋武的這番話裏還是帶著誇張的,畢竟壹百畝地要養活壹家人,其實還是足夠的。
  但是毫無疑問,和如今的這六百畝土地比起來,未來的壹百畝土地就真的是少得有些可憐了。
  過了半天之後,宋武的小兒子才跳了起來,咬牙切齒地說道:“翁,兒從今日起定當努力學習武藝,待到成人之際便為國從軍,上陣殺敵!”
  宋武聞言大樂,用力的壹拍小兒子的肩膀:“善!”
  這壹幕情景,並不僅僅是在宋武家中,而是在整個河東郡之中不停的上演著。
  隨著授田的進行,這些搬遷到河東郡之中的趙國民眾,心中對於學習武藝和將來參軍的熱情頓時就提升到了壹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與此同時,主導了這次授田的趙國國君趙丹,在這些分得了土地的趙國民眾心中的聲望也是猶如火箭壹般的躥升,達到了登基以來的最高值!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